天將會消逝,而天上的天也將會消逝?

2017-05-20 11:34 am
死的不會活,活的不會死。在你們吃死東西的日子裡,你們讓它活過來。當你們在光中,你們會做什麼?
3UOZvwWn_Mo
更新1:

In II De Anima,Lect. XVI,init

更新2:

先天的不公平與後天的不公正 真相與清楚意識84 In rebus enim sensibilibus etiam ipsae differentiae essentiales nobis ignotae sunt

回答 (3)

2017-05-24 4:36 pm
天將會消逝,而天上的天也將會消逝 死的不會活,活的不會死。在你們吃死東西的日子裡,你們讓它活過來。當你們在光中,你們會做什麼?
3UOZvwWn_Mo
In II De Anima,Lect. XVI,init

Ibid,in fne;IV C. Gentes。c. LXV,in V Metaphys,lect.XV,med.

不可混淆模稜的限制...............
2017-05-22 12:52 am
我們活在一個生命可以複製、價值迅速崩解的時代,以前確定的事情如今都不再確定。 在人生的洪流裡,如何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不因一時起落受影響? 在不確定的年代, 以應付多變的世界。
(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所長陳錫琦)

............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說:那只是曇花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2017-05-21 2:23 pm
耶穌說:「天將會消逝,而天上的天也將會消逝。死的不會活,活的不會死。在你們吃死東西的日子裡,你們讓它活過來。當你們在光中,你們會做什麼?」

耶穌說:「被人吃掉的獅子有福了,而獅子變成了人。被獅子吃掉的人有禍了,而獅子將要變成人。」


耶穌說:「在你們是一的日子,你們變成了二。當你們變成二的時候,你們會做什麼?」

好比,你到海岸用手捧起一些水,誰能說,你捧在手中的水滴就比你面前的海洋中無數的水滴更特別或不及呢?
大衛艾克:你應該知道的重要真相。

例、
她綠燈行 遭闖紅燈撞 卻輸官司得賠169萬
闖紅燈撞死護校女母控肇事者只關心「維修費要多少」
牛津正妹持刀刺男友 法官:她太聰明不用坐牢 ?


天將會消逝,而天上的天也將會消逝。

............

誰是無牽掛的人?──《莊子‧寓言》選注之ㄧ
【原文】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親仕,三釜而心樂;後仕,三千鐘而不洎,吾心悲。」弟子問於仲尼曰:「若參者,可謂無所縣其罪乎?」曰:「既已縣矣。夫無所縣者,可以有哀乎?彼視三釜、三千鐘,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也。」

【譯文】
曾子第二次出來做官的時候,心情上較前一次又有了新變化。
曾子說:「我第一次做官的時候,俸祿只有三釜米微薄的俸祿,但是我心中很感到快樂,因為當年我雙親還在世,可以奉養雙親。現在雖然我的俸祿提高到三千鍾的米(這是三釜的一萬倍),但我的雙親已經不在了,不及奉養雙親,所以我心裡很難過。」
孔子的弟子知道了這件事,便請教孔子說:「像曾參這樣子,可以算是心中沒有牽掛的人嗎?」
孔子說:「他對於俸祿是沒有牽掛,但是他已經別有牽掛了!如果是真正無所牽掛的人,那裏會有哀傷呢?一個沒有牽掛的人,他會有哀樂嗎?他看待三釜、三千鍾,有如看到鳥雀、蚊蠅從眼前飛過去一樣,毫不在意。」


【解析】在此,孔子所代表的是莊子。因為孔子過世時,曾參才二十六歲,怎麼可能已經兩度當官,又增加了一萬倍的待遇?
莊子的意思是:儒家以孝順為重,那麼就不必在乎待遇多少,因為父母所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子女的體貼照顧。曾子雖不執著於俸祿(三釜石/三千鍾),但執著於親情,才有哀樂,仍有牽掛。由此可見,莊子也認同孝順優於錢財,並且真正的孝順不是錢財所能決定的。
龐蘊居士說:「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大意是說︰「但願大家都能夠如幻的空觀所有的一切內外相,千萬不要把本屬虛妄的現象當成是實質真有的在執著著才好。」人生世間,不過如水月空花、泡沫幻影,沒什麼可留戀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越能看破、放下,越得自在。莊子追求的是「不繫之舟」的境界,逍遙自在,無所牽掛。你我又是如何呢?
度凡
http://blog.udn.com/ku0315ku/5089916

.................................................................................................................................................................

菜根譚 (上)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1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4

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稍停;日月盡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故君子閒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閒的趣味。8

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28

富貴家宜寬厚,而反忌刻,是富貴而貧賤其行矣,如何能享?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敗?31

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還天地;寧謝紛華而甘澹泊,遺個清名在乾坤。37

教弟子,如養閨女,最要嚴出入,謹交遊。若一接近匪人,是清淨田中下一不淨的種子,便終身難植嘉禾矣。39

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固不為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志一動氣,君子亦不受造物之陶鑄。42

施恩者,內不見己,外不見人,則斗粟可當萬鍾之報;利物者,計己之施,責人之報,雖百鎰難成一文之功。52

人之際遇,有齊有不齊,而能使己獨齊乎?己之情理,有順有不順,而能使人皆順乎?以此相關對治,亦是一方便法門。53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儉者貧而有餘;能者勞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55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殘篇斷簡封錮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豔舞湮沒了。學者須掃除外物,直覓本來,才有個真受用。57

名根未拔者,縱輕千乘甘一瓢,總墮塵情;客氣未融者,雖澤四海利萬世,終為剩技。64

人知名位為樂,不知無名無位之樂為最真;人知飢寒為憂,不知不飢不寒之憂為更甚。66

天理路上甚寬,稍游心,胸中便覺廣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跡,眼前俱是荊棘泥塗。73

居卑而後知登高之為危,處晦而後知向明之太露,守靜而後知好動之過勞,養默而後知多言之為躁。

人只一念貪私,便銷剛為柔,塞智為昏,變恩為慘,染潔為污,壞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貪為寶,所以度越一世。78

耳目見聞為外賊,情欲意識為內賊。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獨坐中堂,賊便化為家人矣。79

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從理路上來。一起便覺,一覺便轉,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輕易放過。86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天且奈我何哉。90

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側之人情。97

生長富貴叢中的,嗜欲如猛火,權勢似烈燄。若不帶些清冷氣味,其火燄不至焚人,必將自爍矣。100

人心一真,便霜可飛,城可隕,金石可鏤。若偽妄之人,行骸徒具,真宰已亡,對人則面目可憎,獨居則形影自愧。101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102

真廉無廉名,立名者正所以為貪;大巧無巧術,用術者乃所以為拙。62


以幻跡言,無論功名富貴,即肢體亦屬委形;以真境言,無論父母兄弟,即萬物皆吾一體。人能看得破,認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負擔,亦可脫世間之韁鎖。103

毋偏信而為奸所欺,毋自任而為氣所使,毋以己之長而形人之短,毋因己之拙而忌人之能。120

念頭昏散處,要知提醒;念頭吃緊時,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來憧憧之擾矣。123

橫逆困窮是鍛鍊豪傑的一副爐鎚,能受其鍛鍊,則身心交益,不受其鍛鍊,則身心交損。127

水不波則自定,鑑不翳則自明,故心無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現;樂不必尋,去其苦者,而樂自存。151

前人云;「拋卻自家無盡藏,治門持缽效貧兒。」又云:「暴富貧兒休說夢,誰家灶裏火無煙?」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誇所有,可為學問切戒。160

我貴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帶也;我賤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則原非奉我,我胡為喜?原非侮我,我胡為怒?172

標節義者,必以節義受謗;榜道學者,常因道學招尤;故君子不近惡事,亦不立善名,只渾然和氣,才是居身之珍。178

誇逞功業,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體瑩然,本來不失,極無寸功隻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處。183

寧為小人所忌毀,毋為小人所媚悅;寧為君子所責備,毋為君子所包容。192

處世不宜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作事不宜令人厭,亦不宜令人喜。198

世人以心肯處為樂,卻被樂心引在苦處;達士以心拂處為樂,終為苦心換得樂來。204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則無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則無豪橫之名。214

天賢一人,以誨眾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長,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濟眾人之困,而世反挾所有,以凌人之貧,真天之戮民哉。218
2017-05-20 11:53 am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三〉

【課文】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語譯】
勇於表現剛強,就會送命。勇於表現柔弱,反能生存。這兩種同樣是勇敢,但勇於柔弱就有利,勇於剛強就有害。天為什麼厭惡「勇於敢」?有誰知道是什麼原因?自然的規律是不爭攘而善於得勝,不說話而善於回應,不召喚而萬物自動歸附,寬廣坦蕩而善於籌策。自然的範圍廣大無邊,像一張大網一樣,籠罩的範圍無所不包,它雖稀疏,卻從來沒有一點漏失。

【心得】
自然的規律是柔弱不爭的。人類的行為應效法自然的規律,而惡戒剛強好鬥。
參考: 蔡志忠繪著,沈文筆、詹石窗導讀,〈老子〉,《漫畫中國思想隨身大全》,(台北: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頁147-148。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23: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520033435AAkOB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