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造渠的先後順序?

2016-11-27 6:33 am

回答 (2)

2016-11-27 3:26 pm
不就是擴闊河道,修直河灣道,挖掘深度。
最後引河水灌溉田園等等。
2016-11-27 11:00 am
  隋帝國因奠都於西北,故在經濟上有一根本困難,即江南之經濟重心與關中之政治重心的聯絡問題,亦即中國南北間的交通問題。文帝為解決此一困難,曾開鑿廣通渠,聯絡關中與洛陽間的交通。煬帝即位後,乃大開運河。其所開鑿的運河共有四條:
1.通濟渠:自洛陽引洛水入河,復引河水入汴,汴水入泗,以溝通黃河淮河間的交通。
2.邗溝:疏濬春秋吳國所開邗溝的故道,自山陽(今江蘇淮安)直達江都,以溝通淮河長江間的交通。
3.永濟渠:引沁水南入黃河,北入衞河。復引衞水北入沽河,以通涿郡(今河北涿縣)。
4.江南河:自京口南至餘杭(浙江杭縣)。

  在此四運河之中,永濟渠的開鑿主要是作為遠征高麗的運輸線,其他諸河均與煬帝南巡遊樂有關。但從此水道交通可南至杭州,北達涿郡,西及長安,克服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困難,減低貨物轉輸的費用,對隋唐帝國經濟文化的溝通,貢獻極大。
參考: 李國祁,〈第九章、隋唐帝國的興亡〉,《中國歷史》,(台北:三民,2002),頁156-157。


收錄日期: 2021-04-20 17:44: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126223358AA7MmVn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