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春秋時期的周天子權力比不上一些大國諸侯?

2016-11-12 2:39 pm

回答 (1)

2016-11-14 12:20 pm
西周滅亡之後,周室都是要靠諸侯扶持,虛有天子之名。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1/15/15a/15a01/15a0101.htm


平王東遷與東周開始


鎬京陷落、幽王被殺後,原來被廢的太子宜臼,在外祖父申侯及部分諸侯的支持下,終於登上了國王寶座。他就是周平王。當時鎬京經歷戰火的洗劫,宮室殘破,王畿荒蕪,一時不易恢復,加上犬戎仍散居鎬京附近,對周室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平王只好在晉、鄭、衛、秦等諸侯擁衛下,將首都遷至東都洛邑。因洛邑在鎬京的東面,所以歷史上把此後的周朝稱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以別於從前定都鎬京的西周。


自平王東遷,周朝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天下共主」已徒具虛名,由此歷史也開始了一個列國紛爭的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東周實際上包括了前後兩個大的歷史階段:前段叫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前403年),因孔子改編的魯史《春秋》而得名,其特點是天下權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諸侯;後段叫戰國時期(公元前403年-前221年),因西漢劉向所編《戰國策》一書而得名,其特點是權力重心繼續下移,由諸侯而卿大夫而士,布衣即平民階層興起。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1/15/15z/15z03/15z0301.htm


周二王並立


周幽王死後,申侯、魯侯與許文公擁立原太子宜臼即位,是為周平王,與此同時,虢公翰也在檇地擁立王子余臣為王,稱檇王。周王室出現了「二王並立」的局面。平王得到鄭、晉、秦、衛等諸侯國的擁護,被認作是周王室的正統,檇王則相對孤立。公元前760年,晉文侯幫助周平王攻殺檇王,周王室重新統一。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1/15/15z/15z03/15z0302.htm


周之東遷與晉鄭是依


平王即位後,鎬京殘破,戎人壓境,處境艱難。為避開犬戎、擺脫困境,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從鎬京遷至洛邑,史稱「平王東遷」,此後的周王朝被稱為東周。經過幽王之亂,周王室實力大減,平王東遷是依靠諸侯的力量實現的,晉、鄭兩國出力尤大,故有「周之東遷,晉鄭是依」之謂。
2016-11-12 3:18 pm
周王室的衰弱

  周幽王時期,犬戎攻入鎬京,周平王與一大批貴族倉皇東遷。這對於周的王室是相當大的打擊。但是東周時期王權的衰弱,並不能完全歸咎於犬戎的入侵。在西周後期,封建的體制已經出現了解體的現象。我們在上一節提到周的封建是一種武裝殖民。從周公東征勝利之後,周人大規模到東方殖民。周人的軍隊占領根據地後,首先築城,然後再以城為基地,一步步併吞鄰近的小國或部族。這種逐步向外征服的過程,可能要花上幾百年。在春秋以前,戰爭大多發生於周人與異姓之間。周人的各國之間尚能和平相處。各諸侯共同尊崇周王,依照封建禮法決定彼此的尊卑等級。但到了春秋以後,各國的勢力已經開始碰頭,疆域也有了接觸(圖九)。周王的諸侯們為了爭奪土地資源,戰爭已無可避免。而且戰爭的型態已由國人與野人的戰爭轉換為列國的交相征伐。於是原本基於宗法原理的周封建,轉換成為基於實力的軍國主義。各國的地位與諸侯的身分也不再基於他們與周王的關係,而是由實力來決定。周王的地位也不得不低下,最後周終於淪為諸國中的一個二三流的國家。
  由以下四件事情,可以看出周天子權威的喪失。第一件是,周平王東遷,得力於鄰國的協助,因此鄭國的國君得以在平王的朝廷,主宰朝政。鄭莊公(在位西元前743-701年)時,鄭人侵入周的領地,奪取穀物。第二件是,周平王為了取信於鄭莊公,還將王子狐送到鄭國為人質,而鄭莊公也送鄭公子忽給周王作為人質。這個事件,史稱「周鄭交質」。周鄭兩國不復是上下關係,儼然敵國。第三件是,西元前712年,周桓王不顧鄰國的態度,下令鄭與周互換一部分土地。鄭莊公在憤怒之下,停止對王室的朝覲。周桓王為懲罰鄭國,在西元前707年,率一支諸國聯軍,親征鄭國,是為繻葛(河南長葛)之戰。周鄭兵戎相見,桓王肩部中箭,王師敗績。事後鄭國卻沒有受到應有的制裁。第四件是,晉文公(在位西元前636-628年)召周襄王前往會面。這種嚴重違禮的事件,史家只好記說周襄王前往晉國打獵。
  周王的權威只保留在宗教禮儀上。在春秋時期,諸國會盟,仍要進行一些尊王的儀節,以示對於周禮的尊重。但周王的權威也僅止於此而已。
參考: 甘懷真,〈第二章、由封建到統一國家〉,《中國通史》,(台北:三民,2009),頁38-40。


收錄日期: 2021-04-20 16:41: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112063906AAqoi6w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