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胡漢民族融合,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利多還是弊多?

2016-07-15 11:43 am

回答 (2)

2016-07-16 4:26 pm
族群的對抗與融合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民族融合的重要階段。「五胡亂華」之後,一波又一波的胡人進入中國。數百年間,胡漢之間發生無數次的戰爭與屠殺。這一段民族的融合,是漫長而痛苦的歷程。然而到了唐朝,胡漢的界限幾乎已經完全消失,進入中原的「五胡」都成為新的漢人。今天漢人的血統中多混有這些胡人的成分。唐朝著名的詩人如李白、白居易與劉禹錫都具有胡人的血統,但在當時與今天都沒有人會否認他們是中國文學的代表。以下我們回顧漢唐之間民族融合的歷程。
  從漢武帝主動攻擊匈奴開始,在西元前54年(西漢宣帝時)匈奴的東方諸族向漢投降,西方諸族亡命到歐亞大陸的西半部。西元48年(東漢光武帝時)留在東方的匈奴勢力又分為南北兩部,南匈奴臣服於漢,移居長城以南,北匈奴亡命西方。
  這些向漢投降的匈奴部族,被遷入漢的疆域內。匈奴由外族轉變為中國的少數民族。其他的「外族」如羌、氐,也因為被漢所臣服,分別遭漢政府徙入今天的陝西、甘肅東部與四川。然而,民族問題並未因此而結束,反而愈演愈烈。
  這些與漢族混居的少數民族的境遇是十分悲慘的,一方面是生活方式的衝突,另一方面是受到漢人的欺凌。如在東漢時期,漢政府就徵調羌人到西域從軍,結果引發羌人大規模叛亂。這場羌人的叛變由西元107年延續到117年才大致平息,但東漢的元氣因此大傷。
  「羌亂」只不過是當時民族問題的冰山一角。在西晉「永嘉之亂」的前夕,漢人官僚中的有識之士已經嗅到大動亂的氣息。江統提出「徙戎論」,他說關中百萬人口中,已經有一半是胡人。這種人口生態的丕變,會拖垮漢人國家,故他建議將中國境內的胡人遷到塞外。但這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建議。
  其實,我們不應該將「五胡亂華」看成是外族的入侵。起事的胡人是長期住在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他們的目的是要擺脫被奴役的命運,進而建立自己的國家。首先起事的是南匈奴,他們在反叛宣言中,控訴:「晉為無道,奴隸御我。」後來建立後趙的石勒也是屬於匈奴一支的羯人,他在年輕時,因為窮困,曾經賣身為奴。當時許多漢人大肆捕捉胡人,並將被俘者賣到奴隸市場。
  五胡國家在華北立國之後,它們所面對的是漢人的門閥社會。胡族領導人為了求取漢人的合作,不得不與這些門第合作。胡族領袖也必須展現出他們的文化教養,表現出中國天子的樣子,以博取漢人領袖的支持。前秦的符堅是一個重要的例子,他建立學校,祭祀孔子,重用漢人士族。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更是胡漢關係的一大轉折。所謂漢化運動是以漢人士族的文化為標準,希望胡漢兩大統治階級能夠合而為一。改革的主要內容如:禁鮮卑語;改鮮卑複姓為單姓,如拓跋改為元、獨孤改為劉等;禁胡服;定郊祀與宗廟禮,郊祀天地與祭祀宗廟,為中國天子的禮儀,這項改革是使北魏皇帝成為中國的天子與中國文化的捍衛者;模仿晉、南朝的官制;改定律令;加強胡漢上層官員間的通婚。
  北魏孝文帝漢化運動的結果之一是「門閥化」,它的確使得胡漢的統治階層融合為一個門閥集團。到了北魏末年,統治階級之間的胡漢界限已經十分模糊,歷史學家只有從姓氏(如匈奴的呼延氏、鮮卑的元氏、長孫氏與拓跋氏)和郡望(如代人、河南洛陽人)上,來判定那些人是胡人。如東魏的建國者高歡可能是一位胡化的漢人,而西魏的建國者宇文泰則是一位漢化的胡人。
  北魏門閥化導致了「六鎮之亂」,我們在前面已經說明過。五胡建國的目的,是胡族人民希望獲得自主性與尊嚴。但門閥化的結果卻使得胡族的下層人民再次淪為奴隸的地位,因此他們起而推翻門閥化的洛陽政權。這次叛變也吸引了許多下層的漢人與他們並肩作戰。我們可以看出基層社會的人民,經歷了長期生活上的實際接觸,已經開始融合為一。
  東魏、西魏的統治者在歷經了「六鎮之亂」後,皆深刻體會胡漢結合的重要性,這一方面也是由於時勢所造成。以西魏、北周為例,宇文泰所帶進關中的北鎮軍人大多在東西魏的對抗戰爭中喪命,宇文泰只好更加倚賴漢人的鄉帥與鄉兵。關攏集團原本是以北鎮的軍閥為主,其後透過府兵制度的媒介,漢人鄉帥率領鄉兵加入府兵體系,結果是胡漢共享權力。這個集團能夠統一中國並非歷史的偶然。
  到了西元620年代的隋末大亂,我們已經看不出來叛變農民的族群性質。除了可以用姓氏去推敲之外,下層胡漢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生活已沒有差異,而且可以一起從事政治運動。總之,五胡人民都已經成為中國人的一部分。
參考: 甘懷真,〈第三章、漢唐之間的歷史演變〉,《中國通史》,(台北:三民,2009),頁97-99。
2016-07-15 12:02 pm
利多於弊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3/33d/33d01/33d0101.htm


魏晉以來的民族融合


魏晉南北朝之際,民族之間的衝突、戰爭不斷。然而,由於各族之間的接觸頻密,也就加速了民族的融合,壯大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整體力量。

自西漢武帝以降,西、北邊境的匈奴、羯、鮮卑、氐、羌等胡人即不斷內遷。西晉時,內遷的匈奴、羯、鮮卑人有幾十萬,氐、羌族也有五十萬。當時關中地區人口共約百萬,其中胡人即佔了一半左右。由於內徙之胡人和當地漢族形成交錯雜居的狀況,在經濟、文化、生活諸方面不斷交流,故產生各族之間自然同化的趨向。永嘉之亂後,五胡先後在中原地區建立了許多政權,這又大大加速其與漢族融合的過程。一些胡人統治者如匈奴人劉淵、羯人石勒、鮮卑人慕容皝、氐人苻堅等,深慕漢族文化,本身都可讀漢文經書,立國後又往往採用漢族的官制、政制,興辦學校,鼓勵農桑。其中比較有遠見者,如北魏的孝文帝,更主動而大規模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習俗上全面推行漢化運動,並且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於民間的自然同化,和胡人統治者的主動倡導漢化,經過二三百年時間,中原地區的胡、漢界限趨於泯滅。黃河流域的漢族已注入大量的胡人新血,成為由胡漢融合而成的新漢族了。

當胡人不斷向內地遷徙的時候,中原漢族也在大量南遷。東漢末年,由於中原連年戰禍,許多漢人已逐漸向長江流域遷徙;在晉代,政治腐敗,內戰頻仍,特別是北方被胡人瓜分佔據,促使中原地區的世族和平民,大批渡淮過江,遍佈淮南、江南一帶。到了東晉初,由北方遷到長江一帶的漢人,已有百萬人以上,有一部分甚至向今福建、廣東、廣西乃至越南遷徙。

原來長江流域一帶人口稀少,經濟、文化也較落後,中原漢族的大舉南下,使南方的經濟和文化得以飛速發展。因為南下的漢人,不但給南方提供了大量勞動力,更重要是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令南方的農業面貌一新,冶鐵、製瓷等手工業生產水平大大提高,商業貿易也日益繁榮。中原南下的漢族,通過和南方土著的密切接觸以及彼此通婚,也吸收了許多南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南北各族就這樣日漸融和起來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民族大遷徙、大融和,使中華民族的內涵更為豐富,也為日後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看到這裡,相信不少朋友會自問:「我有沒有匈奴、鮮卑或其他胡人的血統呢?」也有人會說:「怎麼我的祖先起源於北方?」原來今日之漢族早已是個大雜燴。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3/33z/33z18/33z1801.htm



對魏晉南北朝分裂割據應客觀評論

論史者往往極力謳歌那些大一統的太平盛世,有些人甚至不惜為之百般粉飾,而一提及春秋戰國、三國鼎立、兩晉南北朝,則紛紛搖頭嘆息不已,尤其對楚蠻、五胡等之入侵中原深惡痛絕。其實對歷史上的統一、分裂、入寇、征服等等,均宜取分析之態度,切忌先入為主地任意褒貶。即以兩晉南北朝時期為例,五胡之入侵固使中華產生變亂,但五胡統治者之主動推行漢化,向華夏先進文明靠攏,此種由「亂華」而「親華」的轉變不是值得歡迎嗎?!同時,漢人之被迫南遷固為血淚斑斑之歷程,然因此而開發南方,使中原文明播於蠻荒之地,豈非使中華文化之內涵益形擴大?!反觀那大一統的西晉王室之腐敗政治,那偏安江南的東晉和南朝小朝廷之驕奢淫逸、紙醉金迷,較之銳意改革、勇於創新的北魏孝文帝,又有多少值得肯定乃至歌頌的呢?!天下者,眾人之天下也,絕非一族一家所應據為己有者耶,是歌頌抑或否定端視統治之所作所為。職是之故,分治經濟未必不展,世亂文化未必不真,大一統容易統得過死而造成阻遏,割據政權因競爭亦能產生大建樹,讀史者於此不可不慎而思之。


收錄日期: 2021-04-20 16:26: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715034318AAG3Uiw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