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文明 被 西方文明 主宰 嗎 ?

2016-09-02 5:59 pm
人不外乎追求 物質 or 心靈 。

*物質 (有了足夠的錢) :

Aston Martin, Bentley, Ferrari, Rolex, Prada, Chanel,...
too many to list

*心靈 (Liberal Arts; Arts, Literature, Music, Philosophy)

Leonardo da Vinci , William Shakespeare, Beethoven,...

University 是西方人發明的,原人書西方人寫的,Phd 學位西方學者同意的。
機械設備歐美公司做的。

"因此東方人是找不到做任何事是有意義的",必須先做沒意義的事
(代工賺錢; 被西方主宰),再把錢花在西方文明身上,人生才有意義。


西方文明 完全主宰 東方文明
From Space to Earth. 從太空梭到地震的測量.

回答 (2)

2016-10-15 8:25 am
網上查
2016-09-02 8:46 pm
  現代人除了是國家人、階級人、經濟人、政治人之外,就各種人種關係的互動而言,也是世界人。他要有世界史的胸懷,以寬廣而平衡的視野和理性客觀(或盡量客觀)的態度,才能對人類整體的過去作通盤而公正的瞭解與評估。
  大致言之,文化是人類所獨有的東西,它是人類為了適應自然與人文環境所創造出來的生活方式的總和,其功能在確保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各種不同的文化均因適合不同人群社會的需要而不斷地演變與發展。因此,我們很難用一成不變的固定標準來判斷各種文化的「高」或「低」。
  人如果完全用「我族中心」(ethnocentrism),也就是用自己的文化作為衡量或評估其他文化的標準,將會失之於偏頗。因此,人應該用文化相對論(cultural relativism)的觀點來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文化,才是較為健全的態度。再者,現代世界已經因為交通運輸的發達和資訊傳遞的迅速而縮小為「太空艙地球」(spaceship earth)或「世界村」(global village),任何地區的文化皆為人類共同的文化。
  如果不從世界史或比較歷史的觀點來看各種不同人群的歷史與文化,我們將無法對歷史發展有平衡的感受與瞭解。西方人士一向對近代以前的中國(所謂「傳統中國」)所懷抱「中國中心的」(Sinocentric)世界觀與政治觀有強烈的批評。1792年至1794年間,英國派使馬戛爾尼(Lord Macartney,1737-1806)來中國要求建立外交關係,清廷則斷然拒絕,理由是與「天朝體例」不合。
  這種情況,固然好笑。但是,我們必須從比較歷史來看,以及從文化的層面去理解。任何文化,無論其為亞述或波斯,均由「自我中心」的表現。以西方而言,古代希臘人無視其他人群社會的文化成就,相信他們在「光明的世界」(Oikoumene, or Ecumene)中居於特別的地位。羅馬人自認自己居於世界的中心,他們把萊茵河和多瑙河以外的人群視為野蠻人,在沒有自然屏障的地區,羅馬人為了區隔文明與野蠻,也築有「羅馬長城」(Roman Walls)。
  在羅馬帝國存在的時期也不承認有任何對等國家。即使是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亦是視其他國家或鄰近民族為野蠻人,其政府組織中且有「蠻人事務部」(Office of Barbarian Affairs)。這與中國認為與外國人打交道為「籌辦夷務」,曾經把外交檔案稱為「籌辦夷務始末」,又有何不同?
  中國與西方對國際社會及國際政治看法與處理方式的不同,只是主客觀條件和歷史演變下的階段性的差異而已。而且,西方人是何等的「自我中心」,史實斑斑可考。西方人以歐洲為世界中心,乃把所謂「東方」(the Orient)分為三個區域,近東、中東、遠東。
  因之,對不同人群社會的文化能夠以客觀、虛心而平衡的態度去探討和研究是瞭解世界史的主要方法。怎樣才能做到平衡和公允?固然,如持「我就是世界,我不承認你」的態度是要不得的;即使是抱著「我的世界裡也有你」,也不足取;而必須是「我們的世界裡有我和你,也有他」才行。
  我們必須要能跨越所應跨越的,超脫所應超脫的,突破所應突破的,以及綜合所應綜合的,我們才可期望認知全人類的世界史。
參考: 王曾才,〈引論〉,《世界通史》,(台北:三民,2007),頁1-13。


收錄日期: 2021-04-30 21:52: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902095943AAdq9c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