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1/11/11d/11d03/11d0301.htm
堯舜禪讓
 謂堯在位時舉薦舜作為自己的繼承人。那時沒有父死子繼的習慣,而是選擇賢能之人為自己的接班人。傳說中有堯舉舜,舜舉禹,禹舉益的故事。據《墨子.尚賢上》云:「堯舉舜於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孟子.萬章》記載:「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舜大概做了常人不能做的好事,贏得了大家的擁戴。所以堯死後,舜雖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但天下諸侯不去堯子那裏而去朝覲他;有訴訟之事,也去找他;謳歌者也去謳歌他,而不去謳歌堯子。反映了堯所舉薦的繼承人舜,確實是個賢能之人。
堯舜「禪讓」之實質
一陽生
 《尚書.堯典》、《孟子》等古書把堯傳舜、舜讓禹的作法謂之「禪讓」,將它當成理想的君主政治之楷模,故禪讓遂成了傳誦千古的美談。不過一些近代學者認為,所謂「禪讓」只是原始時代部落聯盟共主的一種選舉制度,體現了「家天下」出現以前的原始民主。堯、舜是遠古華夏諸部落共同推舉出來的領袖,他們的職務除軍事統帥外,尚要負責裁決各部落間的重大問題,率領民眾防治自然災害,以及主祭天地、山川、百神。不過當時的最高權力機構應是各部落酋長的聯席會議,即所謂四岳十二牧。禹父鯀之治水係四岳所舉薦,堯雖不同意也得服從。堯傳舜、舜傳禹也都得到四岳十二牧之同意。
 因此,我們不可以後代「家天下」之政治格局,去推度、褒貶原始時代的社會體制,使之帶上「現代化」的色彩。在後世的「家天下」統治下,只有父傳子或兄傳弟,否則便是通過政變、革命與民變而奪取政權,捨此別無他途,所謂「禪位」往往是野心家、陰謀家欺負前朝「孤兒寡婦」的玩意兒;至於原始時代,「家天下」既未確立,共主的推舉自然要經由各部落的選拔,父子、兄弟相繼不是沒有可能,若有亦如鳳毛麟角,至於形成制度則尤其不可思議。儘管如此,在堯、舜、禹之間實行「禪讓」時,中國社會已臨近「家天下」的門檻,故其間之承繼已非十分和平,若據某些古書所載,倒是充滿殘酷的暴力。例如《古本竹書紀年》謂:「昔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韓非子》等書也認為「舜逼堯,禹逼舜」,舜為禹所逐而死於南方的蒼梧。足見堯、舜、禹時代,中國已處於由「大同社會」轉為「家天下」之前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