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只有窮人才吃番薯籤稀飯 一般的台灣民眾都是吃白米飯嗎?

2017-04-18 11:22 am
小時候聽鄰居的爺爺說
日本時代他在當郵差
騎腳踏車送信要跑好幾個村莊
體力消耗很大 一餐都要吃上五六碗白米飯
日本時代連個當郵差的普通台灣人都能一餐吃上五六碗這麼多的白米飯
怎麼可能會有人說台灣人在日本時代只能吃番薯籤稀飯?

回答 (2)

2017-04-25 12:23 am
日本時代當郵差,那是當官了啊.吃皇糧的.怎會是普通人,普通人當然是吃番薯籤稀飯啊...
2017-04-18 2:33 pm
日人近代建設的壓榨本質

  關於對日人在台從事近現代化建設的顛倒正義價值頌揚,嘉南大圳可說是經典案例。前總統李登輝稱讚「工程師八田與一從大正九年(1920)起花費了十年間建嘉南大圳,在廣闊的嘉南平原建立偉大的水庫及大大小小的水道,肥沃了近十五萬公頃的土地,而使近百萬人的農家生活豐裕起來」。
  如果歷史是膚淺地僅就工程技術面敘述嘉南大圳的興建,極易使人誤解日本殖民政府厚我台民良多,但只要稍試深入分析,就知日人狠毒的一面。據統計,就日據時期台米輸日量估台米年產總量的平均值而言,1921-25年間已達26.4%,1926-30年間增至35.0%,1931-35年間為45.7%,1936-38年間則高達50.5%,1939-40年間亦達40.3%。就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稻米消費量而言,1920年代前期(1921-25)較十年前(1911-15)減少6.4%,然而甘藷消費量卻增加16.2%:1931-35年間,較二十年前(1911-15)減少16.0%,但甘藷消費量卻增加33.9%:1936-38年間較三十年前(1911-15)減少23.1%,甘藷消費量卻增加38.1%;另據日本銀行1966年所出版的日本經濟百年統計Hundred-Year Statistics of the Japanese Economy,前述台灣平均每人每年可用稻米消費量,1910年代為130公斤,1930年代減至100公斤,也是減少23.1%。
  日據時期,1936-38年間與1911-15年間相較,農業現代化的結果,台米總產量增加2.07倍,人口僅增加1.57倍,亦即台灣米糧增產遠高於人口成長的情況下,台灣人卻因台米大肆輸日,需大幅減少米食,而大量增食甘藷果腹;如果台米是依市場經濟自由買賣輸出,台農豈不家家富裕,怎會淪落到甘藷消費量較日據初期增加38.1%的慘境。因為,台米輸日過程是全部先經由台灣總督府收買,再經由總督府經手輸出,未經總督府辦理的輸出均予禁止。因此,台灣人不但未因嘉南大圳的興建,米穀增產,而增加福祉,反而是生活欲加窮困。此一先人悲慘歷史真相,論者不但未敢強力批判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推動現代化的壓榨本質,反而顛倒黑白地肯定頌揚日人在台的殖民統治,這對台灣先人情何以堪(1930年代日本本土日本人的平均每人每年可用稻米消費量,是台灣人的1.6倍)。
  此外,就產業的比較而言,桃園大圳興建工程費774萬圓,嘉南大圳工程費5,412圓,二者合計雖達6,186萬圓。但1920年時,全台排名前五大的日人製糖公司(台灣製糖、大日本製糖、明治製糖、鹽水港製糖、東洋製糖),其當年總利潤卻高達7,600萬圓。換言之,單是日人在台排名前五大製糖公司(1915年時此前五大日人製糖公司的糖產量估該年全台糖產量的76.1%)的一年總利潤,即為桃園大圳與嘉南大圳兩工程費合計的1.2倍。這種單一產業數家公司的天大巨額利潤,在近代任何國家均是難以想像的,該巨額利潤是獲自對台灣蔗農的殘酷壓榨與剝削。
參考: 戚嘉林,〈第一章、日據殖民台灣近代化的本質-日本統治肯定論之謬論〉,《中國崛起與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9),頁172-174。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11: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418032205AA6g6il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