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指的是對人類的真實,對人類目標和計劃的真實。除此之外,別無真理。】
阿德勒對人生意義的分析,是把人類的延續作為最終的指向:
隨人而異的生命意義是多得不可勝數的。 ……我們可以得到一種科學的“生命意義”,它是真正意義的共同尺度,也是能使我們應付與人類有關的現實“意義”的。在此,我們必須牢牢記往:“真實”指的是對人類的真實,對人類目標和計劃的真實。除此之外,別無真理。 (頁30)——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生活的意義”,《自卑與超越》。阿德勒是奧地利心理分析學家,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精神分析三大家 因為每個人都只是人類社會的一員,所以個人生活的真正意義,便在於“奉獻,對別人發生興趣以及互助合作”(頁33)。他還認為:所有失敗者——神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問題少年、自殺者、墮落者、娼妓——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缺乏從屬感和社會興趣。 (頁32)……只有了解生活的意義在於奉獻的人,才能夠以勇氣及較大的成功機會來應付其困難。 (頁39)他還特別提到,各大宗教便是具有這種“救世濟人的心懷”,也是推動社會利益增加的“最大力量之一”(頁34)。當然,他對於作為科學的個體心理學也寄予了同樣的期望。阿德勒能看到宗教與心理科學的共同之處,這一點倒與美國心理學家弗絡姆的觀點有一致之處。在這些論述中,筆者最為激賞的,還得是叔本華的“人生空虛論”。如果有人認為追求個人的幸福與享樂便是人生意義之所在的話,那麼且來看看叔本華的邏輯。
命題:“一切人間的享樂都是空虛。”(頁5)
證明:
第一,“人類的努力經常遭遇障礙”(頁1),用我們的常說的話來講就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第二,關於人們所追求的幸福,引用柏拉圖的話來說,“唯其不斷地變化,絕不可能常駐”(頁2), “現在所有的存在,在轉瞬間,又成了'曾經'存在” (頁1)。
第三,“人類的慾望是得隴而望蜀,永遠無法饜足”。 (頁1)
第四,“你所熱望的某種東西交到手中時,倒反覺得不過如此而已,發現不出它的價值。”(頁3)
第五,慾望“即使得到滿足,那也僅能給予沒有痛苦的狀態,但卻帶來更多的煩惱”。 “這個煩惱的感覺是人生空虛的成因,也直接證明生存的無價值。”(頁4)
最後,“所謂'人體'……最後也不得不歸於一抔黃土”。 (頁4)
總結: “人生只是追求通常想像上的幸福,而且,能達到目的的絕少,縱能達到,也將立刻感到“目的錯誤”的失望。”(頁2)
——叔本華(1788-1860)“人生空虛論”,《叔本華論文集》
以上摘自:人生的意義,心理學家、哲學家如是說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4108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