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受到網上欺凌的人嗎?願意分享嗎?我要做報告所以如果有願意的,可在此分享。pls!!!!!!!!?

2017-05-13 4:57 pm

回答 (1)

2017-05-17 6:07 pm
✔ 最佳答案
壹、前言

  教育環境運用網路科技,通常對學生的學習會有正向功能,但同時也帶來新的網路霸凌問題(Li, 2007a)。事實上,網路已成為青少年社交溝通的工具,卻也提供反社會行為者用以傳遞威脅、散布謠言及增加困擾的工具,這類型的行為就是網路霸凌(Dehue, 2013),這種網路霸凌現象已普遍存在於青少年的生活中,而逐年成長的網路霸凌事件與嚴重性,雖已引起教育學者和研究人員的注意(Patchin & Hinduja, 2006),但國內對於青少年使用網路科技引發的相關問題之研究,仍聚焦在網路不當行為的討論,如網路使用動機研究(陳佩庭,2008)、網路成癮研究(范傑臣,2003;陳泓銘,2007;陳冠名,2004),或是網路不當行為的研究(蔡博忠,2008)。這些網路行為的研究,大都圍繞在上網者個人問題的討論,以及上網者對於其他事物的傷害,皆未涉及對人的侵犯行為;也就是說,青少年上網的不當行為,主要以事物為攻擊目標,即使上網行為涉及個人資訊或權益的傷害,基本上,受害者的心理或行為較不易受到影響;相對的,網路霸凌卻是人對人的攻擊行為,其行為模式已不同於一般上網行為(蔡東鐘,2009),是值得瞭解的網路行為課題。
  Beran與Li(2007)指出,網路霸凌的嚴重性不亞於實體的校園霸凌,二者具有關聯性。通常,網路霸凌會嚴重影響受害者的生理與心理健康;有些研究者甚至認為,網路霸凌者具有匿名的特質,因此,網路霸凌比傳統霸凌對受害者有更嚴重的影響(引自Dehue, 2013)。為了預防校園霸凌,教育部雖提出「改善校園治安」計畫的因應對策,希望「去霸凌」事件,但計畫的防堵策略皆以有形霸凌為焦點,缺乏關注於網路衍生的問題(朱美瑰,2008),因此,要適當地解決網路霸凌問題,有賴於使用適當工具來診斷學生的網路霸凌態度。但是,現階段網路霸凌態度診斷的相關研究,最大的問題點在於缺少理論依據,使得到底有哪些因素可能在未來會增加網路霸凌發生的可能性不易得知(Sticca, Ruggieri, Alsaker, & Perren, 2013)。
  目前僅有少數研究探討網路霸凌態度的測量方法,並據以預測霸凌的行為(Boulton, Lloyd, Down, & Marx, 2012),國內則未有合適的量表可以鑑定學生網路霸凌態度,進而協助學校輔導單位在網路霸凌個案發生時,可以快速瞭解個案狀況,為此,本研究經由文獻分析建構「網路霸凌態度」構念,依此發展「學生網路霸凌態度量表」(Attitudes Towards Cyberbullying Scale of Students, ATCSS)(見附錄)。此外,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其不同的心理特質、學習狀況、學校生活及家庭背景等因素,也可能影響學生網路霸凌態度與真實往路霸凌行為,本研究根據實證調查資料,探討不同教育級別學生如何透過網路霸凌態度對真實網路霸凌經驗的影響,亦是本研究關注的焦點。


貳、文獻探討

一、網路霸凌態度與網路霸凌行為
  網路上的反社會行為是新興的現象,因此許多相關研究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多數研究都以性別、年齡、負面影響等因素的研究為主,較少針對反社會行為的線上社群、同儕團體方面的潛在心理機制進行相關探討(Dehue, 2013),也就是說,目前仍無針對網路霸凌態度對網路霸凌行為影響的研究。多數相關研究仍以「網路霸凌」事件的研究為主,或是研究其成因與影響因素,如背景、生活史、人格特質、心理特質、網路使用等。本研究目的,則希望藉由衡鑑學生「網路霸凌態度」,以診斷學生「網路霸凌行為」的可能性,並以本研究預設「態度」傾向,來預測可能造成的外顯真實「行為」,亦即,「網路霸凌負面認知情意」、「網路霸凌焦慮情意」及「網路霸凌意欲」愈高,「網路霸凌行為」愈高。
  在網路霸凌態度的定義上,本研究引用張春興(1996)對於態度的看法,其指出,態度(attitude)是指個體對人事物所持有一致性、持久性的傾向,態度的內涵包括行為、情感、認知成分。本研究以此態度的定義為基礎,融入網路霸凌的特質,定義「網路霸凌態度」為學生對「網路霸凌」事件所持有的認知態度、情感態度與行為態度。

二、背景變項與網路霸凌
  通常,女生受到網路霸凌的情況比男生嚴重(Moessner, 2007;Wagner, 2008),研究顯示,網路霸凌受害者的男、女比例為4:6(Li, 2007b),也就是說,女性在網路霸凌事件中,仍是主要受凌對象(Shariff & Gouin, 2005),因為女生會花較多時間在線上聊天、寫日記及分享心情。調查資料也顯示,有四分之三的12~18歲女生,花在線上聊天的時間比做作業的時間還長(Wagner, 2008),由於女生之間的霸凌行為較少訴諸於身體暴力,而網路則是傳播流言蜚語和謠言的絕佳平臺,以致於女生較常利用這種非直接性的侵犯策略來孤立受害者(Mullin-Rindler, 2003)。另一方面,女生不僅多是網路霸凌事件的受害者,同時也較喜歡以網路方式對他人進行霸凌(Nelson, 2003),在一份針對3,700名青少年進行的調查顯示,有17%的女生承認其有網路霸凌行為,此比例較男生(10%)要多(Chu, 2005;Shariff & Gouin, 2005),但Li(2006)的調查發現,男、女生的網路霸凌比例並沒有顯著差異。因此,網路霸凌的發生與性別是否有其相關,仍無定論。
  青少年網路霸凌的行為似乎比教育工作者所意識到的更為普遍(Stover, 2006)。加拿大MNet(Media Awareness Network)的調查就發現,七至十一年級(13~17歲)曾受傳統霸凌的學生當中,便有34%的人受到網路霸凌(Media Awareness Network, 2006),Shariff與Gouin(2005)則指出,偏好以網路霸凌他人的年齡主要介於9~14歲。國內,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調查發現,霸凌者的年齡愈大者愈容易出現網路霸凌行為,其結果顯示有近七成(66%)的網路霸凌者為國中生,遠高於國小學童(34%)。由此可知,以青少年為主的中學生族群是網路霸凌事件的主要關係人,霸凌者利用網路世界匿名的特性,向攻擊目標施以語言及各種無形暴力,使對方陷入痛苦深淵。
  個人的外在特徵也是造成網路霸凌的因素之一。網路霸凌者會利用網路,對外貌不佳、太聰明的或特殊生等特質的受凌者排擠出社交圈(Shariff & Gouin, 2005)。這些網站主要目的是集結人氣,利用眾人的力量制裁或形成一個排擠效應,像是票選誰是全校最肥胖的人,誰最有可能是同性戀者,或是哪個女生和最多男生發生關係等,票選後,不難預測這些遭遇可恥待遇的學生,內心有多麼沮喪,甚至失去希望或更加低調、畏縮(Strom & Strom, 2005)。可見,因外貌、言行、表現突出而致人際關係不佳、或有心智障礙等弱勢族群,易成為網路霸凌的受凌對象。
  單就受凌者的特質來說,網路霸凌與傳統霸凌或有相似,受凌者同樣是以個性畏縮、情緒溫和、人際或肢體弱勢的一群居多,不同的是,傳統霸凌的加害者常以健壯的身體優勢進行肢體霸凌行為,或善用人際地位從事排擠手段(Hinduja & Patchin, 2008),但在網路霸凌事件中,無論是霸凌者或受凌者的角色,弱勢族群都有可能扮演這二種不同的角色,因為只要具備基本的電腦常識即可行使網路霸凌行為。Ybarra與Mitchell(2004)就發現,除了平時舉止表現規矩不會公然違反紀律的乖乖牌女生,可能成為網路霸凌者外,經常在社會上遭人忽視的族群,如同性戀者、生理殘障,以及外貌不具吸引力而感到自卑的人,由於喜愛藉由網路擴展人際關係,所以只要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如意,也有將不佳的言行透過網路宣洩的傾向,成為網路霸凌者的族群。
  很多研究提到,青少年和家長關係的好壞與其網路霸凌經驗有關。Feinberg與Robey(2009)的研究顯示,網路霸凌者通常和監護人的關係較差;父母若在管制青少年上網行為,則青少年較不易成為網路霸凌受害者(Mesch, 2009),因為網路霸凌通常發生在沒有成人監督的地方(Morrison, 2008),所以,Wells與Mitchell(2008)發現,網路霸凌高危險群的青少年與生父母同住的人比例較少,更何況網路霸凌受害者常常不會依賴父母的協助(Feinberg & Robey, 2009)。可見,親子關係與網路霸凌經驗是有關的。當青少年監護者的監控力不足,或家長親職表現不佳,親子關係呈現低關懷者較容易成為網路霸凌者。

三、在校生活與網路霸凌
  Ybarra與Mitchell(2004)表示,網路霸凌者常沉迷於網路的使用,所以這群學生常有低學業成就的表現而致輟學的跡象。研究指出,在網路上騷擾他人與成為網路霸凌受凌者也有高度相關(Ybarra, Mitchell, Wolak, & Finkelhor, 2006),不論是網路霸凌者或受凌者,學校問題、攻擊同儕行為和藥物濫用行為都與網路霸凌經驗高度相關(Hinduja & Patchin, 2008),而在學校的人際互動中,若不擅長從險惡情況中脫困者,容易成為網路霸凌的受凌者(Feinberg & Robey, 2009),也就是說,人際關係有受害或邊緣傾向與受到同儕網路霸凌的情況有高度相關(Ybarra et al., 2006)。
  就受凌者特質而言,網路霸凌與校園霸凌或有相似之處,受凌者同樣以個性畏縮、情緒溫和、人際或肢體弱勢的一群居多。相異處在於校園霸凌加害者較常以身體健壯的優勢進行肢體、語言的霸凌行為,或善用人際地位來從事排擠手段(Hinduja & Patchin, 2008);但在網路霸凌事件裡,無論是加害者或被害者的角色,弱勢族群也都有可能扮演這些角色,因為只要具備基本的電腦常識即可行使網路霸凌行為。

四、人格、身心特質與網路霸凌
  孤單寂寞是網路霸凌發生因素之一(Erdur-Baker & Yurdugul, 2008),調查指出,62.3%的網路霸凌者表示,在孤單寂寞時才會進行網路霸凌的行為(Dehue, Bolman, & VÖllink, 2008)。青少年性格若傾向焦慮(Feinberg & Robey, 2009;Morrison, 2008)或容易有恐懼感、有孤獨傾向者(Feinberg & Robey, 2009),以及具有低自尊特質者(Morrison, 2008)成為網路霸凌受凌者機率較高。
  相關研究發現,受霸凌者的心理特徵大都有負向情緒特質,傾向低自尊、低自信、低自我價值、高沮喪、高焦慮(吳紋如,2006),而具有能力、受歡迎且不輕言妥協者,容易刺激人格特質與其相對者的嫉妒,而受到霸凌;神經質傾向愈高者,愈容易出現焦慮、緊張與不安者,也愈容易遭受到網路霸凌的侵害(郭祐榕,2009)。相對的,正向人格特質者未必不會受到網路霸凌,郭祐榕(2009)就發現,網路霸凌受凌者當其行為威脅到加害者時,舉凡課業競爭、同學人際關係的衝突或嘲笑或情感上的遭遇挫折,以宣洩不滿或受威脅的情緒。但整體而言,正向特質-外向性、開放性與友善性層面雖與網路受凌有關,不過解釋性不高,而謹慎性則與網路受凌無關(郭祐榕,2009)。

五、網路使用與網路霸凌
  Hinduja與Patchin(2008)指出,電腦操作熟練與否、上網時間多寡,和網路霸凌之霸凌與受凌之間有極度相關;網路精熟程度愈高的青少年愈容易有網路霸凌經驗。網路霸凌高危險群青少年則有高度使用網路傾向(Wells & Mitchell, 2008),網路霸凌者較常為每天使用網路的人(Feinberg & Robey, 2009),可見,重度網路使用者與網路霸凌的確有正相關,意即網路使用頻率愈高,時間愈長,網路霸凌發生的可能性會隨著提高。
  網路霸凌高危險族群青少年大多在朋友家使用網路(Wells & Mitchell, 2008)或是在網咖上網(蔡東鐘,2009),屬於私密地點不會有受人監督的疑慮,在沒有受到監督的情況下,可以匿名或因無聊而隨意行其網路霸凌的行為;而公共空間則會顧慮上網行為的正當性,這些特點都是影響網路霸凌行為發生的干擾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即時通訊會增加受到網路騷擾的機率(Juvonen & Gross, 2008;Mesch, 2009;Ybarra et al., 2006),而網路霸凌者與受凌者常使用即時通訊(Reeckman & Cannard, 2009),所以使用即時通訊會增加網路霸凌機率。綜觀網路工具使用類型與網路霸凌的關係可以發現,涉及網路霸凌經驗者在網路運用工具的類型大多傾向人際互動的服務工具。這個趨勢也符合網路霸凌的特性,因為網路霸凌的本質即是異質的人際互動行為。蔡東鐘(2009)的研究提到,除了「工具應用」的上網動機和「霸凌經驗」沒有相關之外,其他各項上網動機和網路的「霸凌經驗」、「受凌經驗」都有相關;其中,「社會互動」、「消遣娛樂」及「匿名逃避」三方面的上網動機與「霸凌經驗」,具有高度相關。可見,網路受凌者的自我揭露行為,使其在特定時間、地點,與具有網路霸凌傾向的人在線上接觸,進而曝露在網路霸凌情境中的機會隨之增高(楊士隆、張清豐、林俊仁、吳雨潔,2004)。網路霸凌高危險群青少年常會在上線時與遇到的人進行交談(Wells & Mitchell, 2008),這種行為Campbell(2005)就社會面來看,認為不善教記者會覺得透過網路進行社交活動會自在些,缺點是增加並鼓勵反社會和辱罵的行為發生的機率。可見,學生與人互動的生活空間已由現實世界擴展至虛擬世界,原本必須面對面、以言語或肢體接觸而成的傳統霸凌行為,也轉變了型態,在網路上粉墨登場。

六、文獻總結
  回顧文獻,國外相關研究數量仍不算太多,但近年來已快速提出相關研究成果;反觀國內,網路普及率雖列居世界前茅,但對於網路霸凌的研究卻屬鳳毛麟角,最早的大樣本調查,遲至2007年9月才由兒童福利聯盟所公布,其研究顯示:約七成的網路霸凌者為國中生,遠高於國小,且霸凌者的年紀愈大愈容易出現網路霸凌行為,實在值得我們警惕。
  綜合相關文獻分析結果,網路霸凌現象好發在青少年階段(Media Awareness Network, 2006;Shariff & Gouin, 2005;Stover, 2006),因此,本研究以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而影響學生的網路霸凌行為的個人因素,相關研究顯示教育級別、性別、學業成就、個人外表、性格傾向等,都是可能造成網路霸凌的因素。至於造成學生網路霸凌行為的外在因素受到親子關係的影響最大,同儕人際關係也是因素之一。而在網路使用行為方面,重度網路使用者與網路霸凌有正相關,上網地點與「霸凌經驗」也有高度相關。
  本研究假設學生的「網路霸凌態度」的負面傾向,會造成學生現實生活的網路霸凌外顯「行為」,也就是說,「網路霸凌負面認知情意」、「網路霸凌焦慮情意」、「網路霸凌意欲」愈高,「網路霸凌行為」也可能愈高,此為本研究較想要探索的一個面向。
參考: 蔡東鐘,〈學生網路霸凌態度與經驗關聯性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4卷1期,(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2013),頁91-97。


收錄日期: 2021-04-18 16:09: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513085709AASxIYL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