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洋務運動的各式事業都有其嚴重缺點。例如,軍事工業的生產過程中,機器、原料均來自外國,且員司冗濫,用料虛耗,購價浮開,種種積弊不一而足。某些民用企業後來甚至成為官僚抱持以飽私囊的企業,呈顯「公私混亂,挪欠自如」種種的弊端。同文館招生亦引發極端守舊派人士(如大學士倭仁)的抨擊,留學生亦在守舊派人士指他們接受西式教育後將成為「不復卑恭之大清順民矣」的指責聲中紛紛撤回。是以各式事業的開辦與發展,最後是所得有限。而製器、練兵之實效,亦在甲午之役受到嚴厲的考驗,宣告破產。
2.
朝鮮農民叛亂引發中日戰爭
西元一八九四年,朝鮮南部全羅道發生抗議腐敗官員的農民叛亂(甲午農民戰爭、也稱東學黨之亂),李朝要求清朝出兵援救。見到清朝應允出兵的日本,也立刻派出更多的軍隊。結果,李朝與叛亂的一方締結合約,日本提案與清朝共同改革李朝內政,但遭到拒絕,日本於是出兵突擊清朝,引發了中日甲午戰爭。
睡獅悲慘的失敗
因為日本判斷不得不開戰,以海、陸軍奇襲清軍,引發了中日甲午戰爭。在陸上的平壤之戰,日本軍大破清軍,於西元一八九五年之前,占領了遼東半島上的旅順、大連,與山東半島上的軍港威海衛(北洋艦隊的基地)。在海上,長達五小時的黃海之戰,日本的高速艦擊毀北洋艦隊已經老朽的巨型軍艦,清軍的北洋艦隊喪失了五艘的軍艦。期間還發生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號的主砲,在開砲的瞬間,艦橋崩落,提督丁汝昌受傷,無法再指揮戰鬥的事件。最後固守在威海衛的北洋艦隊受到來自海、陸的攻擊而全部被消滅。在這樣的狀況下,當日軍顯示出要入侵天津、北京時,清朝忍受不了於是答應議和。
使東亞劇變的馬關條約
西元一八九五年,中日兩國簽訂了馬關條約。其主要的內容是:承認朝鮮獨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群島給日本、支付相當於清朝國庫二‧五年分收入的二億兩賠償金給日本、開放重慶等五個港口、承認日本在開港港口的工廠設置權等。
這個條約結果不但使清朝喪失最後的屬國朝鮮,還放棄了台灣、遼東半島等固有領土。以清朝帝國為中心的中華秩序,被早一步引進歐洲制度的日本破壞了。
3.
需要像日本一樣的政治改革
中日甲午戰爭失敗而導致中華秩序瓦解這件事,帶給年輕官僚極大的打擊。當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時,主張模仿日本明治維新,圖謀富國強兵的康有為,呼籲當時一千二百位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們拒絕承認該條約,並提出要求政治改革的請願書(公車上書),要求維護中華帝國的顏面。成為體制面政治改革運動領導者的康有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書,強調孔子是根據古代聖人學說而實現政治改革的改革者,此此做為自己革新政治之正統性的根據。
百日維新
西元一八九八年,年輕的光緒皇帝接受康有為挽救中華帝國危機的建言,在同年的六月一日提出「明定國是詔」,開始政治改革(變法)。光緒皇帝拔擢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從事科舉的改革、建立近代學校、建立新式陸軍、振興工商業和農業,但因為官僚階級的抵抗,而無法呈現效果。
害怕改革會損及自己既得利益的頑固守舊派,以西太后(慈禧太后)為中心,企圖反撲。西太后任命自己的心腹部下榮祿為軍機大臣,加強鎮壓的準備。對此深感危機的譚嗣同,便請求被視為是改革派的新建陸軍(中日甲午戰爭後模仿德國所編制建立的陸軍)領導者袁世凱出兵。
但是,袁世凱卻將這個情報洩漏給榮祿。九月二十一日,西太后幽禁光緒皇帝,刑處六名變法的指導者(戊戌政變),使百餘日的改革自此失敗(百日維新),康有為和梁啟超亡命日本。
參考: 薛化元,《中國現代史》,頁31。宮崎正勝著,葉琬奇譯,《圖解東亞史》,頁234、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