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追求真實,但在傳統中國,歷史的意義,遠不止此。董仲舒說孔子作春秋,褒貶二百四十二年間史實,是在為天下立儀表。又說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目的在「以達王事」。這說明孔子作春秋不只是為歷史作紀錄,他是要透過歷史的紀載,宣揚他的文化理想 --- 周文。司馬遷看出這一點,所以才說春秋「禮義之大宗」。周文是孔子理想化了的周代文制,在他心目中,這就是天下的儀表,如能重振周文,就是完成王者之事。
孟子則道出春秋的另一意義,他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春秋不是一部普通的歷史書,希望藉此發揮治道的功效。
儒家學者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並被後世帝王採納。 道家從此成為非主流思想,宋朝以後程朱理學興起,獨立的道家思想基本上不復存在。
儒家和法家站在“君主本位論”的立場上對於楊朱學派的“個人本位論”不能容忍和必欲除之而後快實在是邏輯之必然結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dTeKo14Jw
有時我們所反對的是該項事物的「特權化」。在某些社會裏,有的事物是少數人所獨佔的……
何秀煌著。《哲學智慧的尋求》頁50,東大圖書公司,台北,1981。
人的尊嚴如只屬於少數人,或必須靠個人的道德力量才能爭取,正反映出政治、社會尚未進入合理的狀態,理想的狀況是,人們並不需要經由道德自覺的奮鬥,就能獲得尊嚴的保障
莊子筆下的政治領袖很少有快樂的。揆其原因,除了權力容易讓人腐化之外,就是他們幾乎聽不到真話,久而久之根本忘了自己也有純真的一面,因而也不得不與快樂絕緣 不真實而能快樂,那是沒有聽說過的。 《莊子.徐無鬼》記載徐無鬼晉見魏武侯時,談論他如何相狗與相馬,結果讓武侯開懷大笑。他究竟說了些什麼?
原來在莊子眼中,國君不過是被流放到荒野去的人,與其說他值得尊敬,還不如說他值得同情。那麼,我們何不以同情心對待他,讓他重新品嘗真實的人生?
(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頁184˙185˙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84年元月)
「殺生的藝術,給莊子寫成了這樣的技巧。固然說殺牛的技術很美,總是不好,莊子講得好好的,前面叫人養生,活得很長,可是為什麼又講到殺牛?你說怪不怪?讀書時要從這些方面去想」《南懷瑾》
寓言! 莊子與列子為何都是寓言!?
雷聲響起時……你要把握那個機會(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
孔子說:「為政以德」,德就是政治的目的,政治既是管理眾人之事,在管理眾人之事時,如果只是以力、以霸,那麼有時不但不能達到政治的目的,甚至會毀了政治的目的,所以,在施政之時,必須以德才能達到政治的目的。
聖多瑪斯說: 「人類天生就是社會性、政治性的動物,必須營共同的社會生活,而社會生活為謀公共福利及公共安寧秩序,自不能沒有政府國家。道德生活才是國家的目的」聖多瑪斯強調道德生活才是國家的目的,也是政治的目的,因為政治通常是要辨明對於治理的方法與目的的某些假定,在大多數的政治哲學目的中,這種辨明都是道德的辨明。
政治以永恆為目的 幸福(佛洛伊德認為,決定人類生活目的(或是人性本能的)只是快樂原則。)是人人要追求的,幸福可分成現實和永恆的幸福,現實的幸福是理想政治的現世目標,永恆幸福是理想政治的終極目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65GSQPRh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