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其本(仁)盡失?

2016-09-23 4:43 am

回答 (3)

2016-09-23 7:21 am
  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是什麼的時候,就會感到空虛。很多人日子一天一天過,好像就是為了把肚皮餵飽,讓身體有地方住,滿足了衣食住行所需,就覺得夠了。彷彿「開門七件事」,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
  
  可是當飯吃飽了,衣服有得穿,房子有得住,也有自己的車子了,日子過得雖然不是最好,但還過得去的時候,就開始思索人生究竟還有什麼呢?如果找不到方向和目標,心中茫茫然的,空虛感就會出現了。
  
  空虛的原因,往往是無聊和無奈。像一條在茫茫大海裡的船一樣,沒有盡頭也沒有方向,又沒有大風大浪的刺激。好像隨便往哪邊開都是一樣,即使不動也無所謂。只是,不動時好像沒事可做,動了又覺得不是自己的方向而感到無聊,最後陷入一種茫茫然的空虛感當中。

  一般人如果沒有修行的功夫,根本不知道「我」究竟是什麼,雖然每天都在講,我的這個……,我的那個……,但事實上根本不清楚「我」是什麼,還以為那一連串的妄念,以及每天看到的自己的影像,或是每天接觸到的環境,就是「我」。實際上那不是「我」,而是「我的」。

  要能夠主宰自我,一定是透過瞭解自我、肯定自我之後,才能進一步達到的。所以一定先要知道「我」是什麼,才能肯定自我;肯定自我之後,才會知道什麼是我,什麼是非我,也才能夠提昇自己、充實自己、改善自己、轉變自己。如果不知道「我」是什麼,要想提昇也無從提昇起。

  自信,來自於對自己的瞭解。對自己瞭解得愈清楚,自信心就愈堅定。這就如孔夫子所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清楚自己的智慧、體能,明白自己的觀念、學問和能力,包括財力、腦力和技術,連自己的缺點、限制也知道得清清楚楚,如此徹底瞭解自己的能力,自信心才得以建立起來。

  有自知之明也是一種自信心,這樣的自信心來自於承認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所以認識自己的缺點,也是自信心的來源。

  可是一般人卻因此誤以為自負和驕傲就是自信,只要大聲講話、動作誇張就是有自信心。殊不知人往往是因為沒有自信心,才會大聲講話;因為膽怯,才會誇大動作。之所以有這樣的誤解,都是因為不瞭解自信的真意。

  「自知之明」也包括清楚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少,能夠如實瞭解自我,就能適時調整身心與環境的互動狀態,充分發揮潛能,避免過多的擔憂。由於擔憂、害怕、得失心減少了,因此也就有了自信心。

  自信心的建立,一定是在於自知。因為自知,所以能夠自我成長;因為對自我認識清楚,所以能夠自我努力、自我奉獻。能奉獻多少,就奉獻多少,沒有過多的憂慮煩惱,生活也得以自在。可見得,建立正確的自信心,對我們的人生十分重要。
2016-10-04 10:27 am
可以
2016-09-30 6:51 pm
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其本(仁)盡失?

2015年04月23日 宅男女神楊又穎自殺亡 家人在她房間發現一封遺書,抱怨網路酸民罵她「很愛假掰,偽善又天真」、「搶人男友,心機重」

這就是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其本(仁)盡失

她死前多少網友酸他罵她,此名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其本(仁)盡失
她死後多少網友憐她惜她,此名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其本(仁)盡失

又把珍珠丟給豬了


收錄日期: 2021-04-30 21:56: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922204318AAfukTd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