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斯巴達的經濟 民族性 特色制度 分別是什麼?????急!?
回答 (1)
斯巴達
位於伯羅奔尼撤半島的平原上,原來是一些遭驅逐的多利安人(Dorians),他們居住在被高山環繞著的俄奧達斯城邦,後來迫使其他的居民成為其附庸,此為斯巴達民族的來源。他們在東部和北部擴張起來後,便征服了擁有公民權的皮里克人(Perieques),接著向西占領了麥西尼亞平原(Messenia),但到了西元前七世紀,由於麥西尼人(Messenia)在阿哥斯(Argos)的支持下起來叛變,遭到嚴酷鎮壓,使得麥西尼人便成為斯巴達的農奴,他們就是所謂的「希洛人」(helots),從此斯巴達步上軍國主義的道路。
斯巴達城邦在本地就得到了相當多的資源,因此他們沒有對外進行殖民運動。斯巴達並不缺乏與外國的聯繫,因為從各地都會有詩人和雕塑家們來到這裡,他們歌頌斯巴達的生活,並用神廟和祭獻物(青銅的小雕像,用黏土製成的奇異面具)美化這座城市,似乎也注定了它會有輝煌的命運。此時它慢慢地擺脫了原始的部落觀念,並強調對軍人素質的培養,主張創造性和紀律性的愛國主義精神。
西元前六世紀由於麥西尼人的反抗,使得斯巴達開始閉關自守,且停止所有的領土擴張和商業活動,這也使得斯巴達的國勢開始走下坡。在政治上,作為國家農奴的希洛人和沒有政治權利的皮里克人受到為數不多的斯巴達人統治。軍事上,斯巴達人不關心任何物質上的事務,從七歲到六十歲的男性都必須接受軍事訓練並住在軍中,三十歲才可以為愛國而結婚,婚後也不常在家,要宿營直到四十歲,斯巴達人通過這種軍事強制的管理訓練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步兵。
在社會組織方面,斯巴達共分成三個主要階層:血統純正的斯巴達人(Spartiates),他們是這種制度的受益者,根據法律規定合法出生的斯巴達人才能成為真正的斯巴達公民(此法條的出現是因戰爭的因素,出現了很多的私生子,這些人不能成為真正的公民),不過這些斯巴達公民必須通過一連串嚴格軍人教育,才可成為斯巴達公民,他們只占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皮里阿西人(Perioeci)或稱為邊民(dwellers around),他們可能是一群曾一度與斯巴達結盟的人或自願接受他們統治的人民組成的,他們居住在一百多個鎮裡,受到嚴格管理監督,不過仍有相當的自由,主要都是一些手工業者和商人,平民被禁止從事這兩種職業。
希洛人是國家的農奴,被束縛在土地上,毫無自由可言,他們的物質狀況極差,不過還可以過得去,因為佃租交付給領主後,他們還有一些剩餘物品。
政治方面,斯巴達並沒有像其他的希臘城邦一樣向寡頭政治、民主政治發展,而是一直停留在君主制。它有兩個國王,不過國王並沒有很大的權力,在和平時期,他們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功能;在戰爭時期,則有充分的權力來指揮軍隊。由於監察官的一些惡習讓後來的國王對他們產生不信任,因此在西元前418年之後,增加一個顧問委員會。
元老貴族議會(gerusia)是一個由三十個成員(兩位國王是當然成員,其它的全是貴族)所組成的,它是最高的司法機構,根據一種「鼓掌的儀式」實行選舉,並且為終身制。五人監察官是負責國家安全的「監察人」,真正的統治者。他們具有治安職權,主持元老會議和公民大會,能決定一定的事務,尤其在對外政策方面,表現了他們的至高無上權力。
至於公民大會(appella)由全體成年的男性公民組成的,代表著貴族階級法定理論上的權力,透過歡呼通過的方式來行使權力,有時是透過表決方式來決定是否宣戰、媾和,此外公民大會也會用投票方式來通過法令。總的來看,斯巴達的政體只存在一些萌芽的民主狀態,此地的長期穩定是由於有穩固的君主政治統治,而它的社會生活秩序則歸功於人民的軍事教育。
參考: 劉增泉,〈第一章、西洋上古史〉,《西洋文化史》,(台北:五南圖書,2007),頁40-41。
收錄日期: 2021-04-30 22:07: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924034827AAhttkb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