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後,台灣地區工業發展迅速,工業結構與分布也出現了顯著變化。試論述其對台灣社會文化發展的影響。?

2016-12-30 10:57 pm

回答 (1)

2016-12-31 4:28 pm
  從落後國家到先進國家的經濟起飛與成長,主力有三:政府把握了正確的基本發展策略,工業界人士掌握住有利的投資機會,勤奮的勞工投入生產行列,而政府的角色無疑是最重要的。大致而言,政府自民國38年遷臺以後,採取穩定經濟的政策有四:(一)穩定幣值,制止通貨膨脹,發行新臺幣,管制外匯。(二)工農平衡發展,以農業培育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三)從輕工業之建立入手以推進工業化,按農產加工業、輕工業與重工業的發展程序逐漸進行。(四)以國際貿易為發展導向。茲分項說明之:
  (一)抑制通貨膨脹。第二次大戰以後,臺灣物價連年暴漲,從34年到38年6月,平均每月上漲22%,每年上漲10倍。37年10月以後平均每月上漲53%,臺灣省政府靠加印鈔票維持。為抑制通貨膨脹,陳誠擔任省主席後,決定實行幣制改革,對中央政府已將其所屬的公營企業移交給省政府,以實物和黃金償還拖欠臺灣銀行的款項,並撥給臺灣銀行80萬兩黃金為幣制改革基金,借予1000萬美元作為對外貿易基金,省政府並制定了「黃金儲蓄存款辦法」,規定人民可以新臺幣兑換一定數量的黃金,使新臺幣在人民心中有信譽。次年,政府為減少貨幣對市場的壓力,控制物價,採取「優利定期存款」辦法,在調高利率的吸引下,銀行存款大增。流通貨幣減少,消除了直接刺激物價上漲的因素,銀行把貨幣貸放到經濟建設單位,以利發展生產。其次,米價上漲,帶動其他物價,政府乃採取措施,透過田賦征實物,以稻穀換肥料、隨賦收購,以及支配美援剩餘農產品等辦法,使物價保持穩定。據統計,物價上漲率38年降為3400%,39年降為306%,40年再降為66%,而自41年後,下降為平均每年8.8%,至50年降至3%。
  在平衡收支方面,不外開源節流,開源則為改革稅制、整頓稅收為主。40年,公布「臺灣省內中央與地方各項稅捐統一稽徵條例」,減化稅目。並開辦財稅人員訓練班,吸收大專院校畢業生充實稅務部門,提高稅務人員的素質。此外,並實行統一發票,按票繳稅,禁止無定時定額的攤派……。節流方面,則實行「軍公教免費供給制」,對軍公教人員及其眷屬的民生必需品實行配給,儘可能替他們節省生活上的開支。同時,又裁撤不必要的機構、裁減冗員等。
  (二)農業之發展。臺灣在日人統治期間,農業基礎已經冠倫大陸各地,政府遷臺後,除了上述之土地改革外,農復會在美國的大力協助下,進行了1.品種改良,2.施肥數量的增加及其方法的改善,3.栽培技術的改進,4.新式農藥與殺草劑的使用,5.輪作制度與間作制度的推行,6.灌溉系統的改進與輪灌制度的實施,小規模農業機具的使用。其中政府對化肥的發展,特別重視與著力投資,值得注意。進入1970年代以後,農業產值逐漸降低,農業出現危機,政府採取許多補助措施,如最低收購價格政策等,後又推出第二次土地改革,實施土地重劃,鼓勵轉業,提高生產率等。
  (三)促進工業之發展。政府的政策是先發展輕工業,亦即民生工業,土地改革的結果,許多輕工業交給原來的地主,成為民營,政府就確定公營事業的重點為化肥工業與製糖工業,前者為農業生產所必需,後者則為當時臺灣的主要出口品,即換取外匯的重要來源。民營方面,政府先扶植的重點是紡織業,採行的辦法是「代紡代織」,即政府對紗廠供給原棉,收回原紗,支付相當高的工繳費。對布廠則供給棉紗,收回棉布,亦支付相當高的工繳費,使業主有高的利潤,擴展經營規模,成為另一個爭取外匯的大資源。對一些新興的工業而商界不願嘗試者,政府乃負起發起策畫與推動的工作,待一切安排就緒後,再從民間物色人才承辦,由政府在資金、外匯、市場、技術等方面給予協助,以促其成。今日臺灣許多工業即由此興辦起來,其中最有名的例證就是臺灣塑膠公司。
  面對1970年代的能源危機,國民政府在工業方面的政策是調整工業經濟結構,從以輕工業為主逐步過渡到以重工業為主,從勞動密集型工業逐步過渡到技術密集型,以減少對外依賴度,增強應變能力,換言之,即以科技水平的提高及其他措施使工業升級,此即「十大建設」及「十二項建設」。
  (四)國際貿易導向。可分三方面簡述之:
  1.進口代替(民國41年至49年):國家貿易導向政策之推行,大致的程序是:先經過一個初級工業產品進口代替階段,如原需進口的某零件或中級產品,自己以更新公告設施及生產設備生產之。其結果,41年至47年間,消費財進口占總進口的比例,持續地由19.9%降至6.4%。此進口替代的成功,不僅可以創造國內的就業機會,增加生產,又可減少當時極為匱乏的外匯支出。同時,更由於紡織、食品加工、塑膠、鞋類及木材製造品等進口替代產業的發展成功,使得工業產品佔出口的比重,由民國41年的8.1%,提高為49年32.3%。此種以勞動密集的工業產品(如成衣)輸出來代替原本出口的農產品,這就是所謂第一期的出口代替或出口擴張的階段。
  政府在第一期進口代替階段,採取了(1)進口管制、(2)保護關稅、(3)外匯管制,旨在一方面節省外匯,一方面保護本國的幼稚工業,實行之後即節省了大筆的外匯支出,裨助經濟的穩定;增加就業的機會,提高國民生產之數量,且使國民所得之分配趨於平均;培植企業家、工程師、管理專家等,為創備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2.出口擴張(民國50年至62年):早在民國47年,政府鑒於進口代替在推行至相當程度後,國內市場需要日趨飽和,乃嘗試扶植企業界走向,兼採進口代替、出口擴張的混合政策,其鼓勵之措施為:(1)簡化匯率與臺幣貶值,即將進出口不同的匯率簡化為一種,又將44年以24.78元兑換美金1元的比率貶為1美元兑換臺幣40元,以增加本國貨品的對外競爭能力,奠定日後出口快速擴張的基礎。(2)放寬進口限制,增加出口便利。(3)外銷低利貸款,鼓勵出口。(4)出口退稅,將國內廠商原於進口原料時所付之稅,在製成產品外銷時全部退回,使他們能與國外廠商得到同等待遇,以利競爭。(5)設立加工出口區,此為模仿一般自由貿易區或自由港的作法。政府於55年在高雄附近畫出一地區,建立各種生產所需的設施,專供外人前來投資設廠。外人可自行輸入原料與器材,利用當地勞工從事生產,其產品則全部輸出,不得在國內行銷,外國廠商可免除關稅等負擔,也可不受行政繁瑣手續的約束,所以吸引大批外人與華僑前來參加,此後又有2個加工出口區的興建。此時適美、日揚棄輕工業步入高級技術工業的轉型期,政府此策正讓臺灣的企業家接收美、日的生產技術及附帶的企業管理,臺灣的經濟自此快速成長,讓國際貿易充分發揮了「經濟成長之引擎」的功能,使世界上多一個「經濟奇蹟」。
  3.第二階段進口替代:(1)民國62年10月,中東戰爭爆發,引起全球石油危機,石油價格暴漲,導致世界經濟處於停滯膨脹的狀態,各先進工業國家,為了彌補其大量石油進口而產生的國際收支逆差,遂採取限制國際貿易的措施,這也使得臺灣的勞力密集產品出口遭受極大不利的影響。(2)在此情況下,臺灣為了提升經濟發展的程度,加強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增加出口產品的附加價值,減輕對外貿易依賴的程度,提高經濟自主性,繼續創造就業機會,工業發展的方向因而遂漸由勞力密集產品出口擴張的生產,轉移到原本進口的中間生產投入零組件、基本原料、資本財及耐久財(如電腦與機械),稱為第二階段的進口替代,以別於民國41年至49年的非耐久消費財進口替代。換言之,製造資本與技術密集的高級產品輸出,代替以勞力密集所製造的初級產品。民國69年新竹科學園區的建立,正是臺灣以技術與資本密集取代勞力密集的象徵指標,也是蔣經國發動「十項建設」、「十二項建設」強迫臺灣工業升級,留給臺灣的遺產。
  由於經濟的快速持續成長,過去40年間,實質國民生產毛額增加11.56倍,平均每年成長率高達8.5%,是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依71年幣值計算,平均每人生產毛額,從民國42年的新臺幣18574元,增到79年的213888元(折合7954美元),成為開發中國家少數高所得的國家之一。國民平均所得40年時每人只有1407元臺幣,68年已達61986元,增加了44倍,71年則高達91616元,至79年已超過19.5萬元(折合7200美元),84年則達1.4萬美元之譜,外匯存底高達750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81年8月為866億美元, 居世界第二位;次年達900億美元,至89年則在1000億元左右。對外貿易,根據海關的統計,79年的貿易總值超過1219億美元,在自由世界排名第15位;72年,由於對美出口快速增加,更取代沙烏地阿拉伯成為美國第六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僅次於加拿大、日本、墨西哥、英國及西德等國與美國的貿易。
  人民的生活水準提高至亞洲第4位,僅次於日本、新加坡及香港。81年則居亞洲第3位,僅次於日本、新加坡。這一成就,不但被外籍人士稱讚是「經濟發展的奇蹟」,可作其他開發中國家的楷模,即大陸中共政權也不能不承認事實。
參考: 王綱領,〈第十八章、臺灣基地的建設〉,《中國近現代史》,(台北:華岡出版部,2007),頁163-169。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02: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230145739AAZl5UX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