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生活在西元前第四世紀的中國,西周宗法封建制度禮崩樂壞的時代,他的思想是小農自然經濟的反映。而尼采是生活在十九世紀的德國,資本主義開始發展,他的思想是針對西方傳統哲學,特別是基督教文化價值提出了強烈批判。
莊子與尼采都是文學性的哲學家,不是科學性的哲學家。他們思想的表達,雖有實質系統,卻不具有形式的系統,特別是尼采,他是一個反體系的思想家。而他們思想的實質系統,和以往的哲學卻是大異其趣。他們著作中的語言文字及概念雅奧難解。他們的作品,幾乎可以說是一部哲學詩,或者說具有高度藝術性的散文。他們所使用的詩的語言或文學性的語言,詞句的意涵性大,蘊含性廣,常常是一詞多義。從邏輯學的觀點來看,他們所使用的文字有時含混而歧異的,尤其是莊子,一反常規,採用深寓哲理的寓言,來表達那茫忽恣縱的思想。因此,往往帶來理解上很大困難。
尼采(1844~1900)出生於一個基督教的家庭。他的父親是路得派的一個牧師…尼采就學於南姆堡普佛爾達學院,接受古典教育,又先後進入波昂大學和萊比錫大學修古典文獻學。1869年,尼采到瑞士巴賽爾大學教授古典語言學,1879年離開教職。從此,他結束學者生涯,在南歐一代漫遊,過著漂泊的創作生活。尼采一生寫了十多部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他的代表作。尼采的一生,大部分時光都處在貧病交迫的境況,他從小患有嚴重的頭痛、眼疾、胃病,三十多歲以後,他就一直被疾病所折騰。不過,總的來說,尼采還是比莊子的生活處境要好得多。但是,如果他是「大資產階級的代言人」,或者說他是「頌揚壟斷階級的政策」,他的哲學「是德帝國主義的非官方的帥旗」那是非常牽強附會的。 基本上說來,尼采是一個比較富有濃厚詩人氣質的哲學家、文學家。
尼采的生平活動過程,正是俾斯麥掌權的時代。俾斯麥於1862年出任普魯士首相,開始進行軍國主義強權政治。1870年,他發動普法戰爭,接著建立德意志帝國。可是,尼采認為,德意志軍事上的勝利,並不說明德國文化的優越性,他甚至很沉痛地批評:「德意志文化沒有實質,沒有目標,只是『公眾議論』,再沒有比這更壞的誤解了。」尼采抨擊俾斯麥的擴張政策,他說:「對周遭的一切充滿著無上的輕蔑---所謂『帝國』、『文化』、基督教、俾斯麥和勝利。」在他的自傳裡,尼采強烈反對德意志至上的狹隘的民族眼光。對於俾斯麥的鐵血政策和軍事擴張主義,對於德意志國家主義,尼采在他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新偶像〉一章中,也有很強烈的批判。
老莊新論 頁351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否理智一旦毀壞 ~ 它就不在存在?
史記密碼: 欲以究天人之際 是內心激發的形而上思想。「司馬遷是史學家 但他哲學似乎不怎麼靈光? 所以他寫老莊申韓列傳 老子加庄子加申子(申不害) 篇幅加起來 比不上韩非子一個人 這說明司馬遷重視韓非子 遠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
歷史追求真實,但在傳統中國,歷史的意義,遠不只此。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有歷史最後的審判,需交付上帝法庭之說,不知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是否也包括這一意義?
史記密碼:仁義只能說著玩玩。韓非子:「稱揚上古相傳的頌詞,說的儘管動聽,卻不切實,稱道先王的仁義,卻不能用來治理國家,這些只能說著玩玩,並不能實用。」
荀子在解蔽篇中罵他:「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 ★(歹夢誰人放?年年歲歲相同.不離相思巷.!)及至聖人,蹩躠為仁,踶跂為義,而天下始疑矣。澶漫為樂,摘僻為禮,而天下始分矣。故純樸不殘,孰為犧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夫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莊子˙馬蹄》)
現在我們處在此學術自由的時代,沒有一家獨尊的束縛,眼光當然要…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iX3c58rw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3Rv8sOV2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