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了什麼種子,便只能如何收穫,一個人如何立志便決定了自己的收穫,立志就是初發心,現在的修行人當如何立志?

2017-02-24 5:12 am

回答 (2)

2017-02-24 11:43 am
按照新約聖經有關耶穌用比喻對門徒應該如何立志的問題,根據馬太福音第十三章十至廿三節記載; 用比喻的因由 "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 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祇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 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 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豫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着;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 繼續解明撒種的比喻 "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 凡聽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裏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祇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撒在荆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在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Yip
2017-02-24 5:43 am
出家的性質,佛教分為三類:
  
  第一,身心俱出家:身體住於山林寺院,是身出家;心裡不再戀慕世俗的五欲之樂,不計名利的得失,是心出家;身心一致,安心樂道,便是身心俱出家。這是出家的正軌,也是出家的本分。
  
  第二,身出家心不出家:有人雖然剃了頭髮,穿了僧衣,住於寺院,不婚不嫁,或也做到潔身自愛,但他們的內心與外表,不能一致,身心矛盾,外表是出家了,內心卻渴想著五欲,他們是為了生活而出家,乃至是為了社會的聲望與地位而出家,他們對於出家的生活方式,雖然不感興趣,但為生活問題及社會關係的牽制,又不得不勉強下去。這種人是最可憐憫的,他們得不到現實生活的情趣,也得不到佛法給予的利益,他們卻能得到可怕的來世果報,因為他們對於佛教的信仰,是會有問題的,他們的出家生活也不能完整無瑕的。所以這是佛所訶責的一種,卻又是末法時代常見的一種!
  
  第三,心出家身不出家:這是聖位菩薩,他們並不貪戀五欲之樂,為了化度眾生,卻常化現在家人的身分,蓄妻生子,如維摩詰及賢護,就是這樣的。唯其雖然居家而受用妻子,他們的心境卻是不耽不著的,無貪無欲的,清淨明潔的。不過,這絕不是一般凡夫所能做得到的,故也不是出家的通軌,不能成為出家生活的法式。
  
  佛教之有出家的生活方式,也有多層的作用:
  
  第一是為了生脫死的理由而有:這是重於出世精神的嚮往,而有出家生活的要求。
  
  第二是為警世導俗的理由而有:這是針對著那些迷戀於聲色之陣、沈醉於五欲之海的人們,開出清醒解毒的法門。
  
  第三是為佛法住世的理由而有:這是著眼於僧團的建立,以期有規律而永久地展開並繼續弘揚佛法的任務。
  
  但是,既在佛教中出家,絕對的多數,應該並且必然要兼有三種全部的作用:對自己是求解脫生死,對他人是為警世導俗,對佛教則為住持弘揚。三者缺其一,便不能完美。出家而不自求了脫生死,那是不必出家的;出家而不警世導俗,那就有違佛法化世的精神;出家而不住持佛法,那就有負佛法的大恩。


收錄日期: 2021-05-01 14:22: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223211248AA2jK1T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