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我願意回答第二題。
亞利安人為了保持血統上的「純潔」和阻隔被他們征服並役使的人的距離,乃發展出種姓制度(Caste System)。這種種姓制度形成於吠陀時代後期,在西元前500年左右便已成為牢不可破並滲透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的定制。人民分成四個階級,第一個階級是婆羅門(Brahmans),屬於僧侶階級,代表神的頭部;第二個階級為剎帝利(Kshatriyas),為貴族武士,代表神的雙手;第三個階級是吠舍(Vaishyas),為農夫和工商,代表神的兩足;第四個階級叫奢陀羅(Shudras),是賤民,代表神的排泄物。前三個階級是亞利安人,第四個階級則是奴隸(Dasas)。在這些階級之外,且有更低賤沒有階級歸屬的「穢不可觸者」(the Untouchable),甚至據說他們的影子會使一口井汙穢。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種姓制度和很濃厚的種族和膚色的性質。這種種姓制度分得很細,據說僅婆羅門階級即有一千八百種區分,全部種姓的區分超過三千種。不過,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後來因為亞利安部落或邦國有時結合「奴隸」種姓的部落或勢力為盟友而從事征戰,這使他們的地位提升,他們的教士成為婆羅門,他們的貴族成為剎帝利,他們的某些地主成為吠舍。這是為什麼印度南部有不同種姓制度的原因。這種種姓制度是世襲的,任何人為的努力或奮鬥都不能改變。同時,又因未規定不同的種姓與他們可以從事的職業和共同生活的交往有關,而且印度人的身體上也有種性的記號(習慣上在前額),成為不可逾越的鴻溝。這種情形使社會流動的運作,社會正義的伸張和社會團結的促進均有其困難。
另外,在此要說明的是,印度雖於獨立後在1947年廢除「穢不可觸者」階層,1950年的印度憲法復廢除種姓制度,但是種姓制度的陰影仍然籠罩印度。在今日印度,除婆羅門階級(占總人口6%)外,其餘者均分屬不同的當地的種群(jati),如高層種群如達庫爾(Thakurs)、班尼亞(Banias)和喀雅斯(Kayasths)等(占全人口14%)。在這兩個上層種姓中,婆羅門仍為教士,也在政府職位中占很大比例;高層種姓以地主、商人和資產階級為多。至於下層種姓,包括雅迪夫(Yadavs)、古札兒(Gujar)和雅那地(Yanadis)等,占全國總人口52%,他們多為勞工和工匠及牧牛者,政府保留27%的職位給他們。最下層的達里特(Dalits)被認為不屬於任何種姓的人,占全人口18%,政府保留15%的職位給他們,他們絕大多數赤貧,並且做有關衛生(人體排泄物)、火葬和製皮等工作。此一大致情形,可參見Time(April 13.1992)之封面專題報導。
參考: 王曾才,〈第一章、遠古時代〉,《世界通史》,(台北:三民,2007),頁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