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首先在感覺裡呈現才呈現於理智?

2016-10-29 5:59 pm

回答 (4)

2016-11-04 7:04 pm
✔ 最佳答案
真理最普通的觀念乃是:理智所嚮往的……超越的真理是單一的,每一物是真的是按照它與唯一的及單獨的第一真理的關係。................詳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202023122AARxJCj


元形就是完成,就是元質的完成,只有通過元形的完成,物體才能被接受,桌子如果沒有形式,而有質料,那我們所認得的不是桌子,而是一堆材料,所以只有形式附於質料之上,物體才能被人所認識,又如在西方有這麼一個寓言故事說,有一個國王非常愛漂亮,喜歡做最奇特的衣服,全國的裁縫師為了應付國王的好奇,弄得狼狽不堪,不知如何是好,有一天,有一群人來晉見國王,向國王稟報能做全世界最漂亮的衣服,國王很高興的就要他們去做,他們閉門做了幾個月,終於把衣服做好了,國王就要穿上,但一看,竟然空無一物,國王就問衣服在那裡,那些裁縫師就回答說:「只有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才看得到。」國王不願說自己不聰明,就高高興興地穿上,同時還徵詢群臣的意見,群臣中沒有一個敢說自己不聰明,結果都紛紛讚美國王的衣服漂亮,國王高興之餘,下令遊街展示新衣,群臣都跟在後面遊行,沿途百姓為表示其聰明,都讚美國王的衣服漂亮,國王愈發高興了。當國王走到一個小女孩前面時,這個小女孩就對媽媽說:「國王怎麼沒穿衣服?」國王大驚之下,才想到自己受騙了。從這一個故事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了解,我們人只了解我們人所能了解的東西。元形式元質基礎的事實,乃是根據所有物體都有其形式與質料,而所有的物體都須要其他物體作基礎,如此,一直往前推,第一個具體物體如果仍由一個具體物體而來,則永遠推不完。因此,元形元質應當是所有形式與質料的根源,這就好像,姓黎的人,一直往上推,可以推到黃帝時代的黎人,如再往上推,必然是範圍愈來愈小,到最後就剩下那唯一的一樣。元形既然決定元質的存在,那麼元形就是純現實。為亞里斯多德來說,元形不只是一個純現實,也是一切動的最後根源,它不在被動卻能動一切。這就好像太陽一樣,太陽不動,一切星球繞其而動,但太陽又能化生萬物使一切動,而元形就是比太陽更穩定的最終根源。

元形元質的觀念,最早是由亞里斯多德的形質論發展而成的。這也是亞氏形質論的必然依歸。到了中世紀,得到中世紀哲學的認同,而成了對物體最終原因的一致看法,這種看法,仍然不會因為當代物理、化學等科學的發展而減損其地位,相反的,更因為當代自然科學的發達,而使元形元質的看法更具有意義。

元形既是一個最純粹的形式,又是元質的精神體(形式可以說是質料的精神),則根據柏拉圖的善觀念,這一個純粹的精神體就是至高的存在,是一切真、善、美的匯合,其他一切的存在及可能的存在都分受至高存在的一份存在。而一切的存在也都朝向這一個至高的存在。

我們可以根據邏輯推論,推論道元形元質的可能性,同時也根據形式與質料的本身結論而歸結到元形元質的特性。形質論的架構,可以幫助我們在瞭解人生的意義時,有了更清楚而徹底的基礎。因為生命的結構就是從如此的基礎中獲得解決。

一個木匠要做一張桌子 在做桌子時 他必須要有元素 一是材料 一是構圖 材料是木匠在做桌子時準備用那一種木料來做 構圖乃是這張桌子的樣子是甚麼 做好之後 桌子的形式就是木匠的構圖的實現 材料就是桌子的實在形式。同樣的 木料在未成桌子之前 它有木料的形式與質料 成桌子之後 則又有桌子的形式與質料。形質論的看法 就構成了亞里斯多德構造的主要原理。質料是被限定的 被完成的 而形式是完成的 限定的原理。

在古今哲學家心裡,所謂道者,即是術,是道路,也是最高的原理。先秦老子的道,是指先天地而生的原理。在體和相說,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知其始亦不知之其終。但是在窈冥恍惚而寂寥的神祕境界裡,獨立不改,週行不息。這種超越空間時間,高深莫測,廣大無際之道,老子自己用一個優深遠邈的「玄」字來形容他的道。從表面上看來,老子的道好像不著邊際,無法測度,可是老子的道落實在現實人生的圈子裡,並不難於領悟,也就是說從道之用來說,是具體而且一貫的。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麼老子的道在天、地、人三者之間,是一貫的,可以力行的。

相關:

前人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天地聖人亦復如此。天有覆蓋寰宇的能力,但不載;地有載萬物的能力,但不能蓋;聖人教化萬民,萬物各有其用,人人各展所長,各取所需,絲毫勉強不得。所以說:「天有所短,地有所長」聖人有所窒塞,萬物有所通。宇宙萬物就在這種「形有所分,物有其用」的制衡中連棉不斷的運行著。

由此說來,能涵蓋廣宇的不能載動天地,能載動天地的又不能教化萬民,能教化萬民的不能違背生常通則,而順從生長原則的不能跳出他的本位,這就是天地間相剋相生的一個大循環,使物各有其位,民皆有教化,地有所載,天有所覆。譬如靜躁的性情有別,方圓的形狀有分。如果依性情的類別分則有靜有躁,依整個生剋道理看,靜躁並不衝突,都事務性的本然。如果依形狀去看方圓外表不同,若從道理上推究,方圓都是形狀的一種,並沒有甚麼差別。

總而言之,天地間的道理,只有陰陽交錯變化,而聖人的教誨,也不外乎仁義的反覆運用,而萬物的性質,也只是剛柔二字的相輔相濟而已。一切照著它的本質去變化,就能各司其職,各行其是而不越逾常度。所以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聲者,有聲聲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而「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嘗終,形之所形者實矣,而形者未嘗有,聲之所聲者聞矣,而聲聲者未嘗發,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味者之所味者嘗矣,而味味者未嘗呈。」這些都是「無為」的功勞啊!

能夠「無為」就可以「無不為」,所以「能陰能陽,能柔能剛,能短能長,能圓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涼,能浮能沉,能宮能商,能出能沒,能玄能黃,能甘能苦,能羶能香。」當然也可以是「無知,無能」,可以「無不知,無不能」了。

馬達的完善是否是處於馬達之外的 因此以下↓這個表面的矛盾是馬達的現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RsxzLrJ20

如何描述真理是精神實徵的公正?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911030407AAVFFkh
2016-11-10 10:30 pm
由於從現實的苦難而來,所以莊子的悲劇意識既有著深刻的現實主義根源,同時,在從苦難世界做精神提升的時候,又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在這方面,莊子與希臘的悲劇文化又有共同之處。那就是面對苦難的世界,而以審美心胸來提升人的精神世界。
悲劇是對苦難世界的反抗及提升,基本上是一種入世的精神。一般以為莊子消極、出世,其實這是一種很表面的看法。莊子置身一個戰禍連綿、危機四伏的社會環境之中,對不幸的現實有深切的體驗,因而其思想中表現著追求「逍遙遊」的境界。但是,他的逍遙並不是出世的,而是寄沉痛於優閒之中。在莊子哲學中,從無另一世界之說,他從不寄願望於彼岸世界。他寫〈人間世〉以及〈天下〉篇說他「與世俗處」可以為證。我們可以說莊子是以「出世」的精神入世。莊子要揚棄現實世界中的世俗價值網(如功名利祿、權勢尊位的價值網),從中解脫出來,這種「出世」的精神與宗教的離棄此世截然不同,因此莊子並不捨棄這個世界本身。
莊子作〈逍遙遊〉,他之逍遙於人間,心情之沉重也隱約可見。因為莊子之所以逍遙,是為了避免「中於機辟,死於罔罟」,避免「斤斧之害」。由此可見,在逍遙的背後,在莊子生命的底層,未嘗不奔騰著憤激與焦慮之情。
環顧前後左右,是這樣慘烈的歷史及現實。在做歷史透視時,莊子看到的是自黃帝、蚩尤以下,干戈不息,「流血百里」。權力結構的交替也總是兵刃相向,形成一個以強凌弱,以眾暴寡的世界,忠臣不得好死,奸人卻能善終。放眼現實,情况更為慘烈。〈在宥〉篇所說「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正是戰國時代戰禍綿延、嚴刑峻法之下社會景象的一種具體寫照。就莊子所處的大環境來說,〈則陽〉篇中有一則寓言,「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日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從中可以看出國與國之間交戰之傷亡。〈胠篋〉篇說:「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可見倫理道德已淪為有勢者的工具價值。就小環境來說,莊子的故國宋是一個小國,且為「四戰之地」,而國君宋偃王又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史書稱為「桀宋」。〈人間世〉篇說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其實即是宋偃王的寫照。老莊新論 頁337.338

尼采有尼采式的悲劇意識,莊子有莊子式的悲劇意識

在尼采看來,戴奧尼索斯精神是以激情來鼓勵生命的豪情,阿波羅精神則以恬靜涵映著生命的開闊與精微。如果我們借用尼采所提示的這兩種精神來看尼采和莊子,那麼,在尼采的思想生命裡,「衝創意志」使他越來越成為「戴奧尼索斯的信徒」,而莊子則屬於阿波羅式的精神境界。


何以情的單純帶來喜悅,情的複雜導致幽怨?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110105839AA4mdWd
2016-11-05 2:49 pm
回顧與參考

大自然可以替我們解除它強加在我們身上的痛苦,或者教導我們怎樣忍受那些痛苦,但是,……..詳:能否對莊子山木與阿德勒木頭做出比較
20160822193810AApvL3L

有時我們所反對的是該項事物的「特權化」。在某些社會裏,有的事物是少數人所獨佔的……
何秀煌著。《哲學智慧的尋求》頁50,東大圖書公司,台北,1981。

人的尊嚴如只屬於少數人,或必須靠個人的道德力量才能爭取,正反映出政治、社會尚未進入合理的狀態,理想的狀況是,人們並不需要經由道德自覺的奮鬥,就能獲得尊嚴的保障

暴風雨的情境可以導致氣壓計的下降和河水的上升。氣壓計的下降並非河水上升的原因。同樣的 河水的上升也並不是氣壓計下降的原因。

我所看到這顆蘋果的顏色是不是真的和你看到的一樣?哲學家不能滿足於普通常識,因為所謂的「普通常識」有可能是人的偏見。哲學的精神就是凡事追根究柢,「普通常識」往往似是而非,尤其面對重大問題,更常常無濟於事。

有些藝術品 並非全由藝術家自己來判斷 也不是以他們的判斷為最好 房屋的使用者或房東比建築者更能評判房屋的好壞 正如駕駛員比木匠更能判斷方向舵是否管用 而客人對筵席的判斷也比廚子為佳

一個黑猩猩懂得怎樣去使用一個機器,使它送出香蕉。但是這一件一定需要兩隻猩猩合作的工作。而黑猩猩是沒有方法把這個意思表達給另外一隻的。所以牠無法取得和這個猩猩的連結,而結果就只能........

申徒嘉是個被砍去一腳的人,他與鄭國大夫子產一起在伯昏無人門下學習
為何莊子的人間世有那麼多身心障礙人士?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721195325AAOSeQa

我們所領受的,不是這世界的靈,而是從神來的靈,使我們能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林前二 10∼12)。

在漂泊與自我的喪失,以及虛無與存在的遺忘國度裏,可以這麼 一份悲劇的命運。而做為一個人,存在的不確定性質總是驅迫著人不斷在他們人生的旅途上去做抉擇, ...

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最重要的是「忠於自己,無所畏懼」???
《逃避自由》人是有逃避自由的傾向!?

有人說:「我們現在身處的境況,是我們過去所有抉擇的總和。」細心想一想,這句話,不無道理!好比我們從迷宮的入口進去,途中要不斷選擇方向,到最後我們困在裏面,還是 ...

重要的是,讓每個決定無愧於心,每次抉擇時,都為自己更勇敢一點。 ... 要做出好選擇除了理性分析減少錯誤率之外,最重要的反而是選擇後的泰然心態。 ... 選擇錯誤時我們會不斷懊惱,責怪自己當初不應該怎樣怎樣,但其實悔恨早就 ...

人生是一連串選擇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人生即是抉擇,我們該如何做出對的選擇呢? ... 第二,放眼未來是相當重要的,在某些人心中,未來的重要性遠大於現在,所以他們不斷的為自己所規劃的人生藍圖在付諸行動

我們世界中的真正的危機不是社會,政治或者經濟,我們的危機是意識的危機,不能直接體驗我們真實的本性,無法識別每個人和所有事物的本性,在傳統佛教中,”菩薩”是指一位覺醒的具有佛性的人,菩薩發願要幫助覺醒宇宙中的每個人,認識到只有一個共同的意識,覺醒真我,覺醒一切,”宇宙中有無數的有情眾生,我發願幫助他們覺醒,我的缺點無窮無盡我發願要克服他們,佛法是未知的,我發願弄懂它,覺醒的道路是可望不可及的,我發願要去實現它”。

生活、自由以及對於快樂的追求,就像購物一樣,生活的同時我們追求著”外在”的幸福,我們成為了慾望和渴望的奴隸,幸福並不是輕易就能追求到的,或是買一件廉價衣服那樣容易得到,幸福是幻境,是幻想,是種種無盡的變化,在佛教中,輪迴,即無盡的苦難循環,在對快樂的渴望和痛苦的厭惡中永久存在,佛洛伊德將其比作”快樂定律”,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創造快樂,滿足我們的慾望,或是遠離我們厭惡的一切,即使像草履蟲這樣的單細胞生物也在做著這樣的事,這種現像被稱作刺激反應,與草履蟲不同的事,人類有更多的選擇,我的思維無拘無束,但這恰恰是癥結所在,正是對我們慾望中所需之物的思考使我們失去控制。
http://www.jiese.org/bbs/thread-156438-1-1.html
2016-11-05 2:46 pm
回顧與參考

自我啟發之父、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近年紅透半邊天。他關注人類的自卑感,認為正是因為有自卑感,人類才能創造出所有文化,自卑感與人類組成群體的行為息息相關,這也是阿德勒理論的基礎。

若說自卑感是阿德勒理論的根基之一也不為過,阿德勒曾說「身為人都一定會有自卑感」(《追求生命的意義》),也有人將阿德勒心理學稱作「自卑感心理學」。

要理解阿德勒所說的自卑感,就必須先了解「劣勢」與「自卑感」的差異。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5550

我們常說人是社會的動物 透過與其他人的交際接觸 我們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 我們加入不同的社團組織 保持朋友間的情誼 這種行為表現主要是因為我們不願意被孤立被隔離 歸屬需求與成就需求一樣 個人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別 而其行成發展也大都肇始於孩童時期的經驗 有些研究結果指出 第一胎以及獨生子女歸屬需求要比其他的小孩子來得強烈這也許是因為他們在生命開始的初期受到父母親較多的關照所使然 另外 一個小孩所屬的家庭背景與他的歸屬需求也具有密切的關係 那些來自家庭關係緊密的小孩 一般所表現的歸屬需求都較強反之 如果父母親從小就鼓勵小孩獨立自主 那麼那個小孩的歸屬需求也比較低

人際關係在理性的社會生産方式和制度的作用下 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和平而穩定的社會結構 現實地推進了社會人倫的發展。

人可以和其他動物,尤其如人猿,有其相似的地方,盡管相似,彼此之間,仍有不同,例如:人的脊椎骨適於直立,而其他的動物則沒有那麼適當,再如,人的顏面部分比腦蓋骨的部分要小,而其他動物則反是,又如人的四肢,二肢用於站立,二支用於持物,在其他動物中,除人猿可以比較外,其他動物都不是那麼方便,又如,人類的犬齒比其他動物為小,由於有這樣的特徵,人的體型和其動物的體型就是不同,人的體力和體型的比較和大部分其他動物的體力和體型的比較,就不成比例,例如螞蟻就可以背負超過其體型三十倍的東西,而人就不行,一個七十公斤體重的人如果要他背負二千一百公斤的東西,那簡直是不可思議,即使全球舉重大賽中,也沒有一個人能舉重達他體重三十倍的重力,也正由於,人在體力與體型上的不成比例,無法和其他動物一較長短,所以人還有其他的特徵,而這一個特徵,竟決定了人類為這一個物質世界的主宰。

佛洛依德認為人的所有欲望都是被決定的,自由意志純是子虛烏有之事。心理學家史基納宣稱,人類自古以來所相信的自由意志,不過是一種幻覺。《韋政通,中國的智慧》

關於我們和事物保持觀念關係,我們說這些事物是真的,那是按照它們是與我們構成的觀念符合。如同我們說一個人是真人,是為表示如此描述的個體完全符合我們對人所構成的觀念。《聖多瑪斯》

「我們一直是以我們賦於現實的意義來感受它。我們所感受的,不是現實本身,而是它們經過解釋後之物。因此,我們可以順理成章地說:這些意義多多少少總是不完全的,它們甚至是不會完全正確的。意義的領域即是充滿了錯誤的領域。」

「隨人而異的生命意義是多得不可勝數。而且,我們說過,每一種意義可能多少含有錯誤的成分在裡頭。沒有人擁有絕對正確的生命意義,而我們也可以說:只要是被人們應用的生命意義,也不會是絕對錯誤的。所有的意義在這兩極端間變化。」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新潮文庫,1971年6月,頁7)

「對於這問題 卡繆喜歡倒過來問。原先的問題是:生命有否一個值得人生存的意義。對於這問題 你願意的話 你總可以找到一個 但別人也總可以找到另一個不值得活的理由。」《沉默之聲》

『我們不需要你,你根本不配活下去。你的目標,你的奮鬥,你所抱持的價值觀念沒有未來可言。滾開吧!一無可取的人!快點死亡,快點消逝掉吧!你是沒有用的,沒有人需要你,走開!』
(阿德勒著,黃光國譯,〈一、生活的意義〉,《自卑與超越》,(台北:志文出版社,2015),頁14-15。)


佛洛伊德認為,決定人類生活目的(或是人性本能的)只是快樂原則。這個原則一開始就控制人的精神器官的活動。而文明則是對本能的限制。法律是私有制的產物,法律所代表的只是統治階級的利益,尤其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它表現得更加赤裸裸。 (佛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滿》)

每一個人活在世上都在努力追求一個幸福美好的人生,但是很少人會真正思索: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值得活?大多數人是隨波逐流,對他們而言,「幸福」不外是名利的代稱,但是現實世界中有名有利的人,似乎也不是完滿無憾。生命的答案好像不是這麼簡單,否則人類的歷史不會是悲劇不斷重演。


收錄日期: 2021-04-20 16:39: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029095931AAZS1ix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