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謊言與卑劣的事以外,不可以藐視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除了被膽小的風吹到外,沒有甚麼可怕的事。不應該用厭惡的心待人,要用讚美的心待人。對別人東西不可有非分之想,當然,對他人所具有的親切心懷或寬大的態度,則應盡一切努力去擁有。
忘掉那恨你的人,多想想朋友的事。每天想一想耶穌基督的事吧。盡可能用較多的時間把自己的身心浸浴在神創造的自然生活中,這就是得以走在平安小徑上的小小指引。
依據「得以走在平安小徑上的小小指引」生活,不久之後就會充滿喜悅與熱情。所謂喜悅與熱情的最理想之生命品質,能因着多培養善意、感謝、愛情而獲得成長。更要使喜悅能充滿心靈,使其膨脹成為熱情吧。於是喜悅的人生就為你所用。《轉角處》摘自:想成功就必須:「說『再見』就走」?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911034112AAYRgHs
不屬於視覺的觀察 在日常解決問題中有何重要性?它們可否以視覺來加以取代?
以鐘計時和用望遠鏡看星象 兩者有何不同?我們可否說時間本來是無法直接觀察的 可是星星在原則上卻可以直接觀察 只是距離太遠?
「知識+問答內的廣告問題似乎很困擾網友 ? 但這些廣告中究竟有多少是作弊灌票者偽裝的? 困擾網友的廣告中究竟有多少是作弊灌票者偽裝的!? 」【涼心亭】
「我們常說 真正的廣告沒有那麼低能 那麼那些假廣告是為了證明甚麼 或者更好說是為了保護什麼?」
風中的承諾 20160514134616AA92i4H
相關:
「君子群而不黨」,這是孔聖的教言,可是孔子死後,儒分為八,以孟子、荀子的學養、德行,而荀子大呵詆孟子;以朱子、陸象山的純然儒者,一代宗師,可是鵝湖之會,不但沒有化除學術上的爭執,而且成日深,以朱子的豁達明理,聞象山逝世,竟說:「可惜死了告子。」語含譏刺,到朱子的弟子,竟罵陸氏為狂禪,二派成了水火之勢。因為任何「黨同伐異」,開始是爭是非、爭真理,到了派別既多,人多品雜,於是形成門戶派別,乃爭意氣、爭利者,日久媾怨,嫌隙日深,於是勢成水火,為反對而反對了。
你有可能將一隻牛拉上樓梯 但牛是不懂下樓梯的。很多人每朝起來都喝一杯咖啡提神 但其實一個蘋果比一杯咖啡還有效。降落傘的發明人把第一次乘坐降落傘的機會讓給了一隻狗。根據一項1845年由英國通過的法律 自殺是非常嚴重的罪 最重可以處以吊死的極刑。抉擇 --- 這世界是座瘋人院
人並非全知全能,其智慧極其有限,但是人卻常常忽略這個事實。「同理心」的基礎,在於不帶偏見地用心傾聽他人言語表面下之深層涵義,在這之前,需擁有一顆觀闊的胸襟與高遠的視野,如此方能超越事物的表象,進一步觀照事物的本性。
楊朱的思想及他所追求的生命價值在強調人性的自覺 亦就是個人不可迷失於群眾之中,更不可為追逐名利而在群眾中失去自我的意識與尊嚴
孟子曾批評楊朱「無君」是「禽獸」也,而在之後獨尊儒術的歷史中,楊朱思想的相關著作大都失意。楊朱名言「一毛不拔,以利天下」被解讀成自私的個人主義,其學說及著作因而被刻意的「被失傳」,以至於後勢難從研究。然而楊朱真的是自私自利的人嗎?實際上就連楊朱的老師-老子也一直被誤解,老子的無為被社會認為很消極,民初學者胡適評老子思想為「時代的反動」。老子的無為直到近年來才被政學的解讀,並且受到學術界的重視。老子被反評,但他的學生楊朱卻幾乎始終被誤解,仍然被視為自私者。如同之前老子的無為,楊朱的「不拔一毛,以利天下」被嚴重的錯誤解讀,以至於楊朱的人格被誤解。楊朱如果真是個麻木不仁的自私者的話,就不會因深知所謂“利天下”實則是為了成全帝王的“霸業”,而疾呼人們要珍惜生命。
同理心,仁民愛物的人。「不拔一毛,以利天下」被解讀自私的極致,只是所謂「利天下」為何?楊朱身處於亂世,「利天下」的方式恐怕是從戎立戰功,畢竟那是當時那時代的社會主流價值,不過此「利天下」恐違天理之道。而「拔一毛」的毛也不是指身外貨物,而是指楊朱的尊嚴節氣,楊朱不願意有損人個尊嚴而與亂世同流合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