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春秋五霸為啥是那五個君主,其他像是吳王.越王為何不算在內?

2016-09-24 2:51 pm

回答 (3)

2016-09-24 3:28 pm
春秋五霸包括吳王、越王喔。
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夫差、越勾踐。
最初的霸主是齊桓公,而輔佐他擴張勢力的是有名的宰相管仲。
接著成為霸主的是為了躲避國內鬥爭、在外國流浪十九年、六十二歲繼位為晉王的重耳(晉文公)。他在西元六三二年擊退進攻中原的南方楚國,確立了霸主的地位。
西元前七世紀末,楚莊王揮軍北上,詢問前來迎接的周王使者,有關自殷商傳承下來的寶鼎的大小和重量,這就是史上「問鼎輕重」的故事。就這樣,輕視周王的楚莊王也自封霸主而揚名。
春秋末,楚國乃聯越以制吳,吳軍大敗,吳王闔閭傷足而死。子夫差於前四九四年舉兵報仇,敗越軍於夫椒,此後夫差一心向北方發展,成為霸主。
越王勾踐,則乘夫差興高采烈之時,積極致力於生聚教訓,於前四七三年滅吳,報仇雪恥,成為第五位霸主。
2016-09-24 4:27 pm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1/15/15z/15z06/15z0605.htm

春秋戰國時代

五霸

 先秦時期五個勢力強大的諸侯國。亦作五伯。其具體所指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1)《左傳》成公二年:「五伯之霸也,勤而撫之,以役王命。」杜預注:「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韋,周伯齊桓、晉文。」主張五霸分指夏、商、周三代的五個諸侯國。此說沿用《白虎通.號》和《風俗通.皇霸》的說法,乃依據《國語.鄭語》和《論語.憲問》的材料拼湊而成。但夏、商兩代史事渺茫難考,有關昆吾、大彭、豕韋的情況也缺少記載,是否出現了諸侯爭霸活動更無以證明。(2)《孟子.告子下》稱:「五霸,桓公為盛。」顯然是指春秋時代的五個國君而言。故趙岐注:「五霸者,大國秉直道以率諸侯,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是也。」這是一種相當流行的說法,不過其中的秦穆公、宋襄公並未成為中原霸主。(3)《荀子.王霸》以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為「五伯」。從春秋的歷史狀況看,此說較為恰當。大國爭霸是春秋時期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當時因諸侯割據,未能形成統一的政治核心,所以司馬遷說:「幽厲之後,周室衰微,諸侯專政,……五霸更盛衰」;孔子也講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諸侯中相繼興起的強國,有的以「尊王」、「攘夷」為口號,如齊桓公、晉文公;有的形式上取得周王室認可,如越王勾踐;有的則打算取代周王室,如楚莊王。他們都為爭奪僕從國而展開政治和軍事的角逐,以謀求霸主地位。事實上,春秋數百年間,追求並達到這種地位的君主不止五位,齊桓公等不過是最著名的幾個代表。由於論者取捨標準不同,故而出現了分歧的說法。從歷史上看,五霸並非實指,應是春秋時代的政治特徵,不必拘於是哪五伯。 
2016-10-06 10:02 am
網上查查


收錄日期: 2021-04-20 16:36: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924065108AA6vjdA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