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韓愈的文章在中國歷代文選中常見的收入為〈原道〉,本文旨在闡明中國正統學術,攘斥佛老,捍衛儒家,就將原文和語譯寫上,供題主參考。
【課文】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語譯】
泛愛大眾叫做仁,做事適宜叫做義。依循仁義的路走叫做道,自己的心中充滿仁義而不求之於外叫做德。仁和義是具體內容的定名,道和德是空虛的稱號。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的分別,德有兇德和吉德的不同。老子的輕視仁義,不是毀謗仁義,而是由於他的見識淺短。這就像是坐在井中觀天,說天很小,其實並不是天很小。老子把施小惠當作仁,把小德行當作義,他輕視仁義就是當然的了。他說的道,是講他的道,不是我所說的道;他所說的德,是講他的德,不是我所說的德。凡是我所說的道德,包括了仁和義在內,這是天下的公論。老子所說的道德,去掉了仁和義的內容,這是他一個人的私論。
【課文】
周道衰,孔子沒,火于秦,黃老于漢,佛于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于楊,則入于墨。不入于老,則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汙之。噫!後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老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佛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為孔子者,習聞其說,樂其誕而自小也,亦曰:「吾師亦嘗師之云爾。」不惟舉之於其口,而又筆之於其書。噫!後之人,雖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其孰從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訊其末,惟怪之欲聞。
【語譯】
周道衰微,孔子死了,秦焚詩書,黃、老之學盛行於漢,佛教盛行於晉、魏、梁、隋之間。於是那些講仁義道德的人,不是歸附楊朱,就是歸附墨翟;不是歸附老子,就是歸附佛教。歸附於那家,必定要排斥這家。歸附那家就把它尊為是主人,排斥這家就把它看作是奴僕;歸附那家就加以吹捧,排斥這家就加以汙蔑。唉!後世的人想聽仁義道德的學說,到底聽從誰的呢?崇奉老子學說的人說:「孔子是我的老師的弟子。」崇奉佛教的人說:「孔子是我的老師的弟子。」信奉孔子的學說的人,聽慣了這些說法,樂於接受這些怪誕的說法而輕視自己,也說:「我們的老師是曾經向老子、佛祖學習呢。」不但說在嘴上,而且寫在書上。唉!後世的人雖然想聽到仁義道德的學說,他們從誰那裡去求得呢?太厲害了!人們的愛好怪誕之說,不深求它的開端,不詢問它的結果,只要見怪誕之說就想聽。
【課文】
古之為民者四,今之為民者六。古之教者處其一,今之教者處其三。農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賈之家一,而資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窮且盜也!
【語譯】
古時候的百姓只有四種,現在的百姓有六種。古時候教民者只有儒教,現在的教民者有儒釋道三家。農民只有一家,而吃糧食的有六家;工匠只有一家,而使用器具的有六家;商人只有一家,而需要物資有六家。這樣,怎麼能使百姓不窮困而去偷盜啊!
【課文】
古之時,人之害多矣。有聖人者立,然後教之以相生養之道。為之君,為之師,驅其蟲蛇禽獸,而處之中土。寒,然後為之衣。飢,然後為之食。木處而顛,土處而病也,然後為之宮室。為之工,以贍其器用。為之賈,以通其有無。為之醫藥,以濟其夭死。為之葬埋祭祀,以長其恩愛。為之禮,以次其先後。為之樂,以宣其湮鬱。為之政,以率其怠倦。為之刑,以鋤其強梗。相欺也,為之符璽,斗斛權衡以信之。相奪也,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為之備,患生而為之防。今其言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爭。」嗚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無聖人,人之類滅久矣。何也?無羽毛鱗介以居寒熱也,無爪牙以爭食也。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為臣。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靜寂滅者。嗚呼!其亦幸而出於三代之後,不見黜於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其亦不幸而不出於三代之前,不見正於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
【語譯】
古時候,人民的災害很多。有聖人出來,然後教給人相生相養的辦法。作他們的君長,做他們的老師,替他們驅走蟲、蛇、禽獸而定居在中原。身上寒冷然後給他們做衣服,腹中飢餓然後給他們食物吃。宿在樹上怕他們掉下來,住在穴中怕他們生病,然後給他們建造房屋。教他們做工以供給使用器具,教他們做買賣以互通有無,教他們用藥治病以挽救夭亡,教他們葬埋、祭祀以增長恩愛,教他們禮節以排列先後,教他們音樂以打發心中的憂鬱,給他們進行政治管理以糾正怠惰的人,給他們設立刑法以誅戮強橫的人。人們互相欺騙,就給他們做符璽、斗斛、權衡共同遵守;人們互相攻奪,就給他們築城牆、製武器來防守。禍害到來而聖人給他們先做了準備,患難發生而聖人給他們先作了預防。現在「老子」的書上說:「聖人如果不死,大盜就不會終止。打碎了斗斛,折斷了秤杆,老百姓就不會爭奪。唉!這也是沒有仔細想一想罷了!如果古時候沒有聖人,人類早就消滅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人類沒有羽毛、麟甲可以抵禦寒熱,沒有爪牙去爭奪食物。所以君長是發布命令的,臣子是奉行君長的命令而施行到百姓身上的,百姓是生產栗米麻絲、製造器皿、流通貨物錢財來事奉統治者。君長不發布命令,就失去了他做君長的職責;臣子不奉行君長的命令而施行於百姓,就失去了他做臣子的職責;百姓不生產栗米麻絲、製作器皿、流通貨物錢財來事奉在上的統治者,就要誅戮。現在的佛法說:「一定拋棄你們君臣關係,離棄你們父子親情,禁止相生相養之道。」以此來求得他們所謂的「清淨」、「寂滅」。唉!他們亦幸而出於夏、商、周三代之後,沒有被夏禹、商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聖人所排斥。他們亦不幸而沒有出於夏、商、周三代之前,沒有被夏禹、商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聖人所糾正。
【課文】
帝之與王,其號名殊,其所以為聖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飢食,其事雖殊,其所以為知一也。今其言曰:「曷不為太古之無事?」是亦責冬之裘者曰: 「曷不為葛之之易也?」責飢之食者曰:「曷不為飲之之易也。」《傳》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然則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滅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經》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詩》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今也舉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幾何其不胥而為夷也!
【語譯】
五帝和三王,他們的名號雖然不同,他們所以成為聖人是一樣的。夏天穿粗麻布衣服,冬天穿皮襖,口渴了就飲水,肚子餓了就吃飯,這些事情雖然不同,這些事情做得很聰明是一樣的。現在「老子」說:「為什麼不像太古時代那樣無為而治呢?」這也就好像是責備冬天穿皮襖的人說:「為什麼不像夏天穿粗麻衣服那樣簡單容易呢?」這也就好像是責備肚子餓了要吃飯的人說:「為什麼不像口渴時飲水那樣簡單容易呢?」《禮記》說:「古時候想推行大德於天下的人,先要修養他自身;想修養他自身的人,先要端正他的思想;想端正他的思想的人,先要誠實他的意念。」因此,古時候所謂端正思想而有誠意的人,是將要有所作為哩。現在崇奉佛教、老子學說的人也想整治他們的思想,可是卻要拋棄天下國家的事情,消滅他們的天倫。兒子不把他的父親當父親,臣子不把他的國君當國君,百姓不從事他們所應做的事情。孔子寫作《春秋》,諸侯使用外族的禮節就把他們當作外族看待,外族人用中國的禮節就把他們當中國人看待。《論語》說:「夷狄之人有國君,不如中國的沒有國君。」《詩經》說:「要攻擊夷狄,要懲罰荊舒。」現在卻把夷狄的辦法,加在先王的教導之上,這豈不是大家都差不多要變成夷人了嗎?
【課文】
夫所謂先王之教育,何也?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其文,《詩》《書》《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其民,士農工賈;其位,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其服,麻絲;其居,宮室;其食,粟米果蔬魚肉。其為道易明,而其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為己,則順而祥;以之為人,則愛而公;以之為心,則和而平;以之為天下國家,無所處而不當。是故生則得其情,死則盡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廟焉而人鬼享。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由周公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說長。
【語譯】
所謂先王的教導,是什麼呢?泛愛大眾做仁,做事適宜叫做義,沿著仁義的路走叫做道,自己的心中充滿仁義而不求之於外叫做德。先王教之的文字是《詩經》、《書經》、《易經》、《春秋》;治國的辦法是禮節、音樂、刑法、政治;百姓是士人、農人、工人、商人;名位是君臣、父子、師友、賓主、兄弟、夫婦;衣服是麻布和絲綢;住宅是宮室;食物是小米、大米、瓜果、蔬菜、魚肉。先王的道理易明白,先王的教導容易實行。因此,用來治己,就和順而吉祥;用來治人,就仁愛而公正;用來治心,就和平而舒暢;用來治理天下國家,就沒有什麼事情處理不恰當。因此,人活著就能夠順他的情意生活,人死時就可以盡了他的常道;祭天神就使天神感動,祭祖廟就使祖宗享受。有人問:「這種道,是什麼道啊?」我說:這就是我所說的道,不是前面說的老子和佛教的道。」堯以此道傳給舜,舜以此道傳給禹,禹以此道傳給湯,湯以此道傳給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傳給孔子,孔子傳給孟軻。孟軻死,此道就沒有傳下來了。荀卿和揚雄,選擇得不精細,說明得不詳細。從周公以上的聖人,在上做君長,所以他們能夠得位以行道;從周公以下的聖人,在下做臣子,所以他們能夠立言以明道。
【課文】
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翻譯】
那麼,怎樣做才可以呢?我說:佛、老之道不堵塞,聖人之道就不流傳,佛、老之道不禁止,聖人之道就不通行。應該使僧道還俗,焚燒他們的書,把寺觀改作民房,闡明先王之道來教導他們。鰥夫、孤兒、年老無依靠者、殘廢和患病的人都得到撫養。這樣做下去大概也就可以了吧!
參考: 李華,〈第一單元、古文精選-無韻文〉,《國文經典》,(台北:鼎茂圖書,2007),頁22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