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戰後歐洲的問題上,你認為三巨頭是否明智? 求解答 中五歷史功課!!!!!?

2016-10-04 3:08 pm

回答 (1)

2016-10-04 5:43 pm
  「三」巨頭各有其不同的一面,美國總統威爾遜出身知識分子,他曾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及校長,為一憲法及歷史學者,他嚴峻不苟而具有信念,為理想主義者。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為一現實、能幹的和機會主義的人物,他似乎表現了兩面的手法,一方面呼籲「公義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在1919年的大選中卻又表現了另一種嘴臉。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年高七十八歲,清楚地記得普、法戰爭的仇恨,他自然要為法國的過去要求補償,也為法國的未來要求保證。他們都有國內的支持,所以皆堅持己見。
  〈巴黎和約〉(Peace of Paris),亦稱〈凡爾賽條約〉(the Versailles Treaties)。為現代史上常被批評的條約之一,它僅維持了二十年的和平,而且在這二十年中,國際政治一直並不穩定。對於〈凡爾賽和約〉一直有「過寬」和「過嚴」兩種極端不同的評論。
  就德國的觀點看:〈凡爾賽和約〉是一個被強壓德國之上的和約(Diktat, or dictated peace ):它既違反雙方協議為締約基礎的〈十四點原則〉,德國未派代表參與,而且德國受封鎖(因而缺乏食物)直迄1919年7月,最後更是在協約國以重啟戰端為威脅的情況下,德國被迫簽字。
  英國經濟學者凱恩斯指出此條約有關經濟條款之窒礙難行,並稱此和約為「迦太基式的和約」(Carthaginian peace)。對德國而言,它構成一項「慢性的民族冤情」,發生不良的作用,最後乃致為野心家所利用。
  我們從另一觀點看,可以說和會決策者缺乏前瞻性的眼光與胸襟,試看拿破崙戰爭以後的勝利國曾對波旁王室復辟後的法國以較為寬大的處置,但第一次大戰後的勝利國對於新的德意志共和國卻無此胸襟,他們把本來要加諸德帝國的條件迫令德國共和政府接受。
  〈凡爾賽和約〉及其他和約的締訂顯示出民族主義的勝利,七個新的獨立國家的出現改變了中歐與東歐的政治地圖。這七個國家是: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與南斯拉夫。此舉雖被評譏為「歐洲的巴爾幹化」(Balkanization of Europe),我們仍不能不承認中歐與東歐長期受挫的民族主義總算吐了口氣。
  我們也要承認〈凡爾賽和約〉甚為嚴酷,最大的弊端在各國未能真正執行這些條款。在這點上,美國拒絕批准和約所負責任實大,美國共和黨控制下的國會杯葛民主黨籍的總統,遂使參議院否決了和約使美國未能加入國際聯盟,也否決了〈英美法共同防禦條約〉,使法國的安全保證落空。
  雖然英國對德態度已趨不嚴厲,但法國並無足夠的自信與力量達成目標,仍主壓抑德國,不令使之強大,結果所採的辦法均是足以羞辱新的德國民主政府而不足以消除其真正的力量。這使德國人民受到創傷,也使民主政治無法在德國建立。
  特別是一九二三年一月間法國政府突然派兵進佔德國著名的魯爾(Ruhr)工業區,德國政府因須支持魯爾區罷工、罷市居民的生活,便須增加鈔票的發行額,這樣一來就使馬克加速貶值。一九二三年一月一萬八千元可換美金一元的馬克,到了同年十一月之間就慘跌到四萬億馬克才值美金一元,依靠薪水、工資為生的公私機關職員、工人等大都困苦艱難,甚或破產,而德人從此對〈凡爾賽和約〉與法人更為痛恨,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惡果的開始。


收錄日期: 2021-04-23 23:45: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004070854AAdirVo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