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農業改革对農民生活和国家經濟带来的正面影响?
回答 (3)
一、 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
(一) 改革後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
從1979到1998年的20年間,據日本學者小島朋之的研究,中國的國內生產總額(General Domestic Product, GDP)增長了6倍,1979年的國內生產總額是3624億元(人民幣,以下同),1997年達到了7.77兆,年均增長率為9.8%,居世界第一,超過了世界各國的平均水平(6.5%)。1996年開始,實現GDP翻兩番(4倍)的目標,比鄧小平上台初預定的2000年提前5年,中國的經濟實力現在(1999年)已經位於世界第七,1997年的GDP為9020億美元,2000年為1.2兆美元,大約等於1950年美國的11.5%,或日本的13%。僅次於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以世界銀行為首的一些金融組織認為,如果用購買力平價來估算,中國已經具備了和日、美不相上下的經濟實力,到2020年,GDP將會是美國的1.4倍,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強國。工業生產在這20年間的年均增長率是14.9%,一共增長了15倍;國營企業的增長率為7.6%,集體經濟的增長率為19.7%,農業生產的年增長率為6.6%,比1978年增長了3.4倍。
帶來如此巨大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開放的經濟,另一個是市場經濟的運行。對外開放以來,對外貿易總額年增長率達到了15.6%,1978年時還只排在世界第27位,1998年的對外貿易總額達到3400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近20倍,一下子就上升到世界第10位。引進外資在改革開放前是一片空白,而1998年的累進總額已達到3483.5億美元。外匯儲備在1978年時僅1.67億美元,1998年底增至140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
在所有制方面,非公有制企業也有顯著的發展,到1997年底,已有個體戶2851萬家,雇傭8名以上勞動者的私企有104萬家,1997年非公有制占GDP的75.8%。
(二) 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78年的人均GDP為379元,到1997年,增至6079元,年均增長率為8.4%。其中城市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從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1997年的5160.3元,實際增加了16倍;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增加了15倍多,從1978年的136.6元增到1997年的2090.1元,實際的年均增長率為8.1%。
收入增加,生活也較富裕,從恩格爾係數(食物占收入的百分比)來看,城市居民為46.4%,比1978年下降了11%;農民為55.1%,比1978年下降了12.6%,以前的耐久消費品叫「四大件」(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和收音機),現在農民不僅購彩電、洗衣機、冰箱和音響,還裝了電話、空調、電腦、汽車等。居住方面,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從1978年的3.5平方公尺增加到1997年的8.8平方公尺;農村則從8.1平方公尺增加到22.5平方公尺。
參與中國建設的香港商人胡應湘,自訂了一套衡量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準繩,稱為胡氏經濟指標。這個指標僅適用於開發中國家,共分為五個階段:階段一,民眾開始出外用餐;階段二,買新衣;階段三,消費者開始添購新家電;階段四,買摩托車、汽車或公寓;階段五,出國旅遊。大陸目前大多數人處於第二與第三階段,也有不少人已進步到第四階段。
正因為有了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才開始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它的國際威信也逐步提高。國際威信的提高不僅喚起民眾的「愛國主義」意識,也充實了「愛國主義」的內容。
二、 改革發展成就之謎
美國學者拉迪(Nicholas R. Lardy)言,大陸在改革前的20年中,經濟成長率為年均4%,非官方所說的5%至6%,而自改革開放以後20年,年均成長率卻高達9%左右。1978年的全國人民GDP的收入是379元,至2000年高升至1130美元,之所以有此傲人的成就,根據諾貝爾獎經濟獎得主克萊因的分析,主要因素的分析,主要因素有六:(一)農業改革,(二)開放政策,(三)引進市場價格體系,(四)改善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能源、教育),(五)計畫生育,(六)宏觀經濟政策。對於第三項而言,議價運動帶來了市場上貨物、服務、勞動力和資金等資源的更有效的分配。至於宏觀政策而言,中國目前還不能像西方工業化國家一樣對其財政、金融和商業政策進行總體的微觀調整,尤其金融方面的規章制度不健全最嚴重,所以朱鎔基任內對此項的努力特別重視。另外,對通貨膨脹採用緊縮信貸的方法外,也採用一些積極的工業和商業政策,和一些較為平穩的財政政策,以實現「軟著陸」,即稍微放慢增長的速度,更大幅度地降低通膨率,這些措施並未立刻見效,至1996-1997年則效果不錯,實現了無通脹的持續快速增長的目標。另外,香港經濟社會學者蘇耀昌等人,則從另一角度來分析,認為大陸經濟成就之謎主要為五種因素的產物:
(一)毛澤東的遺產。包括為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政治上的可接受性、強大的政府、紮實的鄉村基層組織、有效率的地方機構,以及無負債的經濟狀況,這五項使鄧小平推動現代化為可能。
(二)鄧小平主政的改革次序。採取漸進的方式,不採取薩克斯(Jeffrey Sacks)和科爾奈(Janos Kornai)主張的政治經濟一齊大手術式的改革「休克療法」,開始在農村進行較簡易的改革,再對較複雜的城市工業改革;另外,在實行經濟改革時,沒有將中央政府民主化。
(三)大陸得益於華裔資本家的關係網。因為大部分華僑或華裔(含臺商、港商)資本家,憑藉親屬關係和社會聯繫,在大陸做生意,賴以「禮品經濟」與地方官員建立主客關係,從而克服了官僚主義的障礙,也完全自主地在他們的工廠內實施資本主義的管理方式。
(四)改革的時機和地區環境都對大陸有利。1970年代末期,當時東亞新興工業經濟正在進行工業重組和重新部署,使香港、臺灣、南韓的資本家把勞力密集工業轉移到大陸,並在合作計畫中,與他們的大陸伙伴分享資本和管理技術,將中國引入全球的生產和銷售網絡中。
(五)由於中共仍掌握一個很強大的政府,不僅有能力推行改革政策,也有能力將新的社會力量(如雇主協會)融入政府的運作體系中,結果大陸的民間社會仍緊握在中共手中。
參考: 王綱領,〈第二十二章、鄧小平時代的改革〉,《中國近現代史》,(台北:華岡出版部,2007),頁243-246。
收錄日期: 2021-04-20 16:31: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927094832AAWemze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