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和政體與帝制的分別? 2.辛亥革命至軍閥割據期間對中國的影響,試分別指出和解釋?

2017-03-09 9:36 pm

回答 (3)

2017-03-11 10:26 am
1.


http://hoiyuen.net/wordpress/?p=498


何謂「帝制」?何謂「共和」?海遠幾經思考,發覺「帝制」(monarchy) 擁有以下三大特色:
(一) 權力極度集中,由上而下,沒有制衡;
(二) 任期終身;
(三) 家族承傳。
即使家族內承傳,也常出現血腥的宮廷鬥爭,有時可能因為接班人等得不耐煩,許多皇帝都死得不明不白;如果要改朝換代,往往更要經歷「大流血、大革命」。中國的帝制歷史悠久,自四千多年前,「夏禹」把帝位傳給兒子「啟」,便開始了「家天下」的「夏朝」。此後,統治者如要改換血緣,就要通過戰爭,例如「商湯革命」、「周武革命」‥‥等。然而,在夏朝之前的「堯舜時代」,中國卻是實行「選舉制度」(見網誌154〈農耕中國(一):大同小康〉)。
「共和」(republic) 是一個西方概念,與上述「帝制」的「三項特色」相反。「共和」的統治者,由民眾定期選出,並非「終生制」,又有「議會」的制衡。「共和」制度在西方歷史初見於「羅馬共和國」(the Republic Era of Roman History)(詳見網誌12〈共和國〉),維持了三百多年,最後被由軍事强人主導的「羅馬帝國」(the Roman Empire) 所取代 (詳見網誌14〈東征希臘〉及網誌 217〈再說東征希臘〉有關「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 及「布魯圖」(Brutus) 的故事)。
二千多年後,「共和」再現於「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詳見網誌138〈人權天賦?〉),《美國憲法》(the US Constitution) 說:「We the People‥‥」



2。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index.htm

袁世凱獨裁與二次革命

中國近代史的路途充滿了荊棘。中華民國成立不久,政權便落入被後人視為「竊國大盜」袁世凱的手中。

當革命軍於1911年底佔領武昌時,清廷即起用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率領北洋軍隊南下鎮壓。袁世凱一面以兵力威脅革命軍,一面又利用革命軍要挾清廷,企圖居間獲利。由於當時革命軍的實力不足,孫中山不願內戰延長,乃以清帝退位、贊成共和、遵守約法為條件,同意把臨時大總統之位讓給袁世凱。袁世凱見目的已達,便在1912年2月12日逼宣統帝宣告退位。接著,參議院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而袁世凱則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奪權後,即加強其獨裁統治。他在繼任臨時大總統時,不願離開北方的根據地,所以預先指使部下發動兵變,逼令參議院同意把臨時政府遷往北京。此後,袁世凱進行了一連串陰謀活動,極力加強個人的獨裁統治。當時的革命領導人之一宋教仁熱衷於政黨政治,於1912年8月改組同盟會為國民黨,並逐漸取得國會的多數席位。袁世凱為了不受政黨內閣的監督,首先派人暗殺宋教仁,然後非法向外國銀行借款,加強軍隊實力。

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激起革命黨人的憤慨,孫中山因而號召進行「二次革命」。1913年七月,江西李烈鈞、南京黃興、上海陳其美、安徽柏文蔚等國民黨人,先後舉兵起義討袁,各地陸續響應。但因北洋軍隊實力雄厚,「二次革命」首尾僅及二月,便被袁世凱鎮壓下去了。


軍閥專制與護法運動

自袁世凱死後,他統率的北洋軍隊即告分裂。其部將各自據地稱雄,互爭中央大權,釀成軍閥割據與混戰的局勢。當時著名的軍閥派系,主要有安徽人段祺瑞為首的皖系;直隸(河北)人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包括曹錕、吳佩孚、孫傳芳等);奉天(遼寧)人張作霖為首的奉系(後其子張學良繼之)。除了北洋軍閥各派系之外,後來北方又有閻(錫山)系、馮(玉祥)系。南方的軍閥勢力亦隨着反袁運動而崛起,出現了滇系(唐繼堯、龍雲等)、桂系(陸榮廷、李宗仁、白崇禧)等。

張勳復辟失敗後,黎元洪引咎辭職,由馮國璋任大總統。段祺瑞則以民國再造者的姿態重新執掌大權,他廢除了《臨時約法》,並召開新國會,通過對德宣戰案。為了維護《臨時約法》,孫中山便聯合南方各省在廣州建立「護法軍政府」,以對抗由北洋軍閥所操縱的北京政府,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不過,孫中山被推舉為軍政府的大元帥,只是由於南方軍閥想利用其聲望對抗北方,而孫中山本人並未掌握任何軍政權力,而且不斷遭到排擠。最後「護法之役」亦不了了之。

「護法之役」不僅草草收場,更加深了南北的芥蒂,使受到軍閥統治的中國更加混亂。不同派系的軍閥,為了爭奪地盤和擴張勢力,時戰時和,分合無常。加上列強為了掠奪在華的各種權益,分別支持不同軍閥,遂使軍閥割據與混戰的形勢愈演愈烈。因此,民國初年城鄉經濟衰退,民生困苦;國家四分五裂,局勢動盪。
2017-03-10 8:00 am
共和政體和帝制的分別為前者屬於民主政體;而後者君主制度. 再者,民主政體是由全體成年公民通過其所選舉的代表共同參與施政的政治制度;而君主制度是世襲和多數屬於官僚主義的,皇帝是唯一首領其下有官僚等聽他欽命職權.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在中國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則可指自19世紀末迄辛亥年,中國之一系列以推翻滿清統治為目標的革命運動。
作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的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中國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作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對中國國內的民族關係及同時期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重要影響。辛亥革命前後的一系列事件不僅結束了此前立憲派實行君主立憲的努力,而且對此後中國的憲政與法治發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與地方關係、國內各民族間關係等都起到了關鍵的影響。


2012-11-04 22:40:31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index.htm

辛亥革命與清朝的滅亡

1911年(歲次辛亥)10月10日,一場埋葬中國專制王朝的革命──辛亥革命,在湖北省的武昌爆發。

晚清時期,中國飽受列強侵略,改革失敗,民生日困,清朝病入膏肓,已成一推即倒的局面。1911年5月,清廷在郵傳部大臣盛宣懷的策劃下,強行收回民間集資自辦的粵漢、川漢鐵路,又未能解決如何補償民間損失的問題。這一措施引致川、粵、鄂、湘四省群起反對,四川紳商乃成立保路同志會,誓死力爭。由於保路風潮迅速發展為四川全省性的騷動,清廷急調湖北新軍入川鎮壓。鑑於湖北兵力空虛,革命黨人決定乘機起義。

革命前數年,與同盟會有聯繫的湖北兩個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曾深入新軍進行發動。參加這兩個組織或受其影響的湖北新軍士兵約有五千餘人,佔全省新軍人數三分之一。隨著全國保路鬥爭的蓬勃發展,湖北革命黨人決定發動起義。1911年(宣統三年)9月,文學社領導人蔣翊武、劉復基和共進會領導人孫武、蔡濟民等組成聯合指揮機構,定於10月11日起義。10月9日,因事機洩露,起義指揮機構被破壞,主要領導人或被捕殺或逃出武昌,革命黨人乃決心提前起義。10月10日夜,武昌新軍工程第八營士兵首先起義,打響了革命的第一槍。經過一夜戰鬥,革命軍佔領武昌城,湖廣總督瑞澂等狼狽逃竄。11日革命軍攻佔漢陽,12日攻佔漢口,革命旗幟插遍武漢三鎮。不久,全國各地紛紛響應,許多省份都宣佈脫離清廷而獨立。因這次革命爆發在農曆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不僅推翻統治中國長達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而且結束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辛亥革命之所以取得勝利,一方面固然是由於清朝統治十分腐敗,根基動搖,另方面則因為孫中山先生及革命組織領導有方,「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等口號深入人心,群眾基礎廣泛。從此,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Yip
2017-03-09 10:14 pm
軍閥體制

  革命黨的建國理念是英美的代議民主,即國家的運作必須依照憲法與民意機構(國會)。對於革命黨人而言,當務之急是建立國會與制定憲法。於是在民國成立的同時,臨時參議院在首都南京成立,為國會機構(圖三十一)。新政府並公布《臨時約法》,此法具有憲法的位階,並準備在十個月內,召開正式國會,制定憲法。
  但民初的國會與憲法都徙具民主的形式,而缺乏實質的意義。民初人民的識字率約百分之六,在這樣一個人民普遍是文盲的國家中,憲法的制定與頒布對於民權的保障無太大積極的意義。其次,民意機構的意義在於選區的選民投票選舉他們的民意代表,故其重點在於民意代表與選區的結合。然而民初以來的國會議員都沒有經過確定的選舉過程,其實是由上層的鄉紳與商人所把持。民初的中央政府其實是像孤島一樣的浮在中國社會的汪洋上,缺乏足夠的民意支持。
  上層的鄉紳支持國民政府尚可以獲取一些利益,而地方上的中下層鄉紳卻沒有因為辛亥革命得到好處。一方面,因為國民革命的關係,底層的人民經常藉機起事,因此地方治安惡化,中下層鄉紳是國民革命的直接受害者。其次,科舉考試的廢止,斷送了他們進入政界的管道。這群人的不安與不滿是不難想像的。再者,皇帝制度的約束力頓失之後,地方上的軍人趁機坐大,武力成為社會上最重要的權力,地方上的鄉紳只好支持各地的軍人,以求庇護並掌握地方上的政局,於是一個軍閥領導鄉紳的體系開始出現,中國也朝向分裂的路途前進。
  民國成立之後,接收革命果實的是軍閥政體。當皇帝制度結束後,新的民主政體遲遲不能成立,於是國家與社會的聯繫中斷。在中央,少數的士大夫與商人把持政治;在地方,鄉紳也把持地方政治。而他們各自尋求軍閥的庇護。最後實際上掌權的是這批軍閥,從地方上的鄉長、縣長,到中央的總理與總統,都受軍人操縱。這便是民國初年到抗戰前夕的軍閥政體。
參考: 甘懷真,〈第六章、近代的變局與展望〉,《中國通史》,(台北:三民,2009),頁174-176。


收錄日期: 2021-04-20 19:33: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309133615AAyoaba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