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三征高麗對隋朝國運有何影響?

2016-10-02 8:17 am

回答 (1)

2016-10-02 9:27 am
✔ 最佳答案
  煬帝初年,正值隋帝國極盛之時,帝命高麗王元入朝,元遷延不來,暗於遼水沿岸佈防,煬帝乃於大業七年(六一一年)下詔伐高麗。次年正月,大軍集中涿郡(今北平市),分左右各十二軍,共有士兵一百一十二萬人,司運輸的人夫更多一倍。繼而諸軍分道並出,強渡遼水,高麗拒戰大敗,隋軍進圍遼東城(今遼寧遼陽縣北)。高麗自陳國滅亡,即開始增修守備,至此已二十餘年,在遼東城佈防,也有四五年的歷史,因此防務堅強,隋軍久攻不下。六月,煬帝親臨前線督師,亦無克獲。這時由來護兒率領的江淮水軍由海道至高麗,在距離平壤六十里處破高麗兵,乘勝入城;但因遇伏大敗,逃回登陸的地方。另一支隋軍約三十萬五千人,由宇文述等率領,越鴨綠水,進迫平壤。高麗軍詐降,宇文述因士卒疲弊,又見平壤城險固,不易攻下,乃許和退兵。七月,隋軍退至薩水(今清川江),於半渡時為高麗軍所襲,諸軍潰逃,將士逃回遼東的僅二千七百人,於是煬帝只得退師。此役隋的收穫,只是取得遼水西面高麗的一個小據點武厲邏(今遼寧新民縣一帶)。
  大業九年(六一三年),煬帝再度親征高麗,仍以宇文述主持軍務。四月,煬帝渡遼水,一面派宇文述等分道進擊平壤,一面自統大軍進攻遼東城,並下令諸將一切可以便宜從事。隋軍四面圍攻遼東城,晝夜不息,高麗兵堅守,相拒二十餘日,終攻不下,雙方死傷均重。這時國內傳來楊玄感造反東都危殆的消息,煬帝只得回師,軍資器械,完全丟棄。次年,煬帝又徵全國的兵討伐高麗。這時國內已顯出亂象,所徵的兵多不能按時集合,已徵集的也逃亡不少;高麗亦因戰爭關係,甚為困弊。七月,隋大軍至懷遠鎮(今熱河朝陽縣西)。來護兒領兵由海道至畢奢城(即卑沙城,約在今遼寧莊河縣一帶),敗高麗兵,直指平壤。高麗王元懼而乞降,煬帝乃遣使召來護兒退兵,他本人也自懷遠回京,仍徵高麗王元入朝,元終不肯來。煬帝本想再加撻伐,但結果未行。
  煬帝的征高麗,目的不過是命高元入朝,實無若何重大意義。據他的自白,征高麗只是由於他偶然的興會,但這幾次軍事的失敗,却直接促曾隋帝國的亂亡。以隋帝國的富強,敗於一個「蕞爾小邦」,其原因實不簡單。從三次戰役看,高麗的準備充足,若戰不屈以及戰術運用的靈活(如設伏和詐降等),固然都是致勝的原因;但隋軍的戰鬪力也決不弱,且以壓倒的優勢前來,何以總是戰不數月,便急遽退師?這一點與氣候有極大關係。原來中國東北部即今遼東半島一帶,在舊曆六七月間是雨季,從八九月到次年二三月又是寒凍的時期;雨潦與氷雪對作戰和運輸都有極大阻礙,所以在這個區域中適宜於作戰的時間很端,只有凍期已過雨季未到的二三個月的時間。因此必須速戰速決,不能獲勝便只好退兵,否則結果更不堪設想。綜觀煬帝的三次東征,除第二次因內亂而退兵外,其餘兩次撤兵都在七月,便顯然可知與雨水有關。此外隋帝國的武力重心距離前線過遠,關中地區與高麗,相距至少在三千華里以上,士兵長途跋涉,自然會影響士氣;宇文述望見平壤而不敢攻,便可想士卒的勞頓。以上兩點,也是隋軍不能獲勝的重要原因。
參考: 傅樂成,〈第十三章、隋帝國的興亡〉,《中國通史(上冊)》,(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71),頁364-365。


收錄日期: 2021-05-02 10:44: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002001746AA72lzx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