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在打破不平等的社會種姓階級制度之後,沒有提出新的社會結構,何以故?

2016-10-16 3:20 am

回答 (3)

2016-10-16 8:50 am
✔ 最佳答案
因為悉達多只反對種姓制度,並不反對階級制度,從佛教讓和尚可以還俗七次,而尼姑只能還俗一次。以及尼姑必須遵守男尊女卑的《八敬法》可見一般。
還有佛教傳入中國近兩千年,卻對古代中國的奴婢制度,以及一夫多妻制度沒有任何批評,也是一 例。
2016-10-18 5:47 pm
  佛教的創立者是釋迦牟尼(Sakyamuni, 563-483 B.C.)。他屬於剎帝利階級中的釋迦族(the Sakya clan),原名賽達哈達‧高達瑪(Siddhartha Gautama,高達瑪為其姓),其家族為喜馬拉雅山麓小國迦毘羅(Kapilavastu,現尼泊爾南部)的王室,為一小城邦,其父為此小國的國王淨飯王(King Suddhodana)。他誕生的地點是盧比尼(Lunbini,現屬尼泊爾,位於印度與尼泊爾邊界處)。他誕生時曾有預言謂其或為世界統治者,或為世界教師。
  其父非常希望他繼承王位,二十歲時結婚並育有一子。他出生七日其母即死,素來悲天憫人。二十九歲時他離開王國在印度東北部遊走,看透人間生、老、病、死的悲劇,對婆羅門教的教義僵化和種姓制度的不平等,頗為不滿。經過六年的修持,在保打加也(Bodh Gaya,現印度東部比哈爾邦,Bihar state,小村莊)的一棵菩提樹下得道成佛,時年三十五歲。他前往沙拿徒(Sarnath,現在印度北部阿達‧普拉迪斯邦, Uttar Pradesh,東南部的維拉奈斯或貝納拉斯,Varansi, or Benares之北約六公里半處的考古遺址)的鹿苑講道。他終生多在恆河平原一帶講道,收徒不分階級及宗教信仰。八十歲時在古施那嘉拉(Kushinagarle, or Kushinara)逝世(進入或達成涅槃)。他的弟子將他所說的教義整理為經、律、論三藏。
  佛教的基本主張,在大體上認為宇宙本是不增不滅和不生不滅的。世界的一切祇是現象的變化,無常亦無我。這種種變化,不出六「相」:在現象世界中,就某一事物言,其事物之全體為「總相」,總相中之各部分為「別相」,總相與別相間之現象為「同相」(緣起),別相與別相之間的現象為「異相」,別相會合而成時稱「成相」,別相不會合便是「敗相」。這種種錯綜複雜的排列組合,互為因果,剎那流變,是相對的,依存的。此生彼生,此有彼有.此無彼無,此滅彼滅,人之所以敗壞、死亡、哀傷、痛苦,是因為不明白上述的道理。因無知乃有種種意志的活動而成業。因為有種種意志的活動,乃有知覺的生起。因為有知覺,乃有精神與肉體的現象產生。因有精神與肉體的現象產生,乃有感官與心電對外境的接觸。因為有接觸乃生感受。因為感受,乃生貪慾、渴愛。因為貪愛,乃生執著。因為執著乃有存在。因存在乃有生命。因為有生命乃有敗壞、死亡、哀傷與痛苦。人生之中,約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念、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盛,其中「生」苦為一切痛苦之源。所謂「五蘊盛」苦,是指由於五種「因緣和合」而生的苦。這五種因緣和合便是色、受、想、行、識五蘊。「色」包括了所有物質的因緣和合,例如地、水、火、風;還有人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以及外境相應的對象:色、聲、香、味、觸等等。「受」是感覺的因緣和合,包括所有身心器官接觸外界所生的感受。眼根-色塵,耳根-聲塵,鼻根-香塵,舌根-味塵,身根-觸塵,意根-法塵(思想意象)。「想」是辨別認識各種身心活動對象的因緣和合。「行」是所有善惡的意志活動,也就是「業」。「業」就是先有了意志,然後指揮心智所發出來的善惡活動。「受」與「想」,不是意志的活動,不能產生業果。「識」是知覺的因緣和合,是以六根之一為基本以及相應的六
塵之一為對象而生的反應。例如眼識是以眼根為基本而以可見的型態為對象而生的反應,只是察覺其存在而沒有認識,是普通的視而未見。為了透徹瞭解,要明白「四諦」(苦、集、滅、道)的真義。「苦」起於有情有為心行,「集」指招聚的意識,「滅」指消滅苦因而進入涅槃,「道」是止苦的途徑。總而言之,佛教主張藉受苦受難而得救贖,重視因果(karma),由修行和走正道而脫離因果的輪迴和痛苦,而達到慾求之火完全熄滅,以及自我與無限合而為一的涅槃境界(nirvana)。
  佛教創立後一直並不興盛。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據說因為即位前與兄弟間的權力鬥爭,後來又因征伐孟加拉灣地區的柯林迦(Kalinga)之戰殺戮過多,深自懺悔,因而皈依佛教(約在249 B.C.),不僅以佛教教義作為個人人生的指引,而且也用為治國的原則。他提倡佛教的信仰,曾親往釋迦牟尼誕生聖地膜拜,不食葷腥,也不再狩獵歌舞。為了弘揚佛法,他派遣宣傳團到各地傳播佛教,據說印度有九個團,另有兩團分赴錫蘭及緬甸。他在各地立石刻碑,以期佛教經文能發生影響。前述獅石柱雕刻便為其中之一。在此情形下,佛教大盛。在阿育王死後不久,佛教分為兩大派,即小乘佛教(Hinayana, or Theravada, or the Lesser Vehicle Buddhism)和大乘佛教(Mahayana, or Greater Vehicle Buddhism)。小乘著重渡己以自我解脫進入涅槃(Nirvana),亦即慾求之火完全熄滅而自我與無限合而為一的境界;大乘則主張宏法法利生,祈求廣大眾人得以解脫而共登涅槃,因而有菩薩(bodhisattva)的思想,菩薩道是己得道但為拯救眾生而遲遲不登涅槃的慈悲賢者。後來小乘佛教流行於錫蘭(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和高棉(柬埔寨)等地,大乘佛教則傳播於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尼泊爾等地。
  佛教在印度最流行的地區為西北地帶。另外,由婆羅門教發展而成的印度教(Hinduism)則始終未衰,而且在岌多王朝以後更為得勢。
參考: 王曾才,〈第二章、古典時代〉,《世界通史》,(台北:三民,2007),頁189-192。
2016-10-16 7:07 am
因為他自動會形成


收錄日期: 2021-04-11 21:31: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015192014AAtllbT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