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時,臺灣在國際海權時代的角色宣告結束的原因為何? (A) 鄭經失去了金門、廈門,無力繼續進行走私 (B) 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台灣不再捲入國際戰爭 (C) 鄭成功將荷蘭人逐出台灣,帶來漢人的農業文明 (D) 鄭氏政權與清朝的戰爭,於澎湖海戰失利,鄭克塽投降清朝。?

2016-12-01 10:14 am

回答 (2)

2016-12-02 1:52 am
(C) 鄭成功將荷蘭人逐出台灣,帶來漢人的農業文明


國際海權時代主導的就是歐洲人耶,當荷蘭人退出台灣之後,東印度公司就被迫轉到南洋的印尼耶。


而漢人的農業文明 ,自給自足,於當時而言並不需要海外質易耶。
2016-12-01 10:51 am
答案(D)

(一) 鄭氏經濟困難
  鄭氏政權的敗亡,除政爭之外,經濟困難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早在1674年三藩反清,鄭經率師西征之初,鄭氏曾大舉徵調屯丁及原住民
至廈門,導致臺灣農業勞動力不足,從而影響糧食的生產。而鄭軍在閩,連年征戰,後勤補給在在均由臺灣轉運提供,更顯得捉襟見肘,難以為繼。
  其間,由於清廷再度厲行禁海遷界之令,以封鎖臺灣,致使臺灣軍用、民生均極困難,軍民衣食時有斷絕之虞。1681年至1683年間,安平附近發生旱災,五穀歉收,米價騰貴,民不堪命,甚至有餓死者。1683年5月,鄭氏軍隊因缺乏糧食與餉銀而發生騷動,軍心不穩。當時臺灣因米糧缺乏,軍民怨聲載道,米價極昂,幾至無米可買,多以蕃薯果腹。
  由於戰事頻繁,鄭氏政權支出龐大,百姓賦稅負擔極為沈重,苛捐雜稅亦多。賦稅方面,其稻栗之官佃田園賦稅,沿襲荷據時期之王田制度,幾近剝削,為清領時期賦稅之數倍有餘。至於苛捐雜稅,舉凡人丁、社餉(各社贌餉)、鹽埕、罟網、牛磨、蔗車、載鹽出港、僧道、載貨入港、街市店厝、港口渡船,以及澎湖人丁、園地、船網等,均須納稅。其項目或為當時臺灣之特殊情況,如各社贌餉;或為當時內地所無,如牛磨稅、街市店厝的房屋稅等,可見其稅負沉重之一斑。
  由於經濟困難,財政不佳,鄭氏政權的存續,因而受到嚴酷的考驗。
參考: 黃秀政、吳文星、張勝彥,〈第五章、清嶺時代前期〉,《臺灣史》,(台北:五南圖書,2010),頁72-73。


收錄日期: 2021-04-20 17:45: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201021450AAApSIw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