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的吠陀經是講些什麼內容 ? 世界有韋馱經這部經嗎 ?

2017-02-04 1:23 pm
更新1:

請貼引用經文來源處證明。

回答 (3)

✔ 最佳答案
《吠陀經》是印度教的著名經典。在印度傳統中,有關宇宙的神秘知識稱為吠陀(韋達),意思相當於知識、知道、智慧、智力、思想和看到真理的人。印度那些記述了吠陀知識精華的聖書,都稱為《吠陀經》。《吠陀經》中包含了戲劇、歷史、深奧的哲學,以及有關禮儀的簡單課程、軍事禮節的介紹和樂器的用法。對於修行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吠陀文獻極為科學、詳盡地解釋了「個體靈魂與神的關係和從她的各種關係而來的強烈快樂」,以及對神的奉愛 ,《吠陀經》不但被印度教奉為其核心文獻,而且對世界宗教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印度古代流傳下來的婆羅門教典籍,稱作神聖的知識或神的啟示。吠陀經(梵語:वेद;拉丁轉譯為Veda,又譯為韋達經、韋陀經、圍陀經等),是婆羅門教和現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吠陀」又譯為「韋達」,意思是「知識」、「啟示」的意思。 按內容性質和編定年代分為 4種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吠陀本集、《梵書》、《森林書》、《奧義書》。
  印度是個古老的宗教國家,貫穿印度文化的各方面,遍及家庭和社會,對於生活在印度的一般人來說,宗教既是的一種體現,也是靈魂具有的深奧、複雜的體現。印度10億人口中超過80%的人是印度教徒,歷史學家一致認為:印度是世界上最早記載神秘主義的國家之一。
著作吠陀經的時代被稱為印度的吠陀時期。它使用比印度梵語更為古老的語言,稱為吠陀梵語。
《吠陀經》也被稱為《天啟經》,因為印度教傳統認為:《吠陀經》是至尊主本人發出的,它是永恆的存在。吠陀知識先是由至傳授給這個宇宙中負責創造的,然後通過古代的先知將永恆的真理傳遞給世人,再以師徒相傳的方式小心謹慎地留傳下來。所以它是一種人類直接聽聞上天啟示的經驗,而不是由任何凡人的思想所完成。
  《吠陀經》原本是部極長的,為了使人們容易接受,在傳承過程中漸漸被分成《梨俱吠陀》、《裟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等四部,這四種《吠陀》文獻合稱「本集」,由祭祀儀式中奉獻給眾神的頌歌構成。本集又進一步分類,形成了三種經典:《梵書》、《森林書》、《奧義書》,這三種文獻可以理解為指導解釋宗教儀式、蘊含豐富的神學思索的。《吠陀經》還有許多補充性的書籍,輔助吠陀研究中包括了語音、語法、詞源、韻律、天文、、醫學、音樂舞蹈、軍事、建築等科學論著,和超過108部以上的奧義書,以及等十八部著名的往世書等等。
  成千上萬部吠陀經典的內容都是用詩記載的。這些詩嚴格遵守詩歌的結構及、格律的規則,而且包含各種主題的信息:從醫療、農業到對高等星球和低等星球上的時間概念;從瑜伽和冥想的技巧,到居士的注意事項,以及素食佳肴的;從對政府組織結構的詳細解釋,到對興建和裝修廟宇或住房給予一流的指導。 《奧義書》是吠陀經的最後部分,啟示出精神上極為深奧的真理。《吠陀經》中的108種均為非常重要的文獻,因為它們為幾個世紀里所湧現的眾多印度教哲學流派的靈感源泉。是被印度教徒尊奉為表達了恆定不變的自我,依其業行而在肉體之間轉移思想的第一批文獻籍. 成千上萬部吠陀經典的內容都是用詩記載的。這些詩嚴格遵守詩歌的結構及、格律的規則,而且包含各種主題的信息:從醫療、農業到對高等星球和低等星球上的時間概念;從瑜伽和冥想的技巧,到居士的注意事項,以及素食佳肴的;從對政府組織結構的詳細解釋,到對興建和裝修廟宇或住房給予一流的指導。 《奧義書》是吠陀經的最後部分,啟示出精神上極為深奧的真理。《吠陀經》中的108種均為非常重要的文獻,因為它們為幾個世紀里所湧現的眾多印度教哲學流派的靈感源泉。是被印度教徒尊奉為表達了恆定不變的自我,依其業行而在肉體之間轉移思想的第一批文獻典籍。
  《奧義書》即「密傳經書」,此辭意指:坐在老師的近側,遵守著秘密的至上命令,以獲得秘密的奧義。其教義嚴格要求必須秘密地傳授給那些熱切的求道者,並且他們必須具備至上的道德自律及高潔的心靈,以達成解脫的目的。
  《奧義書》的思想特徵是遁世思想及苦修實踐。它教導人們生命就是痛苦,要解脫就必須真正地棄絕凡俗塵世。要認識或了解自我的絕對本質,就要棄絕一切行為及後果。書中認為:惟有學習知識才能獲得解脫,而且只有通過學習《奧義書》所傳授的棄絕與凝神的方法才能得到這些知識。書中還認為:遁世是人一生當中的最後階段,它是獲得明智並領悟更高真理的理想條件。通過修行,「支配」或控制心神、呼吸和肉體,遁世者就會化為一個定點,並能凝神於自我的本質。《奧義書》文獻講述了很多種不同的瑜伽修行方式,通過修習瑜伽,培育個人意識的內在境界,瑜伽修行者就可以認識到自我的真正本質,也即「」。
  《奧義書》中的「奧義」是「梵 」和「我」以及二者合一(梵我合一)的道理。「梵」(Brahman)——宇宙生起之因;終極的真實。「我」(atman)——靈性、真我、自性。(在其它地方或指)。「梵我合一」——作為個人生命基處的atman和作為宇宙萬有基礎的Brahman其本質是相同的,永恆、無形相、不變滅、如虛空般彌綸一切,超越一切經驗意識所能構想,任何知他之人即可脫離生死,、時間及因果都不能限制他,因為它們由他構成。「梵我合一」即人透過內在對真我的認識,觸及超驗普遍的終極真實(梵),並與其合一,而使個別的靈魂從經驗世界中解脫出來,成為真實、光明、喜悅。
  《奧義書》文體美麗、自由,書中每個寓言都洋溢著清新的智慧,「如黎明的曙光,如高山中純凈的空氣」。全部的奧義書有一百多部以上,其中主要的古《奧義書》有十一部,都被所有印度思想體系視為所有神聖智識的寶庫。

吠陀本集  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四吠陀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分別被稱作《贊誦明論》、《歌詠明論》、《祭祀明論》和《禳災明論》。四吠陀多與宗教和祭祀儀式有關。各集由諺語、詩頌(每頌兩句)和信條組成,系婆羅門祭司一代代口頭傳誦下來,久之便有了不同的版本,後來用梵文刻寫在棕櫚葉或樹皮上。
  《梨俱吠陀》(歌詠明論,ऋग्वेद ,Ṛigveda) 成書最早,最初的部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時代,居住在印度河兩岸雅利安人的時期。因此,這一段時期通稱為梨俱吠陀時代或早期吠陀時代。梨俱吠陀是一部在祭祀過程中勸請、讚頌吠陀諸神的詩歌總集,有讚歌1028頌,分為10篇,其中第10篇《原心篇》編定最晚。《梨俱吠陀》的早期部分,既不知道種姓區別,也不蔑視體力勞動,其經常性的主題之一是渴望增加糧食和物質財富。甚至天神也常被描寫為協同人類完成這一任務。《梨俱吠陀》反映了印度-雅利安人由氏族社會向奴隸制過渡的歷史進程。
  《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大體形成於公元前第1千紀上半葉,這段時期通稱為後期吠陀時代。《娑摩吠陀》共有1549首詩頌,凡20篇,除75首外,余皆可在《梨俱吠陀》中找到原型,是祭司們在祭典中按一定曲調詠唱的歌詠集,也是印度最古老的聖歌集。《耶柔吠陀》分為兩種不同的文本:《黑耶柔吠陀本集》和《白耶柔吠陀本集》,包括詩頌近2000首。凡40篇,多取自《梨俱吠陀》中的詩篇,也有些是祭司們獨創的散文信條,是祭司所用咒語和守則的集合。《阿闥婆吠陀》含有詩頌(或神咒)731首,凡20篇,編定年代較前三者為晚,但其中有些內容可能與《梨俱吠陀》中最古老的部分年代相仿,其中某些內容來自民間而非出自祭司之手。《阿闥婆吠陀》主要集錄了用於治療疾病、驅除災害、恢復和睦、戰勝詛咒的詩歌、符籙、咒語等,常被巫師們用於世俗的祈禱儀式,如誕生、婚喪、任職典禮等。
  吠陀本集中含有某些樸素的哲學思想,吠陀本集,特別是《梨俱吠陀》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一定地位。
  吠陀本集註疏本  每種吠陀本集都含括一整套內容龐雜、豐富的註疏性的《梵書》、《森林書》、《奧義書》。它們和本集一起成為研究印度上古史的重要資料。學術界通常稱印度-雅利安人入據印度最初的一段歷史為「吠陀時代」。
  《梵書》舊譯《凈行書》,用梵文的散文形式寫成,是有關婆羅門教祭祀禮儀及其起源的論文,有些則是關於開天闢地的神話、古代傳奇和故事,另一些則是頌揚那些在祭祀司們的傳說中享有盛譽的帝王們的禱詞。最主要的《梵書》有《百道梵書》、《世界梵書》、《泰帝利耶梵書》、《二十六梵書》、《牛道梵書》、《他氏梵書》和《娑摩術梵書》等。在這些《梵書》的註疏里,例如《梵經簡述》,包含有許多神話故事,反映了後期吠陀時代的社會情況。《梵書》也是語言學上的重要文獻。
  《森林書》舊譯《阿蘭若書》或《阿蘭若迦》。是《梵書》的附錄,在語言、體裁、乃至內容上都與《梵書》相仿。相傳是供隱居在森林中的長者使用的婆羅門教經典。主要涉及婆羅門教神秘的祭祀儀禮和某些哲學論題,但它們側重討論各種儀式的喻義和各種吠陀本集原文中所包含的意義,而不注意研究儀禮中的具體而浩繁的細節。
  《奧義書》舊譯《優婆尼沙曇》,是《森林書》的組成部分之一,有些包括在《森林書》中,有些是《森林書》的補遺,也有些是獨立的著作。《奧義書》意為「神秘而玄奧的教理」或「秘密傳授的教理」。《奧義書》數量很大,是當時各種秘傳知識的集大成者。一般認為最早的《奧義書》產生在佛教出現之前。當時的重要者有《他氏奧義書》、《歌者奧義書》、《廣林奧義書》、《白騾奧義書》和《蛙氏奧義書》等13部。此外,還有較次要的《奧義書》數百部。《奧義書》含有若干唯心主義的哲學思索,意味著同以前的傳統觀念的決裂。這些思索主要在於強調最高宇宙精神「梵」為萬物之主宰和個人精神「我」與「梵」之溝通──「梵我如一」,古代印度唯心主義哲學各派系由此引出。
  上述 4種作品統稱為吠陀經,歸於天啟書類。另外尚有 6種吠陀分集,意為「吠陀的枝節」。它們是:式叉論、劫波論、毗耶羯羅那論、尼祿多論、闡陀論和豎底沙論。吠陀分集不包含在天啟書之內,但是作為輔助性論文與天啟書密切相關,因而被稱作傳承經,主要探討語音學、儀禮學、文法學、語源學、音韻學和天文學方面的內容。
  在吠陀時代,婆羅門教開始形成。婆羅門教以吠陀為經典。在吠陀經中反映了婆羅門教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
  吠陀經和吠陀分集對印度近現代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很多唯心主義哲學流派奉吠陀為「最高權威」,很多印度教徒認為現代科學和一切真理都源於吠陀。

世界上沒有"韋馱經"是陀羅尼:

唐密傳承的韋陀菩薩護世真言,在日本佛教東密方面,亦有極少數阿闍梨有傳授此陀羅尼。

修持此真言可得到韋陀菩薩的護佑,降伏內心魔外天魔及一切巫術邪法,與西密的韋陀菩薩降魔心咒功德相同,並駕齊驅。

誠心受持真言曰:Om Veda Tin Da Maha Tin Da Svaha [嗡 威搭 天搭 嘛哈 天搭 斯哇哈]
參考: 維基+台灣wiki
2017-02-04 1:51 pm
1. 吠陀:

用古梵文創作的宗教詩歌經典,其為婆羅門教、印度教崇拜和祭祀用的讚歌、祭詞、咒語。


http://www.chiculture.net/1802/html/c01/1802c01.html


公元前15、16世紀,雅利安人接受了印度河流域土著崇拜自然的的原始信仰,並結合早期雅利安人遊牧部落本身的宗教信仰,混合形成了吠陀教(Vedism)。吠陀教的特點是崇拜種種經神化的自然力量,以及崇拜祖先。

  公元前7世紀左右,吠陀教被加入了新內容,而發展成為婆羅門教(Brahmanism)。婆羅門教以《吠陀》為經典,信仰多神,但主要有三大神,即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他們分別代表宇宙的創造、保護和毀滅。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祭司)至上,並在種姓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起一整套繁瑣的玄學體系和祭祀儀式。




2. 只有韋馱菩薩,沒有韋馱經。


https://new500arhat.wordpress.com/2013/11/19/%E9%9F%8B%E9%A6%B1%E8%8F%A9%E8%96%A9/


韋馱天為佛教的守護神;又作私建陀天、建陀天,或作違馱天、違陀天。在中國佛教界占有特殊的地位。

韋馱天是僧團、寺院及齋供中最著名的護法神, 為南方增長天王所統率的八將之一,也是四天三十二將中以武勇著稱的首將。

《感通錄》中提及:韋馱天現天將軍身、守護伽藍。其誠護正法等故事傳出後,中國於建寺時必敬奉之為守護神,稱為韋馱菩薩。
2017-02-04 4:16 pm
  阿利安人侵居印度北部各地約一千年間,尚無文字,後來由西亞傳入亞拉米人的字母,將語言拚成為文字,如是始產生了梵文(Sanskrit)。梵文產生後,印度最早形成的一部著作就是吠陀經(Vedas),後來史學家就將印度的上古時代稱為吠陀時代(The Vedic Age)。吠陀經分為四集,內容頗為廣泛、複雜,其中較重要的有僧侶敬神時的禱詞、聖詩、聖歌等,也有療治傷風、蛇咬等疾病的咒語,甚至有風俗、民謠等的記載。梵文「吠陀」(Veda)一字原意為「知識」或「智慧」,古代印度人認為吠陀經,乃是先知先覺者經由神祇授意傳下來的,具有神聖而不能違背的約束力,吠陀經對印度人就像舊約全書對猶太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吠陀經結集以後,就有不少人對於吠陀經中的某些經文作較詳細的註釋,經文註釋漸多,後來就結集而成另一重要著作-奧義書(Upanishads)。在奧義書中所表現的,有如下幾種基本的哲學觀念:(一)相信婆羅摩(Brahma或譯為梵天王)神是宇宙的創造者,也是世界靈魂(Universal Soul);(二)個人靈魂乃由婆羅摩分出,一個人死後,靈魂可以投胎再生,這就所謂輪廻;(三)物質是一種虛幻,唯有靈魂或精神才是真實,精神與物質糾纏在一起,將使人不安、痛苦;(四)一個人最重要就是脫離輪迴的痛苦,與婆羅摩復合為一。奧義書又認為,一個人所想、所做、所為都是業(Karma),好行為產生好「業」,壞行為就產生壞「業」;有好業的人就向上輪迴,為將為相,反之則向下輪迴,為奴為畜生,這就是因果報應。假設一個人能毫無私心,善盡自己的責任,就可解除肉體的枷鎖,而使靈魂進入極樂的境界,這種境界就稱為「涅槃」(Nirvana)。一個人進入涅槃,就可與婆羅摩復合唯一。
  無論吠陀經或奧義書都與宗教有關。阿利安人相信的神祇很多,最初對天神婆羅娜(Varuna)、管雷雨之神印陀羅(Indra)等較為崇敬,但是後來對創造神婆羅摩、守護神「毗濕奴」(Vishnu)和破壞神「溼婆」(Shiva)最為崇敬,而這三神正象徵着宇宙間各種事物的生、住、滅三個階段。
  阿利安人佔居印度北部以後,除了產生上述宗教思想以外,同時也創立一種嚴格的「種姓制度」(Caste System)。原來阿利安人與達羅毗荼人在體型上有很大的差別,前者身軀較高,皮膚白皙,而後者身軀較矮,皮膚較黑,再加上阿利安人是征服者,而達羅毗荼人是被征服者,阿利安人因此就自視為優秀民族,卑視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等。阿利安人的統治者一則為了防止其族人與征服者間血統相混,二則又謀政治上統治方便起見,就將其族人分為如下的三個階級:第一階級為僧侶,稱為「婆羅門」(Brahmans);第二階級為國王武士等貴族,稱為「剎帝利」(Kshatriyas);第三階級為從事農、工、商等業的平民,稱為「吠舍」(Vaiyas)。這三個階級以職業作為劃分的標準,規定職業世襲,階級不能變動。此外又以種族膚色為標準,將當時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等列為第四階級,稱為「首陀羅」(Sudras),規定「首陀羅」只能做上述三個階級的奴隸,並且嚴禁「首陀羅」與阿利安人通婚。阿利安人與達羅毗荼人既然黑白不同,假設有兩族男女苟且出生的混血兒,就很容易被人辨認出來,而這種混血兒就被人稱為「休達」(Sudas),當作比牛馬還不如的賤民看待,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在「種姓制度」中佔居最高地位的「婆羅門」,雖然只是僧侶,但是他們除了主管宗教事務以外,還監督各地法律的施行、掌管文化教育、出任國王的顧問等,事實上掌握着廣泛的權力,前述宗教思想、種姓制度等都是「婆羅門」制訂出來的。阿利安人崇拜的神祇很多,敬神的祭典都由「婆羅門」主持,因此阿利安人相信的宗教就被人總稱為「婆羅門教」(Brahmanism)。
參考: 高亞偉,〈第二章、大河流域的文化〉,《世界通史(上)》,(台北縣:文太印刷,2006),頁38-40。


收錄日期: 2021-04-20 19:37: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204052333AA547Ci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