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4/24z/24z06/24z0628.htm
道教
道教起源於西漢黃老道,正式產生於東漢。道教為中國漢族本土的宗教。由古代巫術及黃老思想等混合而成,它神話化了老子「道」的學說,奉老子為教主,認為得「道」可以成仙長生不死,故稱道教。道教起源於西漢的黃老道,正式產生於東漢。東漢末年四川有張道陵的五斗米道,即天師道,張道陵自稱為「天師」;有張角的太平道,曾組織過黃巾起事。黃巾起事失敗後,太平道逐漸湮沒無聞。而五斗米道在東漢以後仍繼續發展,並以天師道著稱,成為後世道教的正統和主流。
五斗米道
道教派別之一,又稱天師道。順帝時張陵(後稱張道陵)創立於蜀郡鵠鳴山,入道者每人需繳納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陵死後,子衡、孫魯相繼為教主。益州牧劉焉,以魯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擊漢中太守蘇固。魯殺張修,遂自號「君師」,雄據巴漢近三十年。教內組織嚴密,初入道者稱「鬼卒」;受道已信者稱「祭酒」,「鬼卒」由「祭酒」統率。部眾多者稱「治頭大祭酒」。信徒必須絕對服從教主。諸「祭酒」在道旁設「義舍」,內置「義米肉」,以供行人取食。
太平道
東漢晚期道教的一派,靈帝熹平年間鉅鹿人張角創立。他與弟張寶、張梁同在河北一帶傳道。道徒手執九節杖畫符頌咒,以治病為名,組織道眾。十餘年間,青、徐、幽、冀、荊、陽、兗、豫八州信徒發展至數十萬人。張角分信徒為三十六方(部),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有統帥帶領。華北各地流民和農民,紛紛參加。張角乃於甲子歲(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發動起事。張角自號「黃天」,其徒眾頭裹黃巾,號「黃巾軍」。黃巾起事失敗後,太平道亦逐漸湮沒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