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國史1P.2-7 ans,quick!!!!!!!!pls!!!!?
回答 (2)
感謝題主開題。
「大一統」一直是中國士大夫的理想。然而在中國歷史上,統一的局勢雖然在秦始皇時底定,但在五代以前,統一仍然不是常態。北宋以後,統一的局勢才告確立。推論中國的統一局勢能夠長期維持,可以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士大夫社會的作用。在傳統中國,士大夫一直是政治社會的領導者。這批出身不同地域的社會領袖,他們具有相同的教養,可以使用相同的語言、文字,相近的生活禮儀與價值標準,共同的文化認同,即以儒家自居。這種型態的士大夫團體的形成,可以上溯到漢朝的郎吏制度與太學制度。所謂郎吏制度,是漢朝規定優秀的地方人才可以到中央的朝廷任職郎吏,郎吏的性質是天子的侍從,兼作朝廷的見習生,表現好的郎吏可以調任地方長官。漢朝政府也選拔優秀的地方人才到京城的太學就讀。這些制度都使得中國各地的社會領袖得以在京城互相交往,於是發展出士大夫的共同文化。漢朝雖然崩潰,但是士大夫之間的認同感並未因此而消失,反而是在六朝時期的各個分裂國家中擴散與紮根。各地的士大夫之間的一體感,主要不是來自地域或族群的歸屬感,而是以文化為媒介。舉例而言,唐朝的大詩人張九齡在十三歲時曾獻詩給廣州刺史王方慶,王方慶十分欣賞張九齡的文采,認為他是相當優秀的士人,所以給予禮遇並提拔。張九齡是出身南方的少數民族,但對王方慶而言,他對士人身分的認同遠重要於族群。就是這種以文化教養為標準的認同感,使中國的上層社會能夠結合為一個團體,克服地域與族群的差異。
第二,選舉制度的作用。從西漢中期起,中國就建立起選舉制度,其對中國歷史的作用我們已屢有說明。宋以後,中國統一局勢的確立,與科舉考試的制度化有密切關係。從此,中國各地的士大夫可以有確定的管道成為全國性的官員。當他們有這樣的期待時,當然願意捨其他路徑,而投身科舉考試之中,希望功成名就。當選舉制度與社會狀況不能配合時,分裂的動力就伺機而出。以漢末為例,社會上權力正在上升的豪族缺乏管道可以進入國家,而正常的選舉管道又為外戚與宦官所把持。當這批失望的士大夫選擇回到鄉里經營地域社會時,漢朝也因此遭撕裂。西晉時九品官人法的選舉管道為洛陽權貴所壟斷,因此有一些不滿的士人便參與「八王之亂」。唐末的情形也有相同點,由於士族壟斷唐朝的中央政府,新興的土豪階層無法順利的爬到政治的上層,致使他們願意支撐割據的藩鎮以對抗朝廷,於是有唐末與五代的分裂。
第三,地域社會的整合作用。中國歷史上的「統一」多就政治系統而言,可是就社會經濟而言,秦漢以來,各地區的差異性仍然很大。西漢時期,在政治的版圖中,中國的核心區在關中與三河(河南西部、山西南部與陝西東部),江南地區則是邊陲區。當核心區已有高度發展的農業時,邊陲區還只有落後的農業。當核心區的社會領袖都隸屬於皇權的轄下時,邊陲區的地方豪強實質則仍割據一方,儼然土皇帝。魏晉以後,江南的經濟有長足的進步。「五胡亂華」之後,晉室南渡,南方的人才大量的進入政府。中國的經濟重心逐步南移。在隋唐時期,雖然政治重心仍在華北,但華北的經濟已經無法供給國家需求,必須仰賴南方的接濟。隋代大運河的開闢,使得華北的政治中心與江南經濟能夠結合起來。華北與江南的經濟結合是其後統一國家的重要基礎,由此我們可以推想運河的重要。從唐穆宗(在位西元821-824年)開始,唐朝廷喪失了對於大運河的控制權,長安政權已出現財政與經濟的危機。當龐勛在西元868年率一批軍人造反,占據大運河的要衝徐州,切斷了江南到華北的交通線,長安的中央政府其實只剩下空殼子,連官兵的薪餉都發不出。其後,「黃巢之亂」時,黃巢的勢力與其他藩鎮勢力紛紛占據大運河的要衝,南方的地方勢力也藉機宣告獨立,於是有南方的十國政權產生。在明清時期,中國的核心區是政治中心北京所在的河北地區與經濟中心的江南地區,兩個中心由運河聯繫。而且西元十五、十六世紀之後,全國性的市場出現,透過長程的貿易,中國內部的各地域社會不斷的被整合為一個經濟區。這種經濟的發展也加強了統一的局勢。
參考: 甘懷真,〈第五章、歷代治亂分析〉,《中國通史》,(台北:三民,2009),頁161-163。
收錄日期: 2021-04-18 15:40: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003052159AAlffbz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