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題 孫文為中華民國「國父」形象是如何建立的。?

2017-05-02 9:15 am
申論題
一、對於臺灣歷史來說,鄭成功是個令人難以忽視的存在。因為這個男人,臺灣歷史從原本正在島嶼上生根的西方殖民脈絡,轉而投向了傳統的中華帝國體系。因此,該如何看待閩南海商鄭成功祖孫三代來臺灣的動機及其政治理念。
二、試述孫文為中華民國「國父」形象是如何建立的。
三、歷史劇在取信和取悅大眾之間,在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是個嚴肅的議題,會影響整個世代對於過去和現代的認知。請以本課程觀看過的電影——《英雄》為主題,解讀影片中歷史和政治的隱喻。

三題麻煩各位大大了

回答 (1)

2017-05-03 12:52 am
國父思想的知識社會學淺析

  政府遷臺之後,急於建立國父三民主義思想體系,有其內、外在環境需求:對外方面要進行「反共」的思想鬥爭,以求「戰勝」共產主義;對內方面,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央政府,其官員多數由大陸來臺,如何有效地統治本省人佔多數的臺灣地區民眾?其中也需要進行「思想教育」。(劉阿榮,1984)簡言之,當時內、外在環境都需要以國父三民主義作為思想體系。以下依據前節所述七項知識社會學議題,檢視分析國父思想這項知識在臺灣的產生、形成、組織、分配、傳遞、評鑑與衰頹:

一、 國父思想「知識的產生」:
  國父思想這個知識的來源,當然就是孫中山(1866~1925)的言說,包括演講、著述等,透過報章與出版傳遞出來。相關原典我國最重要的集結性版本是民國78年(1989)秦孝儀主編、近代中國出版社出版之《國父全集》,內容合計達十二巨冊。秦孝儀當時擔任中國國民黨黨史會主委,在黨史會主委任職期間(1876~1991年)主編並出版是項全集,距離國父民國13年發表三民主義16次演講相隔65年,研究者綜審文獻發現,該全集出版時正也是國父思想知識在臺灣發展最為成熟豐沃的年代,不論就思想體系建構或學術研究成果均然。

二、 國父思想「知識的形成」:
  國父思想成為普遍的「知識」,是一連串黨國方面運作的結果,這項過程主要是透過教育方面的法令規範來推動實踐,吾人可視之為中國國民黨三民主義教育體制的建立與推展過程。茲將其重要經過屢述如下:(黃人傑,1987、吳儒佳,2003)
(一)通令開設黨義課程:中國國民黨三民主義教育體制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民國17年完成北伐後,該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立即頒布「各級學校增加黨義課程暫行通則」,其中第一條明文規定「為使本黨主義普及全國」,各級學校須一律增加黨義課程,因此各大學紛紛配合開設。
(二)頒布我國教育宗旨:民國18年4月26日國民政府公布「中華民國教育宗旨」,明訂「中華民國之教育,根據三民主義」,以充實人民生活、扶植社會生存、發展國民生計、延續民族生命為目的,「務期民族獨立,民權普遍,民生發展」。此一宗旨確立了三民主義為我國教育的根本依據,更有進者,此教育宗旨並未被民國36年行憲後憲法第158條的教育文化目標所取代或遭到廢止。
(三)訂定公布課程規範:民國23年教育部公布課程標準,將黨義與公民結合為一;民國28年,將各大學黨義或公民課程改名為「三民主義」;民國33年,進一步將「三民主義」定為大學共同必修,惟反對者甚眾,批評淪為黨化教育,違反學術自由。
(四)強勢實施三民主義教育:民國38年政府退守來臺,蔣中正認為主要是因為沒有確實施行以三民主義為中心的教育所致,故翌年教育部頒布「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提出四項「關於加強三民主義教育」措施,其中除了恢復大專院校「三民主義」課程外,並規定加強中小學公民史地教育,高中三年級亦講授三民主義(高職比照辦理)。至此,國父思想以「三民主義」課程之型態呈現,不僅成為一般的知識,更是高中專上教育的必修知識。
(五)成立三民主義研究所:為了建立國父思想體系與學術地位,強化三民主義學術研究,政府積極籌建三民主義學術地位:最早是民國51年私立中國文化研究所設立「三民主義研究所」(即日後的中國文化大學)。而後民國57年政治工作幹部學校(即日後的政治作戰學校、今日的國防大學)設立政治研究所三民主義組;60年代初期陸續有臺師大、中研院、臺大、政大設置,晚至民國69年中山大學設立中山學術研究所。各所設立大致的目標包括:高中及大學三民主義教師、理論研究與實踐人才、中間行政幹部等之培育等等,對於國父思想知識體系的建立與深化確有其功。(劉阿榮,1991、吳儒佳,2003)國父思想知識跨入學術領域詳細發展過程,值得未來運用知識社會學再加以深入探索分析。

三、 國父思想「知識的分配」:
  如前所述,國父思想以「三民主義」課程的「知識」型態,普及地在臺灣各個層面進行推廣,不僅成為全民的,更是高中專上教育的必修知識。整體來說,國父思想知識分配的對象是全民的,透過「社會教育」的理念,結合各式傳遞的管道傳達給全民,下節將有較詳細的說明。國父思想「知識的分配」的重點對象是各級學校學生,這在前節已經有相當描述。此外,廣義的公務人員,即所謂黨、政、軍、警、調等人員也是重點,在這些人員的培育、考試、選任、訓練與工作考核的過程中,也都各自被分配賦予應習得的國父思想知識。

四、 國父思想「知識的組織」:
  關於國父思想「知識的組織」,是政府透過公私多元機構長期分工、執行的結果,重點有下:(吳儒佳,2003)
(一)高中教材組織部分:民國42年高中三民主義開始設科教學(高職比照辦理),至62年止係為三民主義教科書的「審定本時期」,由民間書局依據「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程標準」編輯教科書,送經國立編譯館審查通過後,由教育部核定發行。而後,因臺灣面臨一連串外交挫敗,以及為對抗中共文化大革命,自民國63年起進入「統編本時期」,至95年併入「公民與社會」一科為止,由國立編譯館負責統一編寫三民主義教科書。二個時期教科書內容最大的差距是反共教材增多、三民主義變質加入了許多人的思想等。
(二)大專教材組織部分:自民國33年起(含遷臺之後)政府強制三民主義為大學共同必修課程,反對聲浪一直存在。民國53年,改稱三民主義為「國父思想」,但不像高中訂有課程標準甚至統編教科書,大專並沒有統一的教材;但教育部仍有相關作為,即自民國56年起,分別四度公布「專科以上學校國父思想講授大綱」或「課程教學要點」,至69年為止之後未再規範。

五、 國父思想「知識的傳遞」:
  國父思想就其傳遞機構而言,包括公部門的政府各層級機構,私部門則有民間各政黨、基金會、大眾傳播媒體、學術團體等。前者廣含政府中央與地方、行政與技術、公共服務與公營事業、公務軍警等各層級及類型機關單位,以及公私立各級學校,都各自有其傳播國父思想的功能,其中代表性的機關即是國立國父紀念館。
  就傳遞各種命名(如道路、學校、建築……等)型式而言,大致依據重要程度羅列如下:教學、儀式、典禮、升學或國家考試、國定紀念節日、報導、學術研討、測驗、競賽、創作、演講、表演、展示……等。這些傳遞的型式,在過去是多元多樣、反覆交織,深深地嵌入全民的生活、學習、工作之中。其中第一項教學,包含教科書的正式教學、測驗、考試,也包括非正式的教室布置、各種競賽、儀式、典禮等所營造的「潛在課程」,孕育的力量不下於正式課程,(陳柏樟,1985)簡言之,學校可以說是計畫性政治社會化最關鍵也是最為重要的媒介或場域。(陳景美及王浩博,2006,鄭宏文,2012)
就傳遞媒材而言,包括:報紙、期刊、雜誌、廣播、電視、電影,以及藝術的各種形式(如雕塑、繪畫、書法、攝影、表演藝術)、文物複製品(各式材質不一)等等。這些傳遞媒材隨著時代科技的演變而不斷更新,晚近「網路」的傳遞媒材,除了已都可將前述報紙、期刊、雜誌、廣播、電視、電影透過網路傳輸外,尚還包括:網站、網頁、資料庫、訊息、動畫……等無法列舉完盡的「多媒體」(multi-media)形式傳遞,而各種智慧型行動載具更是百廠爭鳴、推陳出新,令人目不暇給。
 
六、國父思想「知識的評鑑」:
(一)學校教育方面:各級學校三民主義的教學,均已包含評鑑的歷程,包括各種平時測驗、習作練習考訂、期中期末考試、畢業考、論文口試等。再者,民國39年教部頒布「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提出四項「關於加強三民主義教育」措施中規定「中等以上學校舉辦三民主義論文比賽」,另臺灣省教育廳同年配合公布「臺灣省非常時期教育綱領」,並於民國41年頒行「臺灣省各級學校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明文規定各校應實施三民主義測驗競賽,(周志宏,2009)因此,從歷年臺灣省政府公報中,可以不斷見到各級學校(含社會組)三民主義論文寫作及測驗競賽之各種實施規定。(國家圖書館,2008)從學習的角度而言,論文比賽、測驗競賽也都具有評鑑的意義。
(二)教育升學方面:民國43年臺灣地區開始實施大專聯考,三民主義一科占50分,兼有測驗題及申論題,翌年增至100分。期間有3年(62-64年)因應電腦閱卷僅考測驗題,很快回復申論題型考試;民國85年減回50分,且全為選擇題,至88年最後一年考試止,(吳儒佳,2003)前後共維持46年(民國43至88年)。
(三)國家考試方面:民國20年辦理第一屆高等考試,採二試方式,第一試科目除國文外,即為中國國民黨黨義(包括三民主義、建國大綱、建國方略、中國國民黨重要宣言及決議)。民國39年政府遷臺後恢復舉行高普考試,其中高等筆試國父遺教、普考三民主義;民國82年新設高考一級部分,即合併國父遺教(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及中華民國憲法為一考科。國家考試有關國父思想科目的考試持續至民國83年止,(陳金貴,2008)不計大陸實施時期,遷臺後共計辦理45年(民國39至83年)。
(四)其他方面:事實上,前述各種國父思想知識傳遞的方式中,通常已經包含了評鑑的內涵。除了本節所列全國性測驗、競賽或考試外,例如,國軍莒光日電視教學後通常有心得分享、報告或討論;各種儀式、典禮、紀念活動等舉辦過程中,相關的練習、彩排、預演等,也可以視為評鑑的一環,相較於正式考試的「總結性評鑑」,這即是所謂「形成性評鑑」。(參見曾淑惠,2008)

七、 國父思想「知識的衰頹」:
  隨著國內外政治、外交、經濟、社會的動盪與變遷,民國76年臺灣地區解除戒嚴,被視作黨國精神核心的國父思想隨即面臨嚴酷的挑戰,迅速進入所謂孫學的「轉型衰退期」(劉阿榮,1991),其重要的指標包括:
(一)「廢考」:長達46年的大學聯考試(民國43至88年),於民國89年起正式廢考三民主義。(吳儒佳,2003)而整個國家考試從民國20年開始考試黨義以來,則自民國84年起全面廢考國父遺教及三民主義。(陳金貴,2008)
(二)「廢教」:面對解嚴後各種聲浪,民國79年教育部將大學「國父思想」課程改為「中華民國憲法與立法精神」(82年正式實施),未久,84年大法官釋憲宣布大學共同必修的規定違憲,國父思想或三民主義教學正式走入大學的歷史。至於高中職部分,則遲至95學年度起(95年8月),教育部將三民主義、公民和現代社會三科合併為「公民與社會」,三民主義設科教學正式全面從各級學校消失。
(三)「廢所」:解嚴以後,因應學界的考慮及立法院反對黨的杯葛,民國79年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率先改為「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而後復於93年6月底整併而正式裁撤)。其後,接續是各大學連串更名與廢所:例如,83年政大「三民主義研究所」也更名為「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緊接著臺大於89年更名為「國家發展研究所」,而後政大也在97年再度更名為「國家發展研究所」;其他如臺灣師大、中山大學、國防大學等亦全面變革。整體來說,目前全臺灣僅於私立文化大學保留有「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之名,其餘已經完全沒有三民主義的字眼。
(四)此外,還幾度有質疑「國父是誰」的聲浪,首先是民國91年法務部長陳定南從法律觀點提出的疑問,其背景是行政院在審議「紀念日暨節日放假條例草案」時,規定有國父誕辰紀念日與逝世紀念日,陳定南說他翻遍了法律,沒有找到任何一條法律條文定義過國父是誰。而後,在民國92年~94年間民進黨推動的爭議最為激烈。整體而言,雖違背臺灣民眾一般的常識與常情,但不也表徵了國父及其思想在臺灣的衰微。
參考: 王秉倫,〈從知識社會學淺析國父思想在臺灣〉,《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34》,(台北:國父紀念館,2013),頁16-19。


收錄日期: 2021-04-30 21:55: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502011549AAE6kGw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