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4、5年間袁世凱的帝制運動違反當時的政治潮流,而無法成功,其原因何在? 五四時期胡適與陳獨秀等知識份子推動文學改良,當時的時代背景為何? 民國11、12年間,孫中山先生為何決定採取「聯俄容共」的政策?試就當時的革命情勢分析之。 求解答 謝謝?
回答 (1)
我願意回答第2題。
_
文學革命,溫和的倡導,始於胡適;大力鼓吹,則始於陳獨秀。胡適在留學期間,甚受美國當時流行的短字簡句運動的影響。民國4年夏,他在康乃耳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與趙元任等人成立「文學科學研究部」,研究「吾國文字能否採用字母」及「如何可使吾國文言易於教授」等問題,認為文言是半死的文字,白話是活文字,教授文言除注重講解古書及字源學以外,要講求文法和標點符號。當時與他討論中國文學問題的,尚有梅光迪、任鴻雋、吳宓、唐鉞、胡先驌等人,其後,他們不斷通訊,一致同意以白話代替文言,但對於胡的「作詩如作文」則不同意,提出論難,梅光迪受哈佛大學人文主義學者白璧德(Irving Babbitt)的影響,反對胡適進化論式的觀念,反對新即代表善,認為白話文、文言文各有所長,應可併存;吳宓認為文章成於模仿,能將前人著作摹仿神似,始能別出心裁;胡先驌則認為白話文不能代替文言文,語文不應合一,詩不能盡用白話,若言今人不懂古文,後人亦將不解今人之書。此等意見,雖言之有理,但只提供「白話文派」的反省與參考,反而促進了新文學運動者的努力與團結。由於「白話文派」人多勢眾,氣勢如虹,上取得教育部的承認與肯定,下獲廣大學生和青年的擁護支持,儘管嗣後仍有某些官方文告、政論,以及某些人士仍用文言,但畢竟已屬少部份現象。往覆辯論中,胡適於民國6年1月在《新青年》刊出〈文學改良芻議〉,提出8項主張:須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用典故,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胡適所言只限於文學形式的改良,陳獨秀則進而主張文學內容的革命,使與思想解放融為一體。胡的〈文學改良芻議〉發表的次月,陳發表〈文學革命論〉,指出中國近年經過3次革命(辛亥革命與兩次討袁),均為單純的政治革命,未能滌淨舊污,以致社會不生變化,黑暗如故。必須高張「文學革命軍」大旗,以三大主義相號召:一曰「推倒雕琢的、阿腴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二曰「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三曰「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由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並劍及履及,於民國7年率先摒棄文言,全部改用白話文,使用標點符號。民國9年,政府命將國民學校國文教科書逐步作廢,改用國語,接受了文學革命的形式,同時,文學革命的內容亦逐漸展開。
文學革命的大旗一經高揭,北大教授錢玄同、劉半農(復)、魯迅(周樹人)等,隨即同表贊同。北大學生羅家倫、傅斯年、毛子水等人,則起而組織「新潮社」,刊行《新潮》月刊,步《新青年》之後,成為公開主張文學革命的第二種刊物,他們並以犀利的文筆與思想批判舊傳統,提倡民主與科學,給予文學革命帶來了政治與社會變革的意義。
參考: 王綱領,〈第十三章、新文化運動〉,《中國近現代史》,(台北:華岡出版部,2007),頁95-96。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02: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228081019AALCFXa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