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能照見五蘊皆空....此章句是否正確,還請諸位行者指教。?

2016-07-15 11:17 pm
更新1:

能照見五蘊皆空。當具我空觀.法空觀,色受想行識在我空觀與法空觀裡是自性的作用還是空性本體,如果空性本體中有自性的作用,當回到空性本體時可以顯現空性本體的妙用。如果是這樣那自性的作 用似乎是多餘的,因為會隨著因緣的生起而生起,隨著因緣的消亡而消亡,那就不究竟了。而空性本體起妙用從法理上來看是不受到一切法的生滅所影響。也就是說當回到空性本體時是沒有生滅的,也就是不生不滅。而不生不滅也是諸法空相。在空性的本體中.色.是自性的作用,空是作用的本體。也就是說色是空性本體中自性作用的現象,當作用(指自性的作用)完了.現象(指色)消失了,唯一剩下的是空性本體。那還有生滅嗎?有增減嗎?有垢淨嗎?連四聖締與十二因緣都只是回到空性本體的一種方法與路徑,所以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這樣的照見.五蘊空了嗎?四聖締空了嗎?十二因緣空了嗎?無師智自然智空了嗎?回到空性本體亦不可得。 更新 2: 這裡的色我把它當作名色。

回答 (10)

2016-07-16 2:35 am
✔ 最佳答案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就僅這一句,個人認為是很正確的。(其他章句不論)

但若稍微更改為.....照見五蘊皆 "緣起",度一切苦厄,那就更貼切。

所謂我空、法空;雖然只是名詞的分別,其實都只是一類 !

指向無常、苦、無我的觀照一類。

但是,一旦,在真實的禪觀中,加入 "空性本體" 的概念時,那就又導向不可知的另一面。

事實上,在正確的禪觀進程中,要加入 "空性、本體",其實....不太容易。

這種 "空性本體" 的概念,通常是滋長於一般凡夫的想像居多、不然就是從書本上獲得知識再加上個人風格的冥想所產生。

否則,在檢證過集起、滅去的炙然、了達味著的過患、朝向離欲、捨的道路上,在哪個階段會升起 "空性本體" 之類的概念 ?

老實說,不是不可能,而是.....不太容易。

更進一步地說,

見到生滅,固不待言,因為那是基本的、正確的禪觀, 也就是 "集與滅"。

但是,一旦,談到不生不滅,那又是個大問題 !

不生不滅,在哪個階段能見到 ?

一般會說 : 照見五蘊皆空就見到。 事實上,那是見證緣起,並非不生不滅。

除非,那不生不滅,是指涅槃。(因為,涅槃不是緣起法)

因此,與其在此鑽研語意文句以及一些天馬行空的概念,

倒不如,親近善士,學習止觀之道,

哪怕一生只學過一分鐘、

只練習過一分鐘、

只進入過一分鐘,

其慧力,都勝過前述想像鑽研,不止百千萬億倍。

以上是個人的看法與建議

如意
2016-07-16 2:09 am
自性就是空性本體,空性本體就是自性。
============================
峟林同修,不妨從頭想想,世尊為何說五蘊法?目的何在?

『石頭希遷禪師,因看肇論至「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
師乃拊几曰:「聖人無己,靡所不己。法身無象,誰云自他?
圓鑑靈照於其間,萬象體玄而自現。境智非一,孰云去來?至哉斯語也。」
遂掩卷,不覺寢夢:「自身與六祖同乘一龜,遊泳深池之內。」
覺而詳之,靈龜者,智也。池者,性海也。吾與祖師同乘靈智遊性海矣。』

「石頭希遷禪師上堂:
吾之法門,先佛傳受。不論禪定精進,唯達佛之知見。
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
汝等當知,自己心靈,體離斷常,性非垢淨。
湛然圓滿,凡聖齊同。應用無方,離心意識。
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汝能知之,無所不備。」
================================================
「而空性本體起妙用從法理上來看,是不受到一切法的生滅所影響。
也就是說當回到空性本體時,是沒有生滅的,也就是不生不滅。」

應該說,一切法的生滅,是依於非生非滅的空性(或曰菩提自性)。
所以,一切法生生滅滅,乃是假相假說。假說為識用,可用,但不可執為實有。
那麼,所謂的空性,難道不是依於一切法生生滅滅而說?故知,空性也是假說。
假識者真心之用,真心者假識之體,真假、心識元不二,體用如如。
假說之用,雖非實有,亦非實空。
正恁麼說時,菩提自性,兀自如如不動,無來無去。

「在空性的本體中,色是自性的作用,空是作用的本體。
也就是說,色是空性本體中自性作用的現象。
當作用完了.現象消失了,唯一剩下的是空性本體。」

應該說,五蘊為識用,空性為心體,而體用、心識、空性五蘊,兩兩相依對立。
這是世尊爲了說法,而施設的善巧方便。
要說法時,即二元並舉,不說法時,則二邊併銷。
六祖惠能大師乃曰:「立亦得,不立亦得。」
蓋二即不二,不二即二,始終不落兩邊,而行於中道也。
=======================================
自性或空性,就是本然狀態,簡稱本態,是一切法的根據、所依。
實例一,起一念曰,「我去上班」。
若本態就是上班狀態,必不能更起一念去上班。
本來必非上班狀態,始能起一念曰,我去上班。
故,若執著「我去上班」一法為實有,
同時,也就離開了本態,否定了自性,迷失了空性。

所以,在不否定本態,不迷失自性空性的前提下,
起任何一念一法,無不是假說之法,無不是空相。

當然,所謂的空性,並非空有相對的空,而是非有非空,不落兩邊的空。
古德則謂之,「人空、法空、空亦空」的大三空三昧。
依 淨空法師所說,「小乘的三空跟大乘的三空,真不一樣。
小乘的三空有自受用,没有他受用,所以他不圓滿。
大乘的三空,自他受用平等的、無障礙的,這叫圓滿,叫大三空三昧。」

實例二,﹝●●●●●﹞在十進位法中說為5,在二進位法中說為101。
這兩種表現方式,所根據的是甚麼?就是自性、空性。
故,說為5,或說為101,都是假說。5或101,都是空相,可用不可執。
為何不能執?一執著,就又落在有無生滅中,舌頭牙齒打架,左腳右腳相絆。

所以,楞嚴經云:「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所以,長沙和尚說:「我若一向舉揚宗教,法堂前須草深一丈!」
2016-07-17 4:09 am
五蘊皆是幻化 無實自體故 所以說其性本空 知諸法性空而不被迷惑 繼而導歸自心得大自在 因此能大師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楞嚴經上佛也講明真心是離塵而有自體,妄心是離塵無有自體 非是畢竟空無所有 而把真心空掉
2016-07-16 2:19 am
大德您好
ㄜ彌陀佛

觀自在菩薩
隨時用智慧生活
捨身取義
不生任何情緒與感情
不預設立場
凡事就事論事
直搗問題核心
徹底解決問題
度脫所有煩惱

若您信佛
有空不妨
一心專念
南無ㄜ彌陀佛
2016-07-16 8:22 am
會生滅的東西像身體、外在的房子、道路、星球等等都生滅完了。留下來那個不會生滅的才是你應該去追尋的東西。

你說什麼都空掉了、無智亦無得。這是因為在空性的本體自性智慧本自俱足、何需外求一個什麼智什麼空。

好比虛空本來就是空的、它也無需再去多一個什麼空。而這裏所講的空性智慧、不是凡夫所意識分別出來的智慧。為什麼不是凡夫所意識分別出來的智慧、因為意識分別出來的是虛妄不實的妄慧、譬如唸書上大學才能找到工作、坐火車才能到臺北等等依個人見解、意識分別出來的看法經不起生滅法的考驗。
2016-07-16 5:40 am
空性本體(阿賴耶識)包含個人自性(白淨識) 自性(白淨識)不包含卻能代表空性本體(阿賴耶識)
犧牲小我 完成大我.........以這觀念 循序漸進 你就能明白"空"的作用下 不生不滅 是因為大團體內部自己流轉的運作
舉個例子 好了........地球內的水分子 在單一時段空間內 我們觀察到的組成 很可能只是水或是冰 可是實上 在地球其他部分地方 有可能形成雲 霧等蒸發或是升華的現像 一切轉變作用(空) 就是我們個人觀察到的生滅現象 可是對地球本身而言 整體的水 並沒有增減 垢淨 生滅的疑慮 都是個人五蘊的覺識而已
心經的敘述 是先由內而外鋪陳 再由外而內的回收........由自性的運作 轉通於空性本體的功用來敘述的
明白自性的作用 還須捨棄自性觀想 以期能行於自然 才能真正與空性本體同步運作 也才能達到圓融無礙的境界
2016-07-16 12:45 am
不生不滅,說的是於因、緣不起生滅

阿賴耶在因緣合和之時,才會生起作用,依照因與緣發生不同類別去識知,而起不同的作用

阿賴耶沒有的,就重新造作,就是所謂的「落印相」

所以自性在沒有因緣合和的情況下,它是不會起作用的,沒有起作用時

我們不能說有一個「我」的存在,因為沒有因緣合和,「我」是不會生起的

所以,也不能說是這個我解脫了,去住在湼槃裹,湼槃裹沒有我的存在

因為因緣不合和,是不會有一個施者、也不會有一個覺受者的存在

如果空性本體自己會起作用,那麼就像峟林師兄講的

本體永遠存在,妙用一直在生滅,一邊一國

於學佛的人來說,並無實質的利益,所以妙用所以為「妙」,有它的道理存在

妙就妙在隨緣而不起業的造作,造作什麼呢?造作其它的因緣

這,不就又回到了十二因緣法、四聖諦了嗎?

當業報受盡,因緣斷滅了,或無法合和了,十二因緣、四聖諦不也就空了?

既然都不會起作用了,便歸於一種寂然究竟的清淨
2016-07-16 4:55 am
空性本體是離言說的
心經所說 若加入"空性本體"反而不了義
何以故?有所得故

五蘊皆空 此時五蘊尚有空與有相對意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悟無生(涅槃)
整個心經才完整

解脫道涅槃則煩惱不再生(剎那解脫)

菩薩道煩惱即菩提 處在涅槃中 不作涅槃想 何以故處在涅槃中?
煩惱轉菩提與解脫道剎那解脫之菩提無異
只是解脫道 以空為鏡 作無鏡想 煩惱不再生
此題就端看題主 是行菩薩道或解脫道
2016-07-18 5:13 am
受尬
2016-07-16 3:53 am
一切全空..兒子長大娶媳婦了...兒子不是你的......錢在多用不完人死了...錢都是你兒子的媳婦的....房子在多一晚只睡間.....房租收在多花不到也不是你的...........世間你所看到的都是空


收錄日期: 2021-04-18 15:16: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715151746AAIDuFS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