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要到了還是有很多搞不懂 問題如下:
1.台灣農業為何不能機械化?ex:規模小 機器貴之類的
2.WTO對台灣的影響 好&壞~
3.台灣農業為何成本高 ex:精緻農業
4.無米樂影片裡 農民為何要寫筆記?
請幫我解答(´・ω・`)?
回答 (1)
農業發展及其問題
近五十年來,臺灣農業發展隨著政策的改變演進,可分為四個階段:
1.重建時期(1945~1953年)
1948年,政府開始積極展開農業重建工作。此一時期的農業發展,以生產設施的重建及加強增產為主要目標,加強米糖的增產,以爭取外匯,農業生產在短期間內,不但恢復到戰前水準,而且超過日治時期的最高記錄。以米為例,1945年產量為六十三萬餘公噸,至1950年增加為一百四十二餘萬公噸,1953年度更增加為一百六十四餘萬公噸。至於蔗糖,1945年至1946年只有八萬餘公噸,到1952年至1953年增為九十餘萬公噸。農作物生產年成長率高達10.1%,土地生產力年成長率達9.2%,勞動生產力年增加率為6.3%,可見績效非常顯著。
2.成長時期(1954~1967年)
此一時期是臺灣農業快速成長時期。由於實施耕者有其田,大部分農民成為自耕農,提高農業生產意願,採用勞力密集的耕作方式,加以政府大力推行農業推廣教育,擴大生產設施,改善生產技術等,因此,各種作物產量不斷提高。尤其是果菜方面有顯著發展,在其他農產品增加率不到5%的情況下,水果的增產率高達14.5%。
1953年開始,政府連續實施四期的四年經濟建設計畫,以促進臺灣工業化為目標。當時是以出口農產品所賺的外匯進口工業原料而在國內生產,並以內銷為主,即所謂以進口替代的方式發展工業。工業產品外銷的出口擴張政策非常成功。1963年,工業生產毛額超過農業生產。
就整體經濟觀之,農業的發展十分顯著。但是從個別農家經濟觀之,農業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換言之,農業經濟不但改善有限,農民所得與非農民所得之差距,反而有逐漸擴大的趨勢,以致引起後一時期農業的衰退。
3.衰退時期(1968~1980年)
此一時期為臺灣農業的衰退時期,亦即是農工發展不平衡時期。農業生產總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從1968年的19%,到1980年降為7.7%。而同一時期,工業的生產總值則由34.4%提高為45.7%。可見此一時期是臺灣由半農半工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時期。由於非農業部門的快速發展,農業部門急遽衰退,農業的經營從專業轉變為兼業生產,甚至成為副業的生產。這種現象有人稱之為「週末農業」。政府的農業政策乃由原來「增加生產」為主,改為「提高農民效益」為主的政策。
1968年起,大量的農業勞動力外流,農業工資和農村資材價格急遽上漲。為了解決勞動力缺乏及工資高漲的問題,於是大力推行農業機械化,以機械代替人力,試圖提高農民所得。可是,由於小麥、大麥、大豆、玉米、高粱等農產品大量進口,形成國產農產品的價格低落,農民無利可圖,於是開始怠工,耕作趨向粗放,放棄間作或複作的機會,甚至廢耕。
此一期間,政府針對困難提出各項對策,例如1972年宣布「加速農村建設九大重要措施」,1973年設置「糧食平準基金實施保證價格計畫收購稻穀辦法」,1975年頒行「農業發展條例施行細則」,1978年推行「提高農民所得加強農村建設方案」、設置「農業機械化基金促進農業全面機械化計畫」等均屬之,可惜都未能徹底執行,以致農業發展的困境無法紓解,導致農民與非農民所得差距不斷擴大。
4.變革時期(1981~1990年)
此一時期由於國外農產品的大量傾銷,農業貿易逆差急速增加,農業生產持續衰退,農業發展遭受嚴重打擊,農村社會經濟面臨崩潰的危機,引發全體農民自力救濟運動,農民不斷地走上街頭,遊行示威進行抗議,要求政府解決農民的困境,例如自1987年12月開始,在臺灣各地相繼成立「農民權益促進會」及「漁民權益促進會」,進行一連串的農民遊行示威抗議運動,最後演變成1988年「五二○」臺北街頭喋血的嚴重警民衝突事件。迫使政府推行多項補救措施,例如1982年的「加強基層建設提高農民所得方案」、「培育八萬農業大軍」、「發展精緻農業」等即是。然而,因為執行不力,效果不彰。在國際農產貿易自由化的衝擊下,大量的外國農產品,尤其是美國的大宗穀物及水果大量傾銷,並限制臺灣稻米的外銷市場。政府自1984年開始實施「稻田轉作」的措施,甚至鼓勵休耕。近年來又因面臨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的困境,以致再一次犧牲農業,以照顧整體經濟利益,甚至政治利益。
1990年代將是「脫胎換骨」的年代,我國將由「高所得的社會」走向「高品質的社會」。農業建設隨著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的實施,必須遂漸脫胎換骨,加速升級,轉變為高品質、高效率與精緻化、企業化的產業,以迎接二十一世紀農業新境界的來臨。
現階段農業建設在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及功利化,以及經濟國際化、自由化的多重衝擊下,農業內部衍生出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1)農業勞動力問題,即是農村年輕勞動人口外移,加速農村勞動力的老化或女性化。
(2)農地利用問題,就現在的農業產銷環境而言,可能需要另一套農地利用政策,應准許業者建設必要的建築,以促進休閒農漁業的發展。
(3)產銷問題,臺灣農業生產成本過高,影響農民所得,加上欠缺一元化產銷制度,利益被中間商人剝削,導致農民所得偏低。
(4)經營主體問題,政府編列八十多萬人的農保預算,結果實際的人數卻高達一百六十萬人以上,自耕農的人數更是農戶數的三倍,若真正的農民人數能夠掌握,則農民的所得將可大幅提高。
(5)農民所得與福利問題,長期以來,統治者對於農業都只重視技術性的增產,來剝奪臺灣的農業資源和利益,農民缺乏自主性的地位,被當作是農業生產的工具。
參考: 黃秀政、吳文星、張勝彥,〈第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文教與社會〉,《臺灣史》,(台北:五南,2010),頁292-295。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00: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70114022347AAklfEO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