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大夏原是亞歷山大東征以後,留在中亞的希臘人建立的國家,西元前一八三年間其國王德密特利(Demetrius)領軍越過印度西北邊境,入侵印度河流域各地。大夏佔領印度河流域時,對印度文化頗有影響,希臘雕刻影響佛教,後來佛教雕刻所以坦胸露臂,佛像服飾也近似希臘人的服飾,就是由於這個緣故影響而來。
當大夏與巽加王朝相爭之際,中亞情勢產生很大的變化,這就是月氐人(nIdo-Scythiaus)勢力的興起。月氐人原是中國西北境內的一支游牧民族,轉徙於敦煌與祁連山之間,西漢初年月氐人屢次遭受匈奴人的攻擊,分為兩支,仍留中國的稱為小月氐,被迫西遷的就稱為大月氐。約在西元前一七零年間,大月氐已經越過蔥嶺,並於西元前一三九年攻滅大夏。
大月氐攻滅大夏後,尚有游牧的遺風,內部分為五大部落,各部落有各部落的酋長,號稱為「翎侯」。五部落中以貴霜(Kushan)勢力最強,西元一世間其翎侯丘就却(Kujula Kadphises)統一其他部落,自立為王,「貴霜」從此代替大月氐,而成為其國名。丘就却逝世後,傳至閻珍膏(Vima Kadphises)在位時,領兵攻入印度,佔有印度北部各地。
貴霜王朝入主印度北部時,對佛教影響頗大。原來釋迦牟尼生前傳道,只用口講,而沒有著作流傳於後世,當他對人講道時,為謀對方能瞭解他主張的真意,常依對方賢、愚、智、不肖等的不同,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各種不同的說法來啓發對方。即由於上述原因,後來尊奉他的佛教徒就各執一端,產生許多派別,佛教徒為謀教義統一起見,過去舉行過數次宗教會議,但是每次會議舉行以後,佛教的派別依然難於泯滅,無法達到統一教義的目標。西元二世紀中葉,貴霜王朝的國王迦膩色迦(Kanishka,西元一二三-一五三年)篤信佛教,除廣造佛寺、佛塔,派遣佛僧分赴各地弘揚佛法以外,又在西元一五零年邀請高僧龍樹(Nagajuna)、馬鳴(Asvaghosha)等五百人,在喀什米爾(Kashmir)集會,議定統一教義,以古梵文寫定經文等,這就是佛教第四次的結集。但是當時印度南部的高僧沒有參加這次結集的工作,事後南部佛僧不承認這次結集,而佛教分裂為南北兩派:北派將釋迦牟尼予以神化,雕塑釋迦牟尼像作為法力無邊的佛陀(Buddha),並膜拜菩薩(Bodhisttva),認之為未來的佛陀,而可保佑祈禱者消災滅罪等。北派佛僧除了注意禮佛膜拜神像以外,又主張普渡眾生;南派遵守佛教過去的傳統,認為釋迦牟尼不是法力無邊的上帝,而只是一位引領人類得救的大師,不刻神像,也不膜拜神像,更否認菩薩的存在,注重個人苦修,力行八正道等,再加上南派佛經由巴利文(Pali)寫成,南北兩派的鴻溝更加擴大。北派稱為大乘佛教(Mahayama),經由中亞傳入中國、日本等地,南派稱為小乘佛教(Himayama),流傳於錫蘭緬甸等地。
參考: 高亞偉,〈第五章、亞洲文明的昌盛〉,《世界通史(上)》,(台北:文太印刷,2006),頁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