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藝教育可以說是一種培養文化工程師的教育,它不單具有延續文化的作用,且需使文化不斷創新的發展。
古老的中國和希臘,學藝教育的內容,大抵相同,它們都重視歷史、文學、藝術、音樂、數學,但訓練的重點,有顯著的差別。希臘的學藝訓練,主要的目的在發展人的心智能力,中國則放在創造完美的人格。
發展心智能力.必須剃除實用動機.培養純知的思考.從事知性的工作。著重這些訓練.是希臘在較早時就能產生邏輯學.經驗科學.知識分類的原因之一。學藝教育的重點既在這一面.則知性或知識的追求者.有「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的想法.勢所難免.因發展心智能力的終極目標.在發現真理.要發現真理.需推翻舊說.不斷推陳出新.在這一目標下.師承是過渡性的.一個大哲學家必須獨立門戶.開闢新天地。我們讀西方哲學史.學派之眾多.猶如千門萬戶.個個傲然獨立.壁立萬仞.兩千多年的發展.就像連綿不斷的群山.期間雖有前後承續的關係.但如萬壑競流.個個有不同的精神面貌。
中國方面的情形完全不同。學藝教育的重點既在創造完美的人格.就不必去走一條曲折迂迴的路.先從知性方面訓練.而可以直接從行動.實踐中去磨練.「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人格意義說.行的價值遠甚於知.孔.孟所重的古聖王.都是行動人物。先秦諸子.雖然各自樹立了一個大學派.在哲學上有空前的成就.但他們都是希望得君行道以救世.即連在後代歷史中產生大作用的師表典型.也根本不是他們的初衷。
人格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在人,教育的過程在接受典範人格的薰陶,荀子說:『學莫便乎近其人,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因此,一個人在學習歷程中,必須親師取友,尤其需要尊師。做學生的愈推崇他的老師,心理上愈能認同其師,則愈能接受其深度的影響。在這意義的教育,知識完全處於附從的地位,師承不是人生的腳踏板,一日為師,終生為師,學生最大的願望,也不在知識的創新,而在承先啟後,為往聖繼絕學。 中國哲學史,不同時代,自然也有其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演變,大抵來說,多屬傳統的延續,思想上偶有創獲,亦必附驥於先聖先賢,才能受到重視。文廟實是中國學術喘統的最佳象徵,孔子闢了一片思想的新園地,建立了一座象徵莊嚴人格的廟堂,在歷代師道的引導下,繼起者只要在這塊園地上勤勞耕耘,必有所獲,死後能奉祀孔廟,於廡廊佔一席之地,於願已足,不避另闢新園地,建立新廟堂。因此,在中國,重視傳統,強調尊師重道,實是很自然的現象。
中國人尊師重道,在人格教育的範圍內,實是受這種教育的本質所使然。知識的教育,必須不斷的更新,才能算有成。人格教育則不然,一個偉大的人格,其光輝在歷史上往往歷久彌新,後人只能體現其偉大,保留其風範於不墜,所以教育要喚醒的,不是創新的野心,而是對偉人企幕崇敬之情。司馬遷做孔子世家,所教導後人的,就在引發這種情感。他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司馬遷對孔子的極盡推崇,顯然在其偉大的人格。
人格教育的基礎建築在愛與實踐上,目的在培養青年均衡、調和的人格,西哲有言:「教育,是人們遺忘了所有學校灌輸的知識後,仍能留存的東西」就是指的這種教育,這是學藝教育最崇高的理想,一個健全社會必須奮力以求的目標。
教師所教的對象不一,每個對象所具備的知識觸媒也因人而異,當教師引介一個新的觀念,討論一個新的問題時,如旁敲側擊,做廣泛而適當的隱喻,較易引起學生的反應和共鳴,因而加強教學的效果。第二,認為「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在教學的過程中,學與問分不開,優良的教師,不但激發學生求知的動機,培養發問的能力,並要喚起學生的主動意願,然後善待問者,回答要中肯恰當,說得太多,會使對方得步道要領,說得太少,又使對方模糊難測。學記作者所說的,與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和荀子「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嚮矣。」並無二致。
努力學習西方精神:西方文化的精神 不是頹廢的沙特式的存在主義 不是共產唯物主義 也不是否認心智能力的實證主義 而是一個真正尊崇人性尊嚴及力量的人文主義 這一個人文主義乃是由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所傳下來經過奧斯定、多瑪斯到今日的柏格森、瑪里旦、雅斯培、瑪爾賽及德日進的思想 這一個思想的重心 乃是把人當人看 賦予人在宇宙間應有的地位及其精神 經由這一思想 發展出的西方精神 才是真正的西方精神的源泉 我們如果不去學習這些源泉 而只是應用一些皮象 早晚我們會失落在西方危機中悲哀裡面。
經書不能完全靠理解 需要靠生活來印證 沒有相當道德生活艱苦奮鬥經驗的人 很難有真正的悟解。以儒家的論語來說 宋儒嘗說 一個人在讀論語和讀論語後 如果沒有甚麼改變 等於沒有讀。 從這話就不難知道這類書的性質。如果沒有道德的真誠 和升高道德水平的決心 就如同面臨寶山 仍將是空手而回。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把知性優點放在第一位 然而在他們的教育計畫中 他們強調道德優點與意志訓練 學好 學對與學習正確讀 寫 思考完全不同 道德優點不是知性的準備或實用技巧
有一種古來風行的發展道德性格的方法 那就是身教的力量
依古人的意見 教育是發展或完成人的過程 它試圖發展人類特有的人性優點 包括知性及德性兩方面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人類的幸福以及社會福利 它的產物便是良好的人與良好的公民
哲學家大都認為知識學習與道德修養是兩回事
道德教育主要靠心靈的覺悟
他們堅信身教和潛移默化的力量
現代的社會.不但與傳統社會有很大不同.它本身也在迅速變遷中.為人父母和師長.離開學校以後.如不在教育自己.不斷求取新知.趕上時代.對自己的孩子與學生.必不能盡教導的責任.目前社會的兒童與青少年問題.大部分的原因.是由於家庭和學校生活教育失敗所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7OV8kgi7E
歷史追求真實,但在傳統中國,歷史的意義,遠不只此。
董仲舒說孔子作春秋,褒貶二百四十二年間史實,是在為天下立儀表。又說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目的在「以達王事」。這說明孔子作春秋不只是為歷史作紀錄,他是要透過歷史的紀載,宣揚他的文化理想 --- 周文。司馬遷看出這一點,所以才說春秋「禮義之大宗」。周文是孔子理想化了的周代文制,在他心目中,這就是天下的儀表,如能重振周文,就是完成王者之事。
孟子則道出春秋的另一意義,他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春秋不是一部普通的歷史書,希望藉此發揮治道的功效。史記太史公自序「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把這一點說得更清楚。司馬光編集歷代君臣事迹而成的「資治通鑑」,就是承繼這一意義型態的鉅構。
從上面這幾點來看,中國史書的作者,他們所扮演的,絕不只是一單純的歷史學家角色,他們是文化的導師,也是歷史上的偉大教師。他們在後世享有的聲譽,遠超過實際創造歷史的人物。
雖然歷史在反映歷史真相這一點上,做得還不夠成功,但歷史家的卻能夠魔術似的把一部分的歷史賦活在我們的眼前。他能使偉大的人更偉大,也能賦予平凡的角色以不朽的生命。像項羽這樣的人物,歷史上並不少見,只是他很幸運地經由司馬遷的生花妙筆,使他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當司馬遷寫孔子世家、孟荀列傳、老莊申韓列傳,絕不可能預見到中國哲學思想史的發展,而是哲學思想史在一定程度上曾受到史記的影響。
司馬遷作史記,在中國史學上是一次偉大的創作,他對歷史的意義另有所鍾,他寫歷史最大的抱負是:「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所謂通古今之變,蓋是指歷史的因革、損益。「因」是繼承傳統,「革」是革故更新。了解因革,然後得知歷史現象中,常中有變,變中有常。由「常」可以吸收歷史的教訓,由「變」可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李翰為杜佑通典作序,贊揚通典「必參今古之宜,窮始終之要,始可以度其古,終可以行於今」,也是同一意義。至於司馬遷說歷史的意義也要「欲以究天人之際」,這一點真不好了解,也許要看史學家各自的體會。我的了解是:歷史所寫的,雖然以人事的活動為主,但一切人事的活動,無不與自然的現象發生密切的關係,歷史上有許多的重大事件,它的成敗,往往就是取決於自然的條件。如此,究天人之際,就是要探究造成歷史得失的人事以外的自然因素,以及人事與天然之間的交互影響。此外,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有歷史最後的審判,需交付上帝法庭之說,不知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是否也包括這一意義?(中國的智慧 韋政通 頁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