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風 癲者 各段落的寓意是什麼?

2016-11-09 2:24 pm

回答 (1)

2016-11-22 12:14 pm
癲者之所以「癲」,在於其坐立行止,都與一般人不同。這樣的不同,不同於被世人欣羨的自我實現的價值。

少年高斯(Gauss)也與眾不同,在他還就讀小學的時候,數學老師為了偷懶不想上課,就出了很難的題目給底下的學生計算,他就可以在旁邊翹著二郎腿看報紙。這個老師出的題目是,1加2加3一直相加,要算出加到100的總和。

正當老師出完題目沒多久,高斯就計算完成這道題目,將前後數字相加,成為1加100、2加99、3加98等50對數字,這50對數字又恰巧是101的數列,相乘之後就是計算出來的總和了。也許你已經知道,這就是我們曾學到的「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2」的公式,這個公式被一個年紀輕輕的孩童構思了出來。

高斯與眾不同,可是他的不同會讓人嚮往,大家會想成為高斯,他是世人認定所謂成功的標準;癲者與眾不同,卻沒有人嚮往癲者的行為,沒有人想成為癲者,癲者被世人認為是不正常的人。

一.

癲者為電影的情節觸動,嘩然落淚,可是被工作人員視作神經病,這點從我看來,一點都不癲,還蠻正常的。現在電影的故事鋪陳和節奏掌握當非常出色,在重要片段的配樂更是畫龍點睛,造成一個現象:很多電影變得很虐心,看了就不自覺會被電影打動,因而落淚。

前幾年,我和一個朋友去看《被偷走的五年》,片尾時,他泣不成聲,拿著衛生紙不停掩面,幾度要嚎啕大作,又怕在電影院發出太大的聲響,就強忍住情緒,卻仍是啜泣不已。直到走出燈光昏暗的影廳,我才看到他雙眼紅腫,不像是裝出來的樣子,我自己是不能理解為何要哭,因為我覺得電影很普通,甚至有點灑狗血。也許這時在我的心目中,他就是一個癲者吧。

也許真的是這樣,癲者的不同,在於他能看到事物很深邃的那一面,他能體會常人所不能感知的事物。

二.

一般人對生命的誕生都是感到歡欣鼓舞的,很少有人看到小嬰兒後覺得小嬰兒不可愛;然而段落中的癲者不同了,他用一張撲克臉冷冷的望著小嬰兒,眼裡沒有慶祝新生命的喜悅,這不該是看待嬰兒的眼神。

常人看到表象,癲者看到表象內在的質地,望進靈魂的最深處,方知每個生命在呱呱墜地的那一瞬間,就寄託了一個死亡的種子,衣裳終會破舊、王國終會傾頹、生命終會殞落。

當你知道這個生命的降世會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飽受痛苦、挫折、艱辛,他可能會被同學霸凌,他可能人生不順遂,他可能在職場上被小人踩在頭上。如果這些狀況都沒發生,最起碼他會死,在生命誕生的瞬間,就注定了這個生命終有末路的一天。當你知曉這些事情後,可以低頭省思:究竟生命的降誕是要慶祝還是要為之哀傷、為之垂淚呢?

我曾在一間教養院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志工,那裡收容的院生都是智力遲緩。有個孩子在六歲的時候被他爸媽拋棄,大概是得知自己的小孩有輕度**的問題吧。等到教養院的服務人員發現這個小孩時,他是睡在廟裡面,身上沒有被子,只有一張薄薄的報紙。這個小孩在他出生的時候,父母肯定是很雀躍的,沒有一對父母不為新來乍到的生命感到興奮不已,可是當我們能預見這個小孩的結局後,我們還能如此振奮嗎?

三.

癲者洞見的不只是有形體的事物,他會關注沒有形體的事物,在旁人眼裡瞧見了會覺得難以揣摩,多數人會譏誚癲者如此這般的行為。

對癲者來說,他感受到春天獨特的和煦徐風,他的肌膚被微風輕拂,他當時的感覺一定很美好,無異全身心的舒暢,巖穴裡的風通常又會挾帶些許涼意,剛剛好,不會過於冷冽,因此,他為了保留當下的感受,再次體驗沁涼的風拂過身子直入心底的舒暢,他伸手去捕風,高興的將手中肉眼不可見的那份清芳裝入袋中,可是當他再度打開袋子時,清芳消散了,沁涼不再了,那陣風跑哪去了?

若是將沒有形體的風喚成有形體任何人都能看見的事物,似乎整件事情就變得合情合理了。假如繼續追捕蝴蝶的那個孩子抓到蝴蝶了,他把那隻蝴蝶裝進袋子了,帶回家,經過一段跋涉,終於到家了,他迫不急待的打開袋子,要看看他今天的碩豐成果,那麼當他打開袋子後,他看到的蝴蝶又會和他在郊野上看到的蝴蝶會完全一模一樣嗎?

你可以說顏色一樣,大小一樣,形狀一樣,不過你會發現,蝴蝶的動作不一樣了。蝴蝶可能翅膀被壓到一角,不能恣意的凌空飛舞,靈巧舞動牠輕盈的身軀,甚至那隻蝴蝶因為孩子粗魯的動作,不小心在袋子裡死掉了,連飛都飛不起來,徒留軀幹沉沉躺在那。

然後你再回顧我前列所敘述的,你瞪大雙眸用心看,捕捉前後蝴蝶的顏色、大小、形狀真的一樣了嗎?想必有一些細微的變化在默默耕耘著,只是你沒有很認真觀察是無法立即觀察出那些微小的變動。人也是如此,上一秒的你和下一秒的你是不一樣的,你體內有上萬個細胞在撚指間死亡,死亡的那一刻右伴隨著上萬個細胞新生,這造就了不同的你。

可是這些變化都是好的嗎?不見然,對於癲者來說,那一刻他感覺的美好轉眼間煙消雲散,不再純粹,不再沁涼,不再讓人感到喜樂,這就是他慟哭的原因──感懷一切事物的脆弱,原來很多美好的事轉眼就不見了。想留也留不得,這不是你能掌控的。

我原本是很鄙視拍照的人,特別是在用餐前,阻止餓壞的我盡速大快朵頤,要把尚未食用的食物擺盤的模樣拍下來的那群人。可是我現在也能夠諒解,也許他們也知道事物的美好在下一秒就會不見,所以盡其所能的留住那最美好的片刻。

如此一來,即使相當饑餓的我,在面對下一次必須要等待別人拍完照才能用餐的情況時,也能釋懷了。

四.

癲者聽到廣告說某間百貨公司的店家有販售愛情,於是他就前去,可是一問店員之下,纔知道所販售的「愛情」不過是一台洗衣機的商標,並不是真的愛情。由於他的問題很無腦,女店員的回應就很暴躁,愈是一觸即發的反應愈是最真實不過的反應,話聲剛落,原來女店員和癲者一樣都渴望愛情。

其實現在這個世界很奇妙,我們先撇過國外,看看台灣就好,台灣很多人都單身,用比較網路式的語言來形容那就是「魯蛇」。這些單身的人有些人為了工作繁忙,無暇抽身談戀愛或是認識新的朋友,表面上的他是工作強人、職場上的達人、社會的菁英,然而私底下卻往往也渴求愛。

他可以每次都以工作或什麼的理由為自己開脫,為自己找無數的藉口,以擺脫自己渴愛的那一份心理。或許我們都該一起思考,現在這樣步調快速又忙碌的社會是正常的嗎?我們今天一份報紙負載的訊息就是19世紀一個生活在倫敦的英國紳士一生的閱讀量。一百年前的中國人,還可以雍容的坐下來,泡一杯茶,磨一碇墨,用毛筆練字,過著緩慢的生活,品味人生。現在的生活已經夠快了,但它還再加速,還會更快。為了和別人比快的人還會更多,為了快而犧牲愛的人數會再增長。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一起投入比快的人生遊戲裡。有的人有餘裕聯誼,有時間交際,卻依然保持單身,這群人雖然是單身,卻比誰都渴望愛,原因何在?很多條件好的女生,臉蛋可愛,身材姣好,能力出眾,個性也不賴,卻始終保持單身,這沒有道理可言,照理來說,她們早就被追走了,事實卻不然。

癥結出在每個人都在追求完美的另一半。一個追求完美對象的男人,被問到他為什麼依舊單身:「難道你真的這輩子都沒遇見完美的女人嗎?」,「有,」他沮喪的回答:「我曾幸運的遇見一位,不過她也要尋找完美的另一半。」這就是一切的淵藪。每個人不滿足於缺陷,那愛就消亡遠遁了。愛很單純,愛不會肆意評價,愛就跟呼吸一樣,你不會因為今天的空氣品質比較糟就就此不再呼吸。你意識介入了,你可以停止呼吸幾分鐘,你若是潛水夫,或許可以到10分鐘,但你最後還是會重啟呼吸。

很多人都在比較:這個人皮膚不夠白皙,這個人身材不夠壯碩,諸如此類的比比皆是。你愛的是這個人的白皙,若有一天對方的膚色不再淨白,是不是你原先對於對方的迷戀就不見了?你愛的是這個人的壯碩,若有一天對方的身材走樣了,是不是你原先對於對方的熱情就消退了?現在這個世界裡鮮少有人愛的是對方這個「人」,於是愛缺貨了,大家都在等愛,殊不知問題事實上出於自己。

五.

在你看這個文章的當下,在你呼吸吐納的瞬間,每幾秒可能就有一個人因為飢餓而去世,也許你先前就知道這件事,也許你先前對此並不知悉。當你知道了,確實也無法改變什麼,你頂多心裡揪緊了一下,比較多愁善感的人也許為此憂傷了比較多天,但也就幾天而已。你的人生回到正軌,回到原來的生活裡面,好像你聽到的這件事實沒有發生一樣。

到頭來,你才發現,人都是自私的,沒有人不自私,可是往往我們無法察覺到我們的自私,我們向來都自以為是大善人,沒有人不這樣,放諸四海皆準。為什麼那些有錢人捐贈慈善基金都一定會大張旗鼓的招開記者會呢?一定要弄得沸沸揚揚路人皆知不可嗎?這難免會讓人懷疑這個人的真實目的何在,究竟是替窮弱族群著想,還是在替窮弱族群著想的外皮下藏著一隻名為自私的狼呢?我想這往往發乎於自私,想讓自己博得好名譽,能幫助弱勢中下階層則是附贈品,而不是真正的目的。

然而很少人會很深入的向自己內心的至深點不斷挖掘下去,也許有人有,卻只是觸及一點皮毛。這跟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刨開,在這徒手刨開的過程中,並不是無風無雨,洋蔥嗆鼻的氣味往往使人退卻,不敢更進一步往內探尋本真。有人真的這麼做了,那就是癲者,他很果決的意欲探掘自己真正的內心,他著實成功了,卻也失敗了──洋蔥刨開後一無所有──原來自己什麼都不是,你曾以為的真面目不過是場空無,你所有的都是別人給與的。

用洋蔥的表皮掩飾真正的自己,那都是外來的,本不是屬於你的,你卻誤以為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可是那些你拿來強化自己自尊的一切都是借來的,從來不屬於你。

華人在民國過後開始接觸西方文化,這麼多人向國外取經,學習現代科學和民主,自然少不了學習國際語言英文,而有史以來英文最好的華人則是林語堂。這麼厲害的林語堂,有個天資比他還厲害的姐姐,可是卻因為當時他家裡經濟不佳,只能提供一個人上大學,在當時重男輕女的氛圍下,自然犧牲了姐姐,成就了林語堂。這就是現實。

回顧全世界,地球的資源有限,我們不可能全世界每個人都過著美國人的生活,資源不夠,所以當這世界有人過著超乎平均標準的富裕生活時,就必然有人會過低於標準的赤貧生活。可是很多人渾然未覺,以為自己享有的食物、空氣、水電等各種資源都是理所當然。

我有個學長去印度工作,他在那邊生活,不是24小時都供電,不時下午來個臨時大斷電,眾人沒有電力就無法工作,只能乾等,或是索性喝個下午茶稍微放鬆一下。你知道一些各地的情況,再來反觀自己,就會覺得自己是多麼幸福,我們已經比全世界多數人還來得幸福美滿了。知道這點後,也許你不必像癲者一樣同理心過剩,至少要懂得珍惜,並且不要浪費你所擁有的一切。

六.

癲者真的發瘋了嗎?其實有時候他反而觀察現象入微,可以看到很精細的變化,可以看到我們當局者看不到的真正內涵,所以在梵文裡面「傻瓜」和「佛」這兩個字很像,簡直一模一樣,傻瓜是buddhu,佛則是buddha。這是個很古老的智慧,明白傻瓜和佛只有一線之差,傻瓜或是這裡提及的癲者,說不定才是最接近佛的存在。

人人嚮往和樂美滿的家庭生活,可是世界上真的和樂美滿的家庭生活有多少?從癲者的角度來看待,這世界荒謬極了,父子互憎、兄弟鬩牆、夫妻吵架,父對子難道不是要和藹嗎?子對父難道不是要孝順嗎?兄友弟恭、夫妻舉案齊眉難道這些本該應該是如此安詳的景象都只是一場虛幻的夢嗎?

我們嘲笑癲者癲狂癡傻,我們奚落癲者的不正常,有沒有想過,也許不是癲者不正常,而是我們大家不正常,因為癲者活在大家不正常的世界裡,倒顯得他是不正常的人,但其實不正常的是我們。


收錄日期: 2021-04-30 21:56: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109062447AAyAhwf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