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進行任務對中國歷史有什麼影響?

2016-09-12 3:04 pm

回答 (3)

2016-10-15 8:24 am
網上查
2016-09-13 2:28 pm
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2/22/22d/22d01/22d0101.htm


司馬遷的《史記》,把張騫之交通西域譽稱為「鑿空」,「空」即「孔」,意思就是開闢孔道。由於張騫的交通西域,使中國人得以由長安出發,經過西域各國而前往西亞、北非乃至歐洲。它大大促進了中西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其中尤以中國絲綢西運最具特色,所以今天稱張騫通西域為「絲綢之路」之始闢。因此,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不僅弘揚了漢朝的文明,而且帶回異域的文化,大大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今天,絲綢之路仍然吸引著絡驛不絕的中外遊客,繼續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貢獻。
2016-09-12 5:52 pm
  西漢王朝建立後六十多年,到漢武帝劉徹即位,封建的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鞏固,社會經濟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在中西交通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張騫通西域」壯舉,就應運而生了。
  張騫(?-前一一四),漢中成固(今陝西成固)人。關於他早期的生活經驗,史書上沒有記載。他大約生於文帝中後期,漢武帝即位後,他為朝廷的「郎」(即皇帝的侍從)。他體魄健壯,性格開朗,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這些都是他能夠完成通西域創舉的有利條件。
  在中國的史書上,「西域」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含意。狹義是指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和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脈西部諸山的總稱)以東地區,廣義則指通過蔥嶺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乃至歐洲東部和非洲北部等地。張騫所通西域,是就其廣義所言的。西漢時,這裡建有好幾十個國家,他們有的以遊牧業維生,也有的已有較發達的農業。而在張騫到達這裡以前,中原與西域各國彼此之間都缺乏了解,基本處於隔絕狀態。
  武帝通西域的構想,是一個偶然的機緣觸發的。當時漢朝正在進行抗擊匈奴的戰爭,一次,武帝從一個匈奴俘虜的口中了解到,西域有個叫大月氏的國家,月氏王被匈奴單于殺死,還把他的頭顱做成酒器。月氏人忍受不了匈奴的奴役,便舉國向西遷徙到天山北麓的伊犁河流域。後來又受到烏孫國的攻擊,再次向西南遷到媯水(今阿姆河)流域。月氏王想報殺父之仇,但苦於無人相助。武帝了解了這些情況,認為如果聯合大月氏,就等於切斷了匈奴的右臂,可以增加抗匈戰爭的把握。於是決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由於到大月氏要途經匈奴控制的地區,路上充滿危險,所以武帝沒有指派使者,而是採取招募的辦法。這時,張騫以郎的身份應募,得到武帝的同意。
  漢建元二年(前一三九),張騫由奴隸出身的匈奴人甘父作響導,率領著100多人,從隴西(今甘肅一帶)出發了。他們朝行暮宿,風餐露食,備嘗艱辛。有時糧食吃完了,就由善射的甘父追殺野獸來充饑。不想中途突然與匈奴的騎兵遭遇,一行人全部被俘,並被輾轉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內蒙古和浩特一帶)。匈奴單于聽說張騫要出使西域,蠻橫無理地說:「大月氏在我們匈奴的北面,漢朝憑什麼去通使?我們要派使者到漢朝南方的粵國去,漢朝會讓我們去嗎?」就把他們給扣留下了。一扣就是十年。這當中,匈奴單于為籠絡、軟化張騫,為他娶了妻子,並生了兒子。但這些並沒有動搖張騫完成通西域使命的決心。元光六年(前一二九)的一天,張騫一行人趁匈奴監視有所鬆懈,逃出了匈奴地區,繼續向西進發。
  他們取道東師國(今新疆吐魯番盆地),進入焉耆(在今新疆焉耆一帶),又從焉耆溯塔里木河西行,經過龜茲(在今新疆庫車東)、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地,翻過蔥嶺,到達大宛(在今蘇聯費爾干納盆地)。在大宛響導的帶領下到達康居(締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最後到達大月氏。
  但是,大月氏的國情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遷到媯水流域以後,征服了鄰國大夏(約在鹹海以東、費爾干納西北,今阿富汗北部)。他們不再想跟匈奴打仗了。同時,月氏人還認為漢朝離自己太遠,所以張騫與月氏王商量聯合攻打匈奴的事,沒有達到目的。於是,張騫又到大夏考察了一年多,元朔元年(前一二八)啟程回國了。為了避開匈奴控制地區,張騫決定改變路線,由原來的北道改走南道。他們翻過蔥嶺,沿昆侖山北麓而行,經過莎車(今新疆莎車)、于闐(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羌)等地,進入羌人居住的地區。途中又被匈奴的騎兵俘獲,扣押了一年多,到元朔三年(前一二六)初,匈奴軍臣單于去世,其弟伊樨斜擊敗了太子于單,自立為單于,國內大亂。這年春天,太子于單逃到漢朝避難,張騫大約也在此時,乘亂帶著妻子和甘父回到漢朝。從前一三九年出發,到此時回國,前後達一三年;出發時的100多人,回來時只剩下張騫和甘父兩人,這就是張騫第一次通西域的經過。
  張騫回到長安,詳細地向漢武帝作了匯報。漢武帝十分高興。為表彰張騫的功績,武帝封他為太中大夫,同時賜給甘父「奉使君」的稱號。後來,武帝又以張騫協助大將軍衛青抗擊匈奴有功,封他為博望侯。由於他在西域各國有很高的威信,後來漢朝派出的使者,就都稱作「博望侯」。
  元狩四年(前一一九),張騫再度出使西域。這時,漢王朝已經取得對匈奴連續三次大會戰的勝利,漢王朝與西域的交通已基本暢通。為進一步發展與西域各國的友好關係,孤立匈奴在西域的勢力,這次出使的目的地是烏孫。烏孫原居住在今甘肅西部、敦煌和祁連山之間地區,後來被月氏擊敗,烏孫王也被殺死。於是不得已歸服了匈奴,烏孫王的兒子腊驕靡則被匈奴單于收養。腊驕靡長大後,才智過人,屢建戰功,匈奴單于就把烏孫舊部交給他,讓他做了烏孫國王。腊驕靡為報殺父之仇,在匈奴幫助下,把月氏人趕出伊犁河流域,自己在那裡重建家園。烏孫盛產良馬,成為擁有十幾萬騎兵的強國。到武帝時,烏孫與匈奴的關係已經疏遠,匈奴為此曾攻打過烏孫,結果反被烏孫所敗。張騫向武帝建議,如果聯合烏孫,請他們回到原居住地,這樣不但能孤立匈奴,而且能使烏孫以西的大夏等國,也應召而至,臣服漢朝。雄心勃勃的漢武帝,採納了張騫的建議,拜他為中郎將,再次出使西域。隨從有300人,每人各備兩匹馬,還攜帶大批珍寶絲綢和一萬多頭牛羊,然而烏孫王腊驕靡時已年邁,國內為王位繼承紛爭不已,烏孫幾乎分裂。加上腊驕靡認為漢朝離自己很遠,大臣們也不想東遷,聯合抗擊匈奴的事一直定不下來。於是張騫分別遣副使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西亞古國,處於伊朗高原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區)和身毒(今印度)等國,自己先期回漢。烏孫王派了幾十個使者,帶著良馬幾十匹,跟隨著張騫,於元鼎二年(前一一五)回到了漢朝。武帝認為張騫此行也是成功的,就拜他為大行令。第二年,張騫就去世了。又過了一年多,張騫派往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國的副使,都陸續在對方使者的陪同下,回到了漢朝。從此,漢朝與西域各國正式建立了友好的關係,互相交往日益密切和經常化了。
  張騫兩次通西域,大大增進了中原漢族人民對中國新疆和廣大西南亞地區的了解。同時,張騫實地勘察了從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開闢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為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參考: 王根林,〈五五、張騫通西域是怎麼回事?〉,《中國歷史三百題》,(台北:建宏出版社,2002),頁183-187。


收錄日期: 2021-04-18 15:32: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912070444AA1Er9V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