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老病死的問題?

2017-05-16 9:26 pm
各位
我的阿嬤上個月病死了
他和我阿公生前是非常恩愛的
兩人都不能沒有對方
但是我阿嬤現在離開我們了
阿公非常的傷心
他住在高雄 我住在雲林
我該怎麼幫幫他
我們住這麼遠也沒辦法陪他聊天
還是你們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幫我阿公
讓她盡快遠離老伴離開他的痛苦呢
拜託拜託
更新1:

可以告訴我怎麼幫他 現在跟他說這些觀念不會比較好 這樣他會更傷心 是要如何讓他轉移注意力

回答 (2)

2017-05-16 9:39 pm
✔ 最佳答案
  死亡的規畫與準備
  
  答:處理身後事,的確需要一番工夫,遺產、喪葬儀式,乃至債務的清償等,但是我認為生前做好對死的心理準備還是很重要的。
  
  中國傳統的農村社會,年過五十歲的人都會開始為身後大事做準備,譬如買好壽衣、壽棺和壽穴,這就是不想麻煩別人,並且還會未雨綢繆,為自己留一點棺材本。這種坦然面對死亡的態度非常健康,也非常值得現代人學習。因為臨終者並不認為死亡是悲慘的事,而下一代也不覺得長輩壽終不可忍受,大家都可以用理性、平靜的心情迎接必然來到的一天。
  
  更深一層看,由於年過半百者預計自己將死,就會更積極去完成未了的心願,或為子孫積德造福;而子女也會自我警惕,把握時間行孝,以免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時代演進到二十一世紀,人類平均壽命雖然延長,但對死亡的準備,反而不比農業社會那麼坦然自如。隨著醫藥科技的突飛猛進,大眾似乎普遍預期「人定勝天」,對於任何時刻都可能降臨的死神,失去隨時面對的心理準備,以致當來臨時,張惶失措而不能接受命終的事實。
  
  表面看來,現代人受到較好的保護,壽命也延長了,但是死亡的機率其實並沒有降低。例如,現代人死於天災的人口也許減少;但相對的,人禍方面的死亡機率卻增加了。例如交通意外事故、職業傷害,以及因環境污染、過度開發破壞自然環境而死傷的案件,也是農業社會所少見。
  
  科技時代的生活型態,降低了一般人對死亡的預期和準備。由迎接新生命這件事就充分反映這樣的心態。現代父母都是到醫院生產,原因不外乎在醫院比較安全,萬一發生狀況,可以立刻受到最好的醫療救援。但是先進的醫療技術、設備,是否真的能夠保證一定平安無事?好像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吧!
  
  從另一角度來看,醫院的功能是雙重的,一方面接受生,另方面也送亡。事實上,每個新生命在孕育、出生的過程中,都時時面臨病與死的挑戰,更貼近地說,人一出世,即與死亡連在一起。若能及早認清有生就有死的必然因果關係,就比較容易克服死亡的恐懼,坦然地接受死亡。
  
  曾幾何時,社會興起「生涯規畫」的浪潮,由這股浪潮衍生出許多炙手可熱的學說、理論,包括第二專長的培養、性向測定、人格認知、人際關係處理、時間管理、開創人生第二春,甚至理財等等。這些知識的確可以幫助許多人適應或掌握變動不已的新時代,但可惜的事是,極少人在談生涯規畫時,納入「死亡規畫」的概念。
  
  反觀西方人,他們卻常在年輕時就已寫好遺囑,日後再視主客觀條件的改變予以修正。雖然台灣社會目前願意在身強力壯時,購買保險的人口逐年增加,未雨綢繆的觀念比以前濃厚;但願意在花樣年華為自己規畫身後事的人,好像並不常見。我建議大家在生命的任何階段都應該思考死亡的問題,以免當「意外」發生時,令親友既悲傷又慌亂。
  
  其實,死亡規畫既無需忌諱,也不複雜,主要包括遺體處理(安葬儀式)、遺產及債務處理,這是對自己及別人盡最後責任的具體表現。這些事情沒有交代清楚的後遺症時有所聞,例如子女彼此信仰不同,為了父母該如何舉行喪儀、安葬,吵得不可開交。更有人為了爭遺產,妻子、兒女互控,因而鬧上法庭,這些事情對亡者及生者,都不平安。
  
  曾經有一位姓唐的新儒家學者,他自己主張以儒家的「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方式來辦理個人的身後事。但是他母親過世時,他反而猶豫了,因為他覺得儒家儀式並不是他母親所需要的。後來,他思索母親生前習性較傾向佛教,於是採用佛教儀式為母親舉行喪儀。有趣的是,他自己往生時,也採用佛教儀式。
  
  一個人生前有宗教信仰,他的後事比較容易處理,子孫只要依從他的信仰即可;如果沒有宗教信仰,那麼遺族最好效法唐先生,站在亡者立場多加考慮。
2017-05-22 11:55 pm
我們人死了之後都會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而且我們都有靈魂並不會有真正的死亡
死亡都是假的並不是真的消失不見了
我們只要心存善念就能和死去的親人再度見面
我自己也要放下殺念
殺人是死刑而且也是不對的行為和想法
我們最好多行善且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殺念是惡念
爸我是錯的
助人者國書敬上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15: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516132604AA5I1jA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