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化機』與「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看現世的樂利?

2016-09-28 5:56 p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XcPVEtghQ
關於語言世界和現實世界

回答 (9)

2016-09-29 7:13 am
✔ 最佳答案
愛默生說:「小心注意你所期望得到的東西,因為你是會得到它的。」

所以說,你的信心必須純正,舉凡違背天理或不近人情的奢求慾念邪思惡想都不可存在。那些算不上是信心而實在是在害人的魔慾,兩者絕對不可混淆模稜。

若是你解除了對自我的懷疑以後,你就可以專心一致的運用全副的注意力,努力的來進行你所要從事的工作。

而一個人一但集中心力來處理問題時,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從中阻攔的。所謂困難,不過是一種不夠團結一致的表現,如果你能以一個充分團結的個體來面對所有的困難的話,則一切的困難勢必會降低。當你將自己全部的力量 — 情緒方面,身體方面,精神方面的 — 整個都集中在一起,衝分加以發揮運用,這一份團結一致的力量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而期望至善的意思是 — 把你自己完整的一顆心(它是你本性的基礎)放在你所要完成的事情上。

一個人的失敗,多半不是因為他自己的能力不足,確實的致命傷常常是他的心神不夠專注一處。他們就從來沒有專心一意地希望成功過,他們沒有把自己的心放在事業上,也就是說他們總是心不在焉的做這想那,三心二意的結果,自然不可能達到他所期望的,倒不是說他做不到他所期望的,而是他根本就沒有真正專心一致的去做呀!
2016-10-06 8:51 am
網上查查
2016-10-02 5:32 pm
(中央社記者顧荃台北2日電)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表示,他認為政府應該花點錢重蓋一個大一點的清真寺,最好在捷運站旁邊,上次開齋節他去看,根本擠不下,他會發LINE給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提出建議。

媒體報導,美國對抗伊斯蘭國(IS)及其周邊組織的「堅定決心」(Inherent Resolve)官網中,列出參與行動的67個國家與地區,台灣竟也在列,網頁上還有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以及「Taiwan」字樣。

柯文哲上午出席「2016健康物聯網黑克松閉幕式頒獎典禮」,會後受訪時表示,他以前就講過,「反正(美國)要抓公差要做事,就是台灣,不要我們就踢到外面去,這沒辦法」。

柯文哲表示,不過台北市對回教國家最友善,北市府還有設置穆斯林祈禱區。

柯文哲說,他上次去看清真寺,覺得政府應該花點錢重蓋一個大一點的清真寺,最好在捷運站旁邊。印尼移工也有好幾萬人,上次開齋節他去看,根本擠不下,星期天也有好多移工擠在台北車站。

他表示,要做回教友善國家,政府應該花點錢蓋大一點的清真寺,他會發LINE給張景森,建議表達對回教國家友善態度。105100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yEbj-jEyTQ


「二戰期間 泰國曾向英國和美國宣戰 但二戰結束 泰國隨即聲明:之前所作之宣示均作廢 」

對英美宣戰布告不算數的國家——二戰中的泰國
二戰時,亞洲還有一個日本的同盟國,向英美宣戰-
人妖最流行的國家:卻敢跟美國宣戰,跟日本結盟還侵入中國雲南!
2016-10-02 9:08 am
百鳥啣花?香象所負?萬里無寸草?明眼人洛井?
主燈轉動時如何破「認知我」執【2】?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925012047AA7hD5E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002005155AAtm1VF

山不在高 有仙則靈 水不在深 有龍則興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寶島上,居住著當今真大善知識蕭平時導師,一位能使人親証菩提的大菩薩。寶島,才因此真正名符其實!」

碼不在多 六個就贏 簽不用早 有誠則靈 斯是夢境 惟吾不醒 牌支算得準 一次六顆星 頭彩一中後 北銀抱獎金 可以買別墅 堆黃金 無鬧鐘之亂耳 無加班之勞形 夜夜拼酒店 天天自然醒 吾自云:有中才行!

大樂透連16槓 「買全餐」有錢也辦不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1w1FjAfqE
2016-10-01 11:28 am
台灣無法出席今年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我駐加拿大代表處九月廿九日舉行外交酒會,十多個友邦及友台國家的ICAO代表團成員出席,卻不見美國、日本等國派代表出席。駐加代表龔中誠表示,都有邀約,但中國大陸有一些做法,會對朋友們造成無謂的困擾,對方是想避免一些無謂的麻煩。....................

二戰期間 泰國曾向英國和美國宣戰 但二戰結束 泰國隨即聲明:之前所作之宣示均作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1ufyW8VDK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_FQ6HriwHQ
2016-10-01 10:01 am
這句「沒有人喜歡我」事實上只是一種價值觀?
從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看先秦時代的動盪與悲哀?《莊子‧則陽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dTeKo14Jw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001013239AA4JaHC

如何看待政治與宗教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226000015KK01246
2016-09-30 2:21 am
佛洛伊德認為,決定人類生活目的(或是人性本能的)只是快樂原則。這個原則一開始就控制人的精神器官的活動。而文明則是對本能的限制。但佛洛伊德並沒有否認文明是人類的進步。在他看來,所謂的幸福就是被深深壓抑的那些本能需要的滿足。文明雖然不一定具有獲得幸福的手段之價值,但它却把人類的生活與人類祖先類人猿的動物性區別開來。在佛洛伊德看來,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之前,社會關係受個人隨心所欲支配,體格比較強壯的人根據自己的利益和本能衝動來決定社會關係。進入文明社會以後,集體的力量被認為是正確的。個體的力量被集體的力量所代替是文明發展中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文明的進一步發展似乎使法律不再代表一個小集體的意願,即一個等級或者人類一個階層或者一個種族群體的意願,最終的結果便是所有的人通過犧牲他們的本能創造了法律規則。
這裏佛洛伊德雖然正確地肯定了集體力量在文明中的作用,看到了社會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意義,但却錯誤地把法律看成是個階級各階層共同意願的產物。其實,法律是私有制的產物,法律所代表的只是統治階級的利益,尤其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它表現得更加赤裸裸。
(賴添進譯,佛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滿》,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77年3月)


十七世紀以後 客觀的觀察與描述成為研究人類行為的主要工具。心理學歷史學家波林認為笛卡兒是這個演變中的重要人物 笛卡兒是法國哲學家與數學家 他有兩個見解對於心理學的發展與演變有過重要的影響

第一 他認為動物與機器無異 動物只不過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而沒有意識的存在。笛卡兒認為人的身體也不過是一種質材料 它可以由肌肉的運動來加解說。

第二 他認為人類除肉體外 還超然地擁有心靈 而人的心靈是完全與肢體分開而不相干的。人的心靈可以自由思想、記憶和想像。笛卡兒的心身兩例觀念 以及肉體機械化的見解 對於日後心理學的發展 有其重要的地位。
2016-09-29 9:43 pm
【“真實”指的是對人類的真實,對人類目標和計劃的真實。除此之外,別無真理。】

阿德勒對人生意義的分析,是把人類的延續作為最終的指向:
隨人而異的生命意義是多得不可勝數的。 ……我們可以得到一種科學的“生命意義”,它是真正意義的共同尺度,也是能使我們應付與人類有關的現實“意義”的。在此,我們必須牢牢記往:“真實”指的是對人類的真實,對人類目標和計劃的真實。除此之外,別無真理。 (頁30)——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生活的意義”,《自卑與超越》。阿德勒是奧地利心理分析學家,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精神分析三大家 因為每個人都只是人類社會的一員,所以個人生活的真正意義,便在於“奉獻,對別人發生興趣以及互助合作”(頁33)。他還認為:所有失敗者——神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問題少年、自殺者、墮落者、娼妓——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缺乏從屬感和社會興趣。 (頁32)……只有了解生活的意義在於奉獻的人,才能夠以勇氣及較大的成功機會來應付其困難。 (頁39)他還特別提到,各大宗教便是具有這種“救世濟人的心懷”,也是推動社會利益增加的“最大力量之一”(頁34)。當然,他對於作為科學的個體心理學也寄予了同樣的期望。阿德勒能看到宗教與心理科學的共同之處,這一點倒與美國心理學家弗絡姆的觀點有一致之處。在這些論述中,筆者最為激賞的,還得是叔本華的“人生空虛論”。如果有人認為追求個人的幸福與享樂便是人生意義之所在的話,那麼且來看看叔本華的邏輯。

命題:“一切人間的享樂都是空虛。”(頁5)
證明:
第一,“人類的努力經常遭遇障礙”(頁1),用我們的常說的話來講就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第二,關於人們所追求的幸福,引用柏拉圖的話來說,“唯其不斷地變化,絕不可能常駐”(頁2), “現在所有的存在,在轉瞬間,又成了'曾經'存在” (頁1)。
第三,“人類的慾望是得隴而望蜀,永遠無法饜足”。 (頁1)
第四,“你所熱望的某種東西交到手中時,倒反覺得不過如此而已,發現不出它的價值。”(頁3)
第五,慾望“即使得到滿足,那也僅能給予沒有痛苦的狀態,但卻帶來更多的煩惱”。 “這個煩惱的感覺是人生空虛的成因,也直接證明生存的無價值。”(頁4)
最後,“所謂'人體'……最後也不得不歸於一抔黃土”。 (頁4)
總結: “人生只是追求通常想像上的幸福,而且,能達到目的的絕少,縱能達到,也將立刻感到“目的錯誤”的失望。”(頁2)
——叔本華(1788-1860)“人生空虛論”,《叔本華論文集》

以上摘自:人生的意義,心理學家、哲學家如是說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4108457/
2016-09-29 6:22 pm
人之不得懸解,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因襲且執著既定的價值成見;當人心為世俗價值所拘執縶縛綁時,其精神面只好亦步亦趨地步步為營,而不得自由。因此,要達到精神超越,首先就要破除既有執著。而說到現實人生中最難以豁達的難題,首當死生大限 --- 以對於生死壽夭的執著為第一了,是以《莊子》先破除世人對於形軀肉體的「有/無」執著,再進至消除人生歷程現實生活的種種植著。此蓋由於人生往往高懸諸多價值,故人生成為一場永無止盡的競逐,伊於胡底?情識情執逐境逐物,加上人多「自是相非」,更造成群體生活中人際關係的扞格衝突、煩惱茲生。因此《莊子》由「道通為一」的形上指導理論,復進論現實人生一切價值的「無是無非」本質,以破除世人對於任何絕對價值的迷信崇拜與追求。也即莊子是透過消解現象界一切價值的對立性,使人們放下負擔,以達到精神層面無待於任何價值與條件成全的:絕對逍遙與自足。

前人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天地聖人亦復如此。天有覆蓋寰宇的能力,但不載;地有載萬物的能力,但不能蓋;聖人教化萬民,萬物各有其用,人人各展所長,各取所需,絲毫勉強不得。所以說:「天有所短,地有所長」聖人有所窒塞,萬物有所通。宇宙萬物就在這種「形有所分,物有其用」的制衡中連棉不斷的運行著。

由此說來,能涵蓋廣宇的不能載動天地,能載動天地的又不能教化萬民,能教化萬民的不能違背生常通則,而順從生長原則的不能跳出他的本位,這就是天地間相剋相生的一個大循環,使物各有其位,民皆有教化,地有所載,天有所覆。譬如靜躁的性情有別,方圓的形狀有分。如果依性情的類別分則有靜有躁,依整個生剋道理看,靜躁並不衝突,都事務性的本然。如果依形狀去看方圓外表不同,若從道理上推究,方圓都是形狀的一種,並沒有甚麼差別。

總而言之,天地間的道理,只有陰陽交錯變化,而聖人的教誨,也不外乎仁義的反覆運用,而萬物的性質,也只是剛柔二字的相輔相濟而已。一切照著它的本質去變化,就能各司其職,各行其是而不越逾常度。所以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聲者,有聲聲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而「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嘗終,形之所形者實矣,而形者未嘗有,聲之所聲者聞矣,而聲聲者未嘗發,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味者之所味者嘗矣,而味味者未嘗呈。」這些都是「無為」的功勞啊!

能夠「無為」就可以「無不為」,所以「能陰能陽,能柔能剛,能短能長,能圓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涼,能浮能沉,能宮能商,能出能沒,能玄能黃,能甘能苦,能羶能香。」當然也可以是「無知,無能」,可以「無不知,無不能」了。

如果我們把道德當作一些規則來看的話 那道德不僅是影響我們 而且根本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在生活中 沒有不需要規則的 學生有學生的規則 老師有老師的規則 公務員有公務員的規則 做父母有做父母的規則 做子女的也有做子女的規則 處處都有規則 時時都有規則 沒有人可以在規則之外。

我們如何證明形質論為物質的實在結構呢?
物質世界的變化可以給我們證明
從生物的合一性也可以給我們證明
物質實體有其擴延性 是可分的 可分的理由不在自身 而在分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ZCedq9a4Q


收錄日期: 2021-04-20 16:38: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928095644AAgEpIF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