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被操縱的人相信自己沒有忘記自己真正是誰?

2016-11-09 4:00 a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1qzm3UUTrg
人們是否只關注事象 而不是去關注事象的本質?

回答 (5)

2016-11-10 10:31 pm
✔ 最佳答案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莊子的理想人格,是一種「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之與天地大美合一的境界。莊子基本上繼承了《老子》的哲學思考方向,其進一步的發展,則在於將「心」提升到了作為哲學的重心之一。莊子通過使心的活動呈現「虛」的內容,而由「心齊」→「遊心」,心氣合一地打破任何形體或有限性的羈絆限制,以展現「心」的自由。所以莊子所形容最高的精神境界,是脫然塵垢、有類於仙人騎乘日月雲龍的超然俗外,日「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齊物論〉)「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傷、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齊物論〉)這樣的神人、至人摹學,是一種對遊心於氣、以氣合道的精神境界之象喻,而且是透過吾人之存在狀態----無須等到死後,即能夠完成的:心不為物所累,悠遊乎淡漠之氣,而與道、物之氣相通的一種自由境界。

又,作為一種超越精神的描述,莊子哲學即美學,《莊子》既為中國傳統學術中超越思想的典範,也是文學泉源、美學皋壤。孔子雖然也有曾點認同,也嚮往暮春時節「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情意陶冶;但是欲經由道德、禮樂以成就人生永恆價值的儒教,孔子的核心關懷畢竟在「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道德與知識、進德與修養,才是儒教不能片刻卸下、「無終食之間違仁」的終極承擔。是故在儒教孜孜矻矻護衛人文禮教之外,老子另外選擇了清靜無為、少私寡欲的消弭人心遂欲方式,以消除人們迷失本真所帶來的心靈痛苦;莊子則更深一層地從「情意我」角度,深化對此一超越精神、絕對逍遙境界之追求。是以逍遙遊正是莊子理想人生境界,也是莊子在爭逐麗玉的亂世衰微中,通過精神超越已使個人達大最大程度不受政治社會等外界干擾,而保有主體人格理想的生命方式選擇。

《莊子》哲學的關懷重點,一言以蔽之,即精神主體之大自由 ---- 一種超越了生死命限、是非得失、名利富貴與高下美醜等生命桎梏的絕對精神自由。而莊子自然無為、「安時處順」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人生態度背後的,正是他超越精神的形上依據 ---- 萬物流轉、「通道為一」的道論。是以《莊子》「隨遇而安」的人生哲學,其實深寓「物我一化」、「同於大通」的積極意義。蓋人之不得解脫,往往由於自我所囿,於是無法放下的種種現實執著,對自己,對所愛死生大限的悠悠悲戚;對富貴利慾的競逐而夤緣求進、喪志辱身;對是是非非的無謂爭端,而殺伐爭奪;對形貌美醜的斤斤計較,而苦心強索.....這些轉燭漂萍的流轉人生,就是造成吾人精神主體不得自由、心隨境轉的哀哀求告原因。孰能外象而返視內心?是故《莊子》對於超越現實困境的精神自由唯一「象喻」,他圖文並茂地生動描繪出一個「天地萬物與我為一」的超越境界,一種完全不受形體限制,得以升天入地、沒有藩籬界限的萬物流轉以及逍遙自得的精神狀態,那是一個「萬物一齊」、「道通為一」的「齊物」境界;如此,世人便可以藉由精神層面的絕對自由與逍遙超越,而消解掉現實挫折、失意所帶的痛苦。
因此對於萬物流轉、物我一化的超越境界,《莊子》首先以豐富的想像力,形象化地描述道: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人之不得懸解,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因襲且執著既定的價值成見;當人心為世俗價值所拘執縶縛綁時,其精神面只好亦步亦趨地步步為營,而不得自由。因此,要達到精神超越,首先就要破除既有執著。而說到現實人生中最難以豁達的難題,首當死生大限 --- 以對於生死壽夭的執著為第一了,是以《莊子》先破除世人對於形軀肉體的「有/無執著,再進至消除人生歷程現實生活的種種植著。此蓋由於人生往往高懸諸多價值,故人生成為一場永無止盡的競逐,伊於胡底?情識情執逐境逐物,加上人多「自是相非」,更造成群體生活中人際關係的扞格衝突、煩惱茲生。因此《莊子》由「道通為一」的形上指導理論,復進論現實人生一切價值的「無是無非」本質,以破除世人對於任何絕對價值的迷信崇拜與追求。也即莊子是透過消解現象界一切價值的對立性,使人們放下負擔,以達到精神層面無待於任何價值與條件成全的:絕對逍遙與自足。

「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宗師〉)---- 吾人形軀其實乃一物理性存在而已,亦變遷宇宙中不斷變易的萬物之一。所以形軀肉體由無而有、由生而死,並不能脫出萬物流轉;也因此「形軀」非「我」,形軀祇為一物理生命之流變歷程。明乎此,則「死生無變於己」,故可以破生死之執矣!莊子甚至將生視為「附贅懸疣」,將死視為「決疣潰癰」,而以死為痛苦之懸解。因此《莊子》外、雜篇雖間或雜有後學「全形生」的養形求長生思想,並非莊子本意;莊子思想與其後學者,不可混為一談。莊子為了消解緣自形軀遷化所帶給人們的痛苦無告,他先要破除人們樂生悲死的一貫執著;對於人們所羨慕的彭祖七百餘歲,他論以「小年不及大年」--- 真要羨慕「大年」的話,楚國南方另有靈龜,「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也有大樁樹,「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但若要哀憫「小年」的話,則又另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大芝與禪或未及見月之晦朔,或春生夏死、夏生秋死 --- 故人生不論百歲或中道殂逝,其為壽乎?夭乎?其實夭壽不二,都是相對比較罷了!那裡真有甚麼絕對價值與意義呢?由是而推之,吾人亦可以說「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因為倘使以「殤子」比於「朝菌」,則「殤子」為壽;以彭祖比於「大樁」,則彭祖為夭,是以但使能夠安時處順,則死生無動於衷、破生死大執了。

是首先在感覺裡呈現才呈現於理智?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029095931AAZS1ix
2016-11-10 4:23 am
何以被操縱的人相信自己沒有忘記自己真正是誰?

為愛而過 為愛而活 人歸何處

3-1
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總有他喜歡的事情和不喜歡的事情:在疲乏的時候,他想休息,而不要人驚吵他。在他興奮的時候,他努力工作,而一刻不要停止。在他口渴的時候,他只想喝水,而不要吃東西。在他肚子餓的時候,他只想吃東西,而不要喝水;有時候他喜歡吃甜的,有時候又喜歡吃鹹的,又有時候只想吃淡的。冬天需要溫暖,而夏天需要涼爽。所以一個人對於他環境中的一切,隨時隨地,都有一種「歡迎」和「不歡迎」的反應,這就是他對於這些事物的「評價」。評判語句者,就是一個人對於某些事物的一種評價。其目的是影響對方聽話的人對於這些事物在心理上的反應。譬如我說,「這朵花真香」,意思就是希望你也拿一種欣賞它,愛惜它的心情來對待它。「李經理的兒子是個壞蛋」,意思就是要你不要去喜歡他,不要去和他接近。一種語句,愈是能影響對方的評價態度的,它的「評判」性質愈為充分,愈為純粹。但是我們在普通的一段對話之中,純用評判語句的時候,並不太多 --- 例如聽戲,看變戲法時,鼓掌喝采,都是「純評判」的語句 --- 而我們多半是把評判語句和指示語句及規約語句拿來混合使用。例如說:「容易融的冰淇淋真好,快來和我我去吃一客」。「容易融」是指示的表達,「真好」才是評判的表達,而「快去吃」則是規約的表達也。另一方面,我們有許多「指示」字句,內中含有不少的「評判」成分在內:例如「忠實」,「盜賊」,「懦夫」等字,乍看好像是客觀的描寫,事實上却同時表達了我們主觀的評價。再則有許多「評判」字句,內文又含有不少的「規約」成分,例如「危險」,「毒物」等字樣,不但說明其不可接觸,同時也有力的促使見者自動的不去與之接觸也。
但是「評判」是這些語句的一種作用,並不代表一些事物的實際「價值」。例如說,「甲認為乙比丙好」,這句話只是指示了甲的一種行為,並不是表達乙真正比丙好。又如說,「甲根據乙的表情,作為他對丙的評判」。則這是關於評判的一種「敘述」,而不是對一種事實的「評判」。 又譬如說:「乙比丙好得多」,這句話就複雜了。它可能主要的是一個評判語句,即是說:「我認為乙比丙好」;又可能是一個規約語句,即是說:「你不要去接近丙,而應該去接近乙」。而又可能是一個真正的「指示」語句,即『乙在事實上對於某些需要,具有可以滿足他們的條件,而丙是不具這些條件的』。
而這一句話的性質究竟是偏重於哪一方面的,那就要看這一句話的上下全文和其整個語言環境如何而定了(事實上,人類受環境及心理的支配,他的「評價」和「價值」,常常不符合。他所「評價」甚高的,在旁人個觀看起來,並不一定就具有高的「價值」。一個人認為是他的「益友」的,事實上往往正是他的剋星。但是這些問題,已經不在語意學的範圍以內了)。
評判語句和指示語句的不同,因為它既不是對於一種事物的時和地的指定,也不是對於一些事物的特徵的說明。一些事物被評價---有利或無利的評價,高的或低的評價----這只是它的一種「情形」,而不是它的「特徵」。就是說,它因為具有某些特徵而得到某一種評價,但是這個評價,並不是它本身的一種特徵,特徵是一些事物在任何時任何地所具有的,而評價則只是這些事物在某一時某一地在某一個人心理上所引起的反應。

3-2
評判語句

3-3
我們世界中的真正的危機不是社會,政治或者經濟,我們的危機是意識的危機,不能直接體驗我們真實的本性,無法識別每個人和所有事物的本性,在傳統佛教中,”菩薩”是指一位覺醒的具有佛性的人,菩薩發願要幫助覺醒宇宙中的每個人,認識到只有一個共同的意識,覺醒真我,覺醒一切,”宇宙中有無數的有情眾生,我發願幫助他們覺醒,我的缺點無窮無盡我發願要克服他們,佛法是未知的,我發願弄懂它,覺醒的道路是可望不可及的,我發願要去實現它”。

生活、自由以及對於快樂的追求,就像購物一樣,生活的同時我們追求著”外在”的幸福,我們成為了慾望和渴望的奴隸,幸福並不是輕易就能追求到的,或是買一件廉價衣服那樣容易得到,幸福是幻境,是幻想,是種種無盡的變化,在佛教中,輪迴,即無盡的苦難循環,在對快樂的渴望和痛苦的厭惡中永久存在,佛洛伊德將其比作”快樂定律”,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創造快樂,滿足我們的慾望,或是遠離我們厭惡的一切,即使像草履蟲這樣的單細胞生物也在做著這樣的事,這種現像被稱作刺激反應,與草履蟲不同的事,人類有更多的選擇,我的思維無拘無束,但這恰恰是癥結所在,正是對我們慾望中所需之物的思考使我們失去控制。http://www.jiese.org/bbs/thread-156438-1-1.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Cou7Y9KTx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9icZLQtA
2016-12-04 1:08 pm
這是麻豆三合宮的見解
網址:http://blog.udn.com/jinyan914/article
輕鬆小品:https://www.facebook.com/sky1010725
重陽彌人筆 105.11.28
被騙或被操縱不自知,還自以為是心甘情願,自然就不會忘記 自己是誰,有沒有被操縱,要以學習來看即知。
2016-11-11 7:00 pm
【特別隱藏版】

同儕之間真會看不起開國產車的嗎!?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110113822AAbgSE1

★校方打臉吳少爺:老師也沒開好車


【一般隱藏版】

美國大選與知識投票有無異同?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111095509AAMalkV

命定如此是否是一種無可奈何?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111094101AAuUstm


為甚麼報章雜誌的戰爭新聞 常常令讀者無動於衷;而電視傳真 卻能惹起許多對戰亂人民的同情 廣泛地激起反戰厭戰的情緒?
為甚麼許多地方 統治者高談民主 自由 可是人民卻不相信 無動於衷?

舉個普遍的例子來說,當我們寫文章敘情的時候,我們的目的在於表露內心含有的情愫。內在的真實感情和感觸,往往可以發敍於文字,形成一篇感人的著作。可是由於在這種以文敘情的過程中,語言與情感的互相對應關係,並不是必然存在,永遠並行的。於是有許多人只是學會了語言的使用,而沒有將它與內心的真實關聯起來。當內心裡沒有真實的感情的時候,也可以照樣使用動人的文字,這樣一來,美麗的辭藻,並不代表豐富的內容。這是使用語言的「方便」,也是使用語言的危機。語言幾乎可以擺開概念,脫離現實,而取得一種獨立的生命。

從另一角度看,語言離開概念而濫用,慢慢會引起它的失勢與無能。既然文字不足於裝載概念(意義),它就成了空洞沒有內容的虛殼。於是語言的繁複使用,最後只是巧妙的文字遊戲而已。我們只要檢查一些很平常的例子,就可以充分領會這一點。比如已經過時的公文形式、應對辭令等等,在許久以前也許具有鮮明的意義,使用起來對於我們有種真實感與親切感;可是常年的使用,那些設計已經磨損,已經破爛,已經不能夠擔當原來的語文任務。如果我們還要強行遵照,盲目跟用下去,結果口是心非,口有言而心無語;那麼語言文字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勢能;人們也慢慢地對那些文字,產生了心理上的疲勞和概念意念上的麻痺。語言文字上的「失勢症」,和概念意念上的「麻痺症」,常常是攜手同行,並蒂共生;兩者甚至互為因果,惡性循環。

問題是:兩個人可不可能在內心裡擁有不同的概念(譬如「良心」)
可是他們卻用著相同的語言 來稱呼彼此不同的概念?

「百聞不如一見」.那裡的「聞」當然是指問答內容;可是那裡的「見」呢!?
中國姓名專家×××
姓名決定一生命運 ;改名威力:
可由逆境轉為勝利
可使男女姻緣美滿
可使健康由弱轉強
可使愚笨轉為聰明
可使缺少子息得生兒女
2016-11-11 6:08 pm
誰該為不良的風俗被神化負責?
自卑?或超越(優越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1w1FjAfqE


收錄日期: 2021-04-20 17:52: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108200004AAtnx5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