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印順說,『中國禪宗專重自利,輕視利他事行。』請問,佛法何以利他?又,印順此說,是否自曝其短?

2017-05-20 10:34 am
釋印順於其所作『中國禪宗史』的自序中說,

『曹溪禪融攝了牛頭,也就融攝老莊而成為──絕對訶毀(分別)知識,
不用造作,也就是專重自利,輕視利他事行的中國禪宗。』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2/yinshun32-01.html

=====

請問:

一、佛法何以利他?

二、『絕對訶毀(分別)知識』句中,(分別)二字,應非印順原文所有,

而是其門人自覺不妥所添。換言之,此舉意謂印順門人反質印順:

禪宗離二離相離識,世人皆知,如今卻以自他二邊問難之,豈非自曝短處?
更新1:

====== 佛法,正是離二離相離識之法。以此無上之法,教化眾生,即是無上利他之行。 離識,即離一切二邊對待以觀照,則一切煩惱妄想不生,直趣第一義如來自性。 印順久居佛門,竟不知此佛法根本大義! 是則,愧對佛教導師之譽在先,又妄語誣謗禪宗行證於後矣。

回答 (5)

2017-05-20 2:50 pm
✔ 最佳答案
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

●【大集經】若有攝取 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 辟支佛 菩薩 佛 如是見者。是謂依人不依法

●【寶積經】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佛 如來依世俗諦 為眾生說 若有於此言教 起於執著 不應依趣





為何不應依 執取果位之人

(一)因為果位是假說 性相皆空

●【般若經 4】菩薩但有名 佛但有名。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但有名

●【般若經 4】是諸法空相 無 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佛

●【般若經 5】不見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若相應 若不相應

●【般若經 6】不著 有非有 常無常 樂苦 我無我 寂靜不寂靜 空不空 無相有相 無願有願

●【般若經 7】不見果位 與空相應,亦不見空 與果位相應

●【般若經 8】菩薩道 不得 聲聞 獨覺 菩薩 如來

●【般若經 13】應如實覺 名假施設 法假施設 不著 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佛

●【般若經 39】若於 聲聞 獨覺 菩薩 如來 住想勝解 作加行 不能解脫 生老病死 及當來苦

●【般若經 81】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如幻如化 如夢所見 自性空故

●【般若經 313】勿於 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而生貪愛 以一切法 自性空故

●【般若經 361】應於 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自相空故學

●【般若經 362】愚夫異生 說實可得 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是謗佛

●【般若經 362】佛以五眼 求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不可得

●【般若經 367】應超 預流果 一來 不還 阿羅漢果 獨覺菩提 是為戲論

●【般若經 367】應趣入 菩薩正性離生 應圓滿 菩薩十地正行 是為戲論

●【般若經 367】應證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是為戲論

●【般若經 383】勝義諦中 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畢竟空、無際空

●【般若經 384】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如來 一切名 皆是假立 皆非實有

●【般若經 387】本性空中 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不可得

●【般若經 387】亦令解脫 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想

●【般若經 391】執實有 預流 一來 不還 羅漢 獨覺 菩薩 如來 是愚夫異生

●【般若經 395】愚夫異生 愚癡顛倒 於無相法 虛妄分別 起有法想




(二)妄證果位 不可懺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十

若復苾芻 實無知 無遍知。
自知 不得上人法。寂靜聖者 殊勝證悟 智見安樂住。而言我知我見。

彼於異時 若問若不問。欲自清淨故 作如是說。
諸具壽 我實不知不見。言知言見 虛誑妄語。除增上慢。

此苾芻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言聖者
謂佛及聲聞。

●殊勝證悟者。
謂四沙門果。預流 一來 不還 阿羅漢。




宗舜法師

依《菩薩善戒經》所說,

對於謗菩薩藏、學相似法者 不能與其共住,當遠離。


而且對於這種行為 了解確實之後,

還不能向其他人 讚嘆謗菩薩藏 學相似法者 的其他德行(諸如持戒、造像、印經等等功德),


以免他人 誤認為有德者 而不加簡別 去親近學習,

造成邪見傳播 貽誤眾生的後果。
2017-05-20 5:31 pm
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此心無始已來,不曾生不曾滅,不青不黃、

無形無相,不屬有無、不計新舊,非長非短、

非大非小,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

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

不可測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

但是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

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前
2017-05-20 12:42 pm
.
印順此說,是否自曝其短?

引用前大德的箋言回題主 :

【你是兩光兼無衛生 , 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

兩光者 : 未皈依, 未守十善業戒 , 未進釋門的外道人士 。

無衛生 : 外道人士披著佛衣,假冒佛子抨擊出家僧 , 一而再, 再而三 , 樂此不疲。

牛性 : 不知灑噗尿照照自己的德行 , 反省自己 , 不懂善護念身口意。


『絕對訶毀(分別)知識』句中,(分別)二字,應非印順原文所有, 而是其門人自覺不妥所添。換言之,此舉意謂印順門人反質印順。

玩自我遐想掰掰樂 , 法律已構毀謗罪。把佛法當犯罪工具 , 已是墮三惡道業者 。



.



.
2017-05-21 11:47 pm
請問:
一、佛法何以利他?
=====
答曰 : 本書僅揭出其重要關 鍵,奉獻於研究禪宗史的學者!


二、『絕對訶毀(分別)知識』句中,(分別)二字,應非印順原文所有, 而是其門人自覺不妥所添。換言之,此舉意謂印順門人反質印順:
禪宗離二離相離識,世人皆知,如今卻以自他二邊問難之,豈非自曝短處?
========
答曰 : 請看日劇 << 校對女王 >> 。


此見 ~
2017-05-20 11:16 am
  所謂禪宗「東土五祖」的「法系」,只不過是一種似是而非的編造,並非史實。而他們所傳的禪法,以達磨為代表,則是「凝住壁觀」,「藉教悟宗」。這兩個特點,正是佛教傳統的禪學(禪定之學)的特點,而不是慧能以後的禪宗的特點。禪學,主張靜坐(即所謂「坐禪」),主張「藉教悟宗」;而禪宗,則相反,它重在於「參」(即所謂「參禪」),而不在於「坐」;它提倡「教外別傳」,而不主張「藉教悟宗」。再有,也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禪學講「漸修」,而禪宗主「頓悟」。為了區別這兩者的不同,禪宗史上稱前者為「如來禪」,後者為「祖師禪」。所謂「如來禪」,意思就是說這是佛經裡所講的禪定之學;而所謂「祖師禪」,意思則是說這是由「祖師」(泛指達磨,實為慧能)們開創的「頓悟」法門。所以,達磨等人,充其量,也只能說是禪學之「祖」,而不是禪宗之「祖」。禪宗,則是由慧能開創的。
  禪宗自稱「教外別傳」,不著言語,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見性成佛。而其後推演愈深,乃至無佛可成,無法可得,無煩惱可除,無涅槃可住;無真無俗,本分為人,呵佛罵祖,得大解脫;如是則世、出世之界劃盡泯,佛氏「慈悲」乃與儒家之「仁」,同以一心為應世之宗師。故論綰合佛義於中國傳統之大羣心教者,其功必歸於禪宗也。
參考: 郭朋,《中國佛教史》,頁193。錢穆,《國史大綱(上)》,頁373。
2017-05-21 10:21 am
哎呀呀~!是啊!附佛法外道87愚分蠢蛋魔人自曝其短的大愚痴言行多如牛毛。不知因果歷歷不爽的超級87愚分蠢蛋咧。

/\///


佛告迦葉:我般涅槃七百歲後,

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

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復如是,

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像優婆夷像,

亦復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

及佛色身。

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大般涅槃經卷七——

/\////

舍利弗,身未證法而在高座,

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墮地獄。

舍利弗,如是因緣如來悉知:

我諸弟子以種種門、種種因緣、

種種諸見,壞我正法。

——佛藏經卷中——

/*/*//*/*/

直白說:末學認為釋印順是魔界轉世來的,還不小隻咧,他是披著袈裟來滅佛法之邪師外道,[因為印順邪師是嗜酖舔食於地獄魔種之西藏密宗喇嘛淫魔教外道的六識論邪見腐臭口水故。]可是最嚴重的破法者,如是胡作非為的他當然是墮大地獄啊!嗚呼哀哉!長劫沉淪難出。

舉證印順法師不符佛說之邪見 (20)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category/2994089


密宗達賴、宗喀巴、蓮花生等論「男女雙修」及六識論非佛法之言論 (52)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category/2994086



《佛說法滅盡經》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1004/book1004-0-f.htm


/\/// /

霧峰無霧──給哥哥的一封信
   游宗明親教師菩薩 著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2032/Book2032-0.htm

第二篇

救護佛子向正道

一、略論釋印順「生滅即是寂滅」-----------------------------------83

二、略談釋印順之一切法空與一切法空性--------------------------97

三、略論釋印順說三法印就是一切法空的理性------------------115

四、略論釋印順說「佛教的核心是緣起」之謬------------------139

五、論法爾常住—評釋印順從諸行無常看佛法的演變之謬誤-149

六、略論釋印順所說「諸法的恆常普遍性」—以無常為常---157

七、論釋印順說佛陀當時並沒有用文字來表詮佛法-------------170

八、論釋印順以四大為能造--------------------------------------------179

九、論釋印順念佛與神教沒有差別----------------------------------187

十、論釋印順說「自作自受的理論如何可以成立?」---------196

十一、論釋印順說佛教的業感論沒有輪迴主體的神我---------211

十二、論釋印順說阿賴耶識的產生-----------------------------------221

十三、論釋印順之「常就是無常」-----------------------------------232

/\///


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

/\//

《楞嚴經》


佛陀云: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
若諸眾生惡業同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
身口意三作殺盜婬,是人則入十八地獄。
三業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
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
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復次阿難!是諸眾生非破律儀,
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餘雜業,歷劫燒然;後還罪畢,受諸鬼形。


//


《楞嚴經》


佛陀云:

復次阿難!是諸眾生非破律儀, 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餘雜業,歷劫燒然;後還罪畢,受諸鬼形。

若於本因,
貪物為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為怪鬼。
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鬼。
貪惑為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為魅鬼。
貪恨為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
貪憶為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為癘鬼。
貪傲為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為餓鬼。
貪罔為罪;是人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魘鬼。
貪明為罪;是人罪畢,遇精為形,名魍魎鬼。
貪成為罪;是人罪畢,遇明為形,名役使鬼。
貪黨為罪;是人罪畢,遇人為形,名傳送鬼。

推本顯妄 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火燒乾,上出為鬼。 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


《楞嚴經》


佛陀云:

復次阿難!鬼業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

方於世間與元負人冤對相值,身為畜生,酬其宿債。

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梟類。
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咎徵一切異類。
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於世間多為狐類。
蟲蠱之鬼,蠱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毒類。
衰癘之鬼,衰窮報盡,生於世間多為蛔類。
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食類。
緜幽之鬼,幽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服類。
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應類。
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休徵一切諸類。
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循類。

阿難!是等皆以業火乾枯,酬其宿債,旁為畜生。
此等亦皆自虛妄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惡業,本自發明,
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為浮虛妄想凝結。




智者善思深信因緣果報。


詳細,請恭閱:

《楞嚴經講記》第十二輯、第十三輯、第十四輯

如是這時,請樓主、網友務必詳細了知如何形成地獄道眾生、鬼道十大類型、畜生道十大類型、人間或有參合畜生道十大、十種仙道、諸天、修羅等等眾生的因緣果報。呼籲與提醒樓主、網友當知:切莫為一世一時無明而長劫受苦無量可憐兮兮可憫樣,故說眾生無明長夜深重!慎行之、慎行之!

http://books.enlighten.org.tw/bookdetail.aspx?kind=1&bkid=308


***

智者善思深信因緣果報。

如是、如是眾生無明多愚痴,易如是「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

難如是「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智者善思深信因緣果報。

***

《楞嚴經》


佛陀云: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沈,入阿鼻獄。若沈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

智者深信善思因緣果報。


如是這時,請樓主、網友務必詳細了知如何形成地獄道眾生、鬼道十大類型、畜生道十大類型、人間或有參合畜生道十大、十種仙道、諸天人、修羅等等眾生的因緣果報。呼籲與提醒樓主、網友當知:切莫為一世一時無明而長劫受苦無量可憐兮兮可憫樣,故說眾生無明長夜深重!慎行之、慎行之!

詳細,請恭閱:
《楞嚴經講記》

第十二輯、第十三輯、第十四輯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正智圖書 > 導師著作



《楞嚴經講記》第十二輯、第十三輯 、第十四輯 已經出版

【作者】大菩薩 平實導師【定價】xxx元台幣/ 輯


楞嚴經系密教部之重要經典,亦是顯教中普受重視之經典﹔經中宣說明心與見性之內涵極為詳細,將一切法都會歸如來藏,亦闡釋佛菩提道修學過程中之種種魔境,以及外道誤會涅槃之狀況。然因言句深澀難解,法義亦復深妙寬廣,學人讀之普難通達,是故讀者大多誤會,不能如實理解 佛所說之明心與見性內涵,亦因是故多有悟錯之人引為開悟之証言,成就大妄語罪。今由平實導師詳細講解之後,整理成文,以易讀易懂之語體文刊行天下,以利學人。

《楞嚴經講記》(全套15輯出版完畢)
http://books.enlighten.org.tw/zh-tw/b/357-b01_025


請向各大書局http://books.enlighten.org.tw/zh-tw/enlighten/bookstore、各大網路書局請購。

***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 


《佛藏經》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3






【【【 正覺同修會2017年4月開課公告 開鑼了! 】】】

[每年四、十月都有新班開課]

*開課後三個月內,都歡迎報名聽課*

http://www.enlighten.org.tw/newsflash/class


共修期間:二年六個月 費用全免

*開課後三個月內,都歡迎報名聽課*

即日起接受報名,欲參加者請向本會函索報名表 (103)台北市承德路3段277號9樓,或下載報名表

正覺各地講堂地址、電話、地圖

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3

參考: 佛教正覺同修會-- 學正法 來正覺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index.html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enlighten.org.tw/ 正智書香園地 http://books.enlighten.org.tw/zh-tw/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18: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520023449AApjiy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