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有路…. 地獄無門….」← 是傾向宗教或道德?是指示或規約?是存在或悲劇?
政治是一種手段 教育是一種手段 運動是一種手段 法律是一種手段 醫藥也是一種手段。為什麼這些手段不該也用一點技巧呢?甚至宗教、倫理和“哲學”也受到現代「時習」所沾污。
莊子˙齊物論
所謂尊重,乃是真正懂得對方的地位,而從心裡面對隻抱有恭敬的態度,【註9471】在基督宗教對尊重的看法,乃是因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在上眼中,其子女都是一律平等受寵的,誰也不比誰差,因此,人的彼此尊重乃是基因於此。至於從哲學觀點來看,就可以知道人之所以要彼此尊重,不是因為誰的錢多,權勢大,而是彼此都有無限的潛能,在從潛能到達現實過程中,誰也不敢說,自己是一定可以成為某一種現實,在現實與可能的情況中,人就需要彼此尊重。
莊子˙逍遙遊 --- 小知不及大知
至於了解,我們常是因為由於不了解對方,而產生許多誤解,為什麼有這麼多誤解,起因乃是每個人的體驗不同,在分享體驗之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角度,因為角度不同,所以了解的方向也有差異,如此就會有誤解,【註】因此在了解的過程中,最好能如前面所說的體驗一樣,能了解自己的情緒,真誠的面對自己及他人之後,就容易將心比心,了解別人,愛別人。所以佛洛姆說:「成熟的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不成熟的愛則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在成熟與不成熟之間,了解就佔了極大的部分。
如何解釋「不生者能生生」?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007181600AAmJzEH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學者,也是個別心理學的創始者。阿德勒曾與佛洛依德合作過10年,後來因為對佛洛依德的泛性論不能茍同而拆夥,繼而發展自己的人格理論。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阿德勒對性格有特別的看法,大致分為激進性格(攻擊性性格)、非激進性格(非攻擊性性格)及其他三類;一般說來,當一個人追求權力及優越的目標,以公開與他人為敵的方式呈現,連對方都可直接感受他的敵意時,就屬於激進性格;相對於激進性格,非激進性格以自人群中撤退的方式,來操縱關心他的人,這種表面上不傷害別人的形式,其實同樣隱藏著對人的敵意。以下大致說明這些性格。
(一)激進性格: 1.虛榮(Vanity) 2.嫉妒(Jealousy) 3.羨慕(Envy) 4.貪吝(Avarice) 5.恨(Hate) 6.犯罪性疏忽
(二)非激進性格: 1.孤僻(Seclusiveness) 2.焦慮不安(Anxiety) 3.懦弱(Faint-heartedness) 4.粗野不馴(Untamed Instincts)……………《鈞天寰宇》
摘自:自卑與優越的界定關涉那些必要且具體身心因素?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711211538AAGQr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