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太平道.五斗米道. 他們的關係為何??

2016-11-27 8:43 am

回答 (3)

2016-11-28 4:58 am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4/24z/24z06/24z0628.htm



道教

道教起源於西漢黃老道,正式產生於東漢。道教為中國漢族本土的宗教。由古代巫術及黃老思想等混合而成,它神話化了老子「道」的學說,奉老子為教主,認為得「道」可以成仙長生不死,故稱道教。道教起源於西漢的黃老道,正式產生於東漢。東漢末年四川有張道陵的五斗米道,即天師道,張道陵自稱為「天師」;有張角的太平道,曾組織過黃巾起事。黃巾起事失敗後,太平道逐漸湮沒無聞。而五斗米道在東漢以後仍繼續發展,並以天師道著稱,成為後世道教的正統和主流。



五斗米道

道教派別之一,又稱天師道。順帝時張陵(後稱張道陵)創立於蜀郡鵠鳴山,入道者每人需繳納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陵死後,子衡、孫魯相繼為教主。益州牧劉焉,以魯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擊漢中太守蘇固。魯殺張修,遂自號「君師」,雄據巴漢近三十年。教內組織嚴密,初入道者稱「鬼卒」;受道已信者稱「祭酒」,「鬼卒」由「祭酒」統率。部眾多者稱「治頭大祭酒」。信徒必須絕對服從教主。諸「祭酒」在道旁設「義舍」,內置「義米肉」,以供行人取食。



太平道

東漢晚期道教的一派,靈帝熹平年間鉅鹿人張角創立。他與弟張寶、張梁同在河北一帶傳道。道徒手執九節杖畫符頌咒,以治病為名,組織道眾。十餘年間,青、徐、幽、冀、荊、陽、兗、豫八州信徒發展至數十萬人。張角分信徒為三十六方(部),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有統帥帶領。華北各地流民和農民,紛紛參加。張角乃於甲子歲(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發動起事。張角自號「黃天」,其徒眾頭裹黃巾,號「黃巾軍」。黃巾起事失敗後,太平道亦逐漸湮沒無聞。
2016-11-27 8:56 pm
  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鴉片,封建統治者都喜歡利用宗教作為統治人民的精神武器。但是在特定條件下,被統治者同樣可以利用宗教作為反抗封建統治者的武器。封建社會早期的道教(如東漢末黃巾軍利用太平道)、中期的佛教(如元末紅巾軍利用彌勒佛教)、晚期的基督教(如清後期太平天國利用拜上帝教),都曾起過這種作用。因為各種宗教的教義,大都有懲惡揚善、人不論貴賤貧富在天國或陰曹地府一律平等的觀念,容易被生活在最底層的貧苦群眾所接受,並能用來作為反對封建統治者的精神武器。東漢末年的黃巾軍起義,是被壓迫群眾以宗教形式組織大規模式裝起義的第一次嘗試。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源自古代巫術和秦漢時的神仙方術,形成於東漢時期。東漢初,楚王劉英酷愛黃(黃帝)老(老子)之學,把這種源起於戰國、盛行於西漢的政治、哲學學說披上宗教神秘外衣,建立祠廟齋戒祭祀。這種祭祀形式後來傳入民間,人稱黃老道。不久,黃老道就發展成為道教的兩大流派,天師道(又名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天師道創始人為張陵(三四-一五六),一名張道陵,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原是儒生,進過太學,通曉《五經》,東漢明帝時曾任巴郡江州(今四川重慶)令。順帝時到鵠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修道,自稱「太清玄元」,著道書24篇,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創建道教。他以符水咒法治病招致信徒,入道者需出五斗米,故又稱五斗米教。他建立24治(治,指五斗米的傳道點),置祭酒治理道民。張陵死後,其子張衡、孫張魯傳奉其道。一九一年張魯任益州牧劉焉的督義司馬,率道徒攻占漢中地區,建立政教合一的割據政權,自稱師君,由道教中的祭酒管理地方政治。在管轄地區設義舍,置義米義肉,任憑過路的人量腹取食。民犯法,原宥3次才用刑。張魯統治漢中二○餘年,當地百姓生活比較安定。二一五年曹操兵臨漢中,張魯被迫投降,但五斗米教繼續流傳。傳說張魯之子張盛移居江西龍虎山,尊奉其祖張陵為「正一天師」,因此道教又稱天師道。
  道教另一重要派別為太平道,因其所奉經典是《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而得名。其創始人是張角(?-一八四),巨鹿(今河北平鄉縣西南)人。相傳這部《太平經》源自西漢成帝時甘忠可作12卷《天官歷侖元太平經》,後失傳;至東漢時于吉(一作干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一百七十卷」,世稱《太平清領書》,由其弟子宮崇、襄楷分別獻給順帝和桓帝,桓帝非常賞識,也信奉了黃老道,在宮中立祠廟祭祀老子。這部書的內容「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即通過當時盛行的圖讖迷信,用陰陽之說來解釋治國之道,還採納剛傳入中原的佛教義理加以緣飾。東漢後期曾爆發多次農民暴動,不少暴動農民曾利用這種教義作為反抗東漢王朝的口號。到靈帝時,張角就自稱信奉黃老道的大賢良師,在冀州傳道,號稱太平道。他同張陵一樣,也是通過符水咒法治病來畜養弟子,廣招信徒。後來還派弟子8人使於西方,以《太平經》教義教化天下。這些弟子都稱賢良師,手持代表宗教權威的九節杖,一邊治病,一邊傳道以組織群眾。當時宦官把持朝政,賣官鬻爵,政治腐敗。加上連年天災,而官府的橫徵暴斂有增無減,使農村經濟瀕於破產,農民大量逃亡,有的被迫鋌而走險,遍地是「春饑草竊之寇」、「窮厄寒凍之寇」。他們紛紛加入太平道,一○年間,信徒達數10萬之眾。張角將分布在靑、徐、幽、冀、荊、揚、兗、豫8州的太平道徒,按照道教神仙居天界有36童、中有36宮的說法,部署為36方,其中大方約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首領,由他統一指揮。為了組織這次大起義,張角聯絡京師的宦官作為內應,並親赴洛陽了解朝政;同時還利用當時盛行的圖讖,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讖語。蒼是黑色,代表水,黃色代表土,土能克水,從而以陰陽五行之說證明了東漢王朝的即將崩潰,能使人民太平生活的新王朝將取而代之。讖語還暗含起義日期是甲子年(中平元年,八四)、甲子日(農曆三月初五)。東漢開國君主劉秀曾編造圖讖以騙取民心而得天下,而起義農民以同樣方式,用圖讖宣告這個王朝的敗亡。
  中平元年二月,張角因叛徒告密而被迫提前起義,自封天公將軍,其弟張寶、張梁為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在7州28郡同時發動起義。因起義農民頭纏黃巾,故稱黃巾軍。參加起義群眾達百萬之眾,遍布整個中原地區,勢如狂濤,席捲神州大地。但因自東漢中後期以來形成的地方豪族地主割據勢力,當時已迅速壯大,他們擁有強大的地方武裝力量,與官府聯合起來殘酷鎮壓黃巾起義。而起義軍領袖尚缺少軍事指揮才能,加上起義不久張角就因病去世,張寶、張梁也相繼陣亡。黃巾軍缺少核心指揮人員,只能分散作戰。盡管英勇奮戰五年之久,最後以失敗告終。在黃巾軍的打擊下,東漢王朝也從此土崩瓦解,名存實亡。不久被曹魏所替代。
  黃巾起義後,太平道遭到封建統治者的嚴厲禁止,從此道教就以天師道為主流,逐漸轉移到南方,以江西龍虎山為據點進行傳播。到東晉建武元年(三一七),葛洪撰《抱朴子內篇》,系統整理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理論,並加以闡述,豐富了道教教義的內容。東晉末年,孫恩、盧循也曾利用天師道組織農民起義。北方地區則由北魏時嵩山道士寇謙之取代佛教宗教儀式,製訂樂章誦誡新法,重建北天師道,傳播道教。
參考: 沈重,〈六六、道教在黃巾起義中起了怎樣的作用?〉,《中國歷史三百題》,(台北:建宏出版社,2002),頁220-223。
2016-11-27 9:40 am
太平道與五斗米道同為東漢晚期道教的兩大宗派,但彼此各有異同。大概來說,太平道一名出於東漢中葉之太平經,五斗米道則由受道者出米五斗而得名。太平道之領袖有張角、張寶、張梁兄弟三人;五斗米道之領袖有張陵、張衡及張魯祖孫三人。太平道發展於東,方,其活動區域以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即今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湖北)為主,而五斗米道則發展於漢中及巴蜀一帶。
--------------------------------------------------------------------------------------------
至於二者所據之經書,太平道以琅琊人于吉所得神書百卷,稱為太平青領書(即太平經)為主;五斗米道則因張陵自稱受老子秘籙而著成道論二十四卷,而以老子五千言為主。太平青領書乃混合神仙方士、陰陽五行、民間巫術等文獻而成;而道論則依據巴蜀地區少數的宗教信仰,以及融合神仙、法術、陰陽五行之說,參以易理而成。
傳教方式方面,兩者都借為人治病來傳教,且同以符水咒語為人治病。於治病時,太平道「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而五斗米道遇民有病,便使病者飲符水,或將病者姓名,作三通,揭其中一份於山上,埋其中一份於地下,又沉其中一份於水中,稱為三官手書,祈禱於三官(即天帝、地祗和水神),病癒之後,病者須出米五斗為酬。至其病不癒,則二者皆稱病者信道未深。 於傳教時,五斗米道由祭酒負責,並於各地設置免費旅舍及米肉,任由旅客自由取之,但不能過多,否則會忽染疾病。至於太平道方面,並無記載。同時,五斗米道信徒須念老子道德經,並以劍、印及都功籙為其傳教法寶。又依月令,每春夏禁殺生釀酒,太平道亦無此規例,可見五斗米道較太平道為嚴密。 太平道傳教以符水禁咒為主。五斗米道之傳教方法除以符水咒語外,並以金丹、扶乩、捉鬼、治邪等手段吸收徒眾。


收錄日期: 2021-04-20 17:45: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127004350AAOtksW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