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佛法迴向的問題。有人說做了 一些功德可以迴向,比方說迴向父母身體健康。可是以捐款的功德迴向健康,是不是有點不相配?那是什麼樣的原理?謝謝!?

2017-05-14 5:10 pm

回答 (6)

2017-05-14 5:48 pm
.
初學者 , 若沒有得到利益他就不願修善 。

所以有迴向 。

迴向 , 就是分享利他 , 不為自己的觀念 , 慢慢的體悟到空性 , 「無我. 無所得」才叫" 功德 "。

任何一念之善都可迴向 , 迴向對象要大. 要廣 , 心量有多大 , 功德就有多大 , 迴向給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 , 這就是將父母. 自己 , 歷代怨親債主 , 阿貓 . 阿狗...全納其中 。

從中 , 慢慢進步 , 當下「我施 , 給誰 , 施什麼」都要放空 , 歡喜心去做 , 做過即忘 , 不要執著這回事 , 無所貪求 , 與虛空相應 , 這就是出世間法 , 這才算是功德 。

佛教有發願 , 發菩提心 , 你做任何善事 . 佛事 , 全為利益別人而做 , 當發這種心 , 這種動機(發心) , 也就是迴向。

但願眾生得離苦 , 不願自己求安樂。

其實也是無我無私的概念 , 絕不捨棄還陷在痛苦中的眾生 , 救人不考慮到自己 , 這就是菩薩 , 大慈大悲 。

有一句俗話 說 : 「捨得, 捨得!能捨才能得 」 , 捨的愈多 , 得到的愈多 。

迴向可以培養慈悲心
迴向可以培養感恩心
迴向可以培養謙下心
迴向可以培養平等心
迴向可以培養空觀心



.
2017-05-14 5:37 pm
回向偈的意思是要感恩:「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___

  在佛法上要報的恩有四種:一是「三寶恩」,二是「國家恩」,三是「父母恩」,四是「眾生恩」。
  第一種是「三寶恩」:其實三寶恩是無法報的,而三寶本身也不需要我們報恩,只是我們以「報恩」為目標來修行。
  第二種是「國家恩」:今天我們能夠在此安居樂業,這都是國家的恩惠所賜,如果國家不安定,我們又如何能平安度日呢?所以,我們希望國人不要作姦犯科,製造動亂,也沒有來自外國的欺凌和侵略,願政府有賢明的官員來領導,人民個個健康、社會處處安定;這些我們都可以用「修行」來祈禱,使我們的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是我們報答「國家恩」的方法。
  第三種是「父母恩」:父母有現世父母和過去世的父母。過去世的父母,我們無法知道,但現世的人,縱使是孤兒,也由父母所生,並有人將其扶養長大。所以,還是要報父母恩。
  普通人只在父母去世後,才遺憾父母在世時未能盡孝;能夠於父母健在時,即已思及父母年邁,來日無 多,必須好好照顧和孝順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清明報恩佛七」,除了超度過去世的父母外,也要為現世的父母祈求健康。我們可用三寶和共修的力量為父母 祈福,這是辦得到的。
  個人修行猶如一根紗,很容易被扯斷,如果許多人一起修行,就像許多紗結合在一起,變成堅韌的繩索, 那力量就很大了。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因此得整體的力量。因此,我們為報父母恩,還是以「共修」的方式,功德最為殊勝。
  第四種是「眾生恩」:「眾生」是什麼人?可能是你的兒女、親友、部屬,甚至冤家以及其他的人;凡是對我們的生命過程有過幫助的都是。我們常聽人說:「遇到貴人」,而「貴人」往往只是普通的人,只要他曾替你解決問題,啟示過你,以致轉變了你的命運,他就是你的貴人。因此,我們要報「眾生恩」。必須將所有的人,都視為恩人。
  想想我們從小到大,不知接受過多少人的恩惠;佛法說:「眾緣和合所生」。任何事的完成,都是集合了 許多人的力量,個人所能提供的,實在很有限。所以,在寺院用齋後,都要感謝所有布施的施主,並祝福他們「有願必成」。
2017-05-18 5:11 am
佛法智慧是修自身的心念及助長自己智慧,跟迴向沒關係。就算是你自己捐錢也是你自己在累積福報,跟其他人沒關係。別在亂被誤導了。
2017-05-17 7:04 pm
這算偷吃步且快速的方式
渡化孤魂是一種陰德
持咒誦經植福田也是一種
用無形法來抵消累世的罪業
捐錢建廟也是一種

當然你不花錢
多做善事多說好話也是可以
但成效有限,功果不大
有形的來說,捐棺也不錯
2017-05-14 9:13 pm
迴就是迴轉 向就是趣向 當你行善布施或淨心唸佛 因發心真誠以此為因 而感得福德或功德為果 原本是自得之果 但不獨享以此迴轉趣向他人 而自身的功德或福德並不因此減少 若是以捐款功德來祈求健康 就不算迴向
2017-05-14 6:00 pm
可用疏文呈表諸佛菩薩~以法會式辦理~那叫三寶司~
口頭迴向也可以~上香向諸佛菩薩稟報即可~擲個杯看意思吧~


收錄日期: 2021-04-24 00:37: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514091028AAAkoPE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