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說 "長大了 該知道社會現實了" 為什麼小時候都沒有聽到別人告訴我關於社會現實(那樣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嗎) 一般人說的社會現實和社會黑暗面包含哪些 最嚴重(最令人難以接受)的社會黑暗有哪些 非常感謝?

2016-06-15 3:37 pm
更新1:

PS. 越詳細越好

回答 (6)

2016-07-10 4:07 pm
社會黑暗,其實就是說競爭是生存的唯一條件,而產生出種種的不擇手段。
那是不是說社會一定是競爭的?不一定,人與人之間有互助的,還有互相原諒的,互相包容的精神。
這就是人的精神。物競天擇,社會黑暗,只能說那是物的一種現象,而不一定是人的精神。
2016-07-30 4:53 am
【為什麼小時候都沒人告訴我社會現實??】
  這麼說吧,就你個人小時候所接觸過的童話、小說、漫畫、卡通......這些個故事除了用來警惕小孩子『自己不要做壞事』之外,更提醒小孩子要『提防別人做壞事』,各種故事的發展過程中,不就已經充斥著各種現實社會的黑暗面了嗎?只是你沒發現其中的關連性吧!!

【當時年紀小,沒能夠領會到各種故事中所傳達的訊息...】
  學生們是在一起上課的,但為什麼有些學生說有聽到、有些學生說沒聽到呢??嗯~那些人應該不是沒聽到,而是沒聽進去吧...
2016-06-16 4:22 am
其实说社会黑暗,都是因为自己处于一个不利的位置。当自身能力足够高,能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情,成功率大幅提高,这种社会的黑暗就不会那么强烈了。这种事情全靠的个人阅历。中国的教育方式都是从小 在温室里,突然放到烈日下照射正常的阳光反而不适应。
2016-09-24 3:01 pm
小時候會沒人說的原因,或許不是因為真的會造成不好的影響,而是大人們很怕自己這樣說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因為小孩子還不懂得分辨,他們只會知道對自己好的是好人,對自己不好的是壞人,這樣子的分別而已
恩,其實社會現實就只是一種競爭手段,社會黑暗也只是人性的展現,最嚴重的社會黑暗莫過於是多數暴力和冷漠旁觀,以及擁護一些很明顯就是不分辨是非的人,如果真的想分辨什麼是社會真實,大多數的社會真實都會違反自己內心的感性而生,也就是沒有同情 沒有憐憫 沒有幫助 沒有熱情 沒有慈悲 只有一個確切存在的,那就是打敗別人,然後踩著屍體往上爬
2016-08-05 1:34 am
人類是一種聰明的動物:
人類是一種懂得文字語言的[動物] 既然是動物 就有野獸凶狠的性格和草食動物懦弱的性格 很多不同性格的動物會互相爭奪地盤 也就會發生很殘暴的兇殺命案 如同野獸吃別的生命一樣 是殘酷的現實 人類是一種雜食動物 不是草食動物 也不是肉食動物 所以 有很多不同基因的個性 生性殘暴的肉食動物 面相比較兇狠 個性溫馴的人類 天生面相比較現代化 除非染上毒癮或是被黑道份子帶壞 否則 一般有受教育出身在家庭和諧的人多數是善良的人 世界上 為什麼有壞人 因為這些[壞人]沒有謀生的能力 才會作奸犯科偷搶拐騙 有些是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性慾而強姦女生 這些獸性的壞人多數是沒有謀生能力也沒有性伴侶的人比較會做壞事 恐怖分子多數是[孤獨惡狼]怨恨上天對他不公平待遇 其實這些人都是不懂感恩的人 是不懂感恩父母養育之恩的壞人 這些人死有餘辜死不足惜
這些壞人天生都有**的基因 壞人的相貌都是滿臉鬍鬚和皺紋 膚色黝黑是吸菸和酗酒的問題 不是天生黑人品種的問題 也就是說 如果你不是黑人品種就沒有黑臉的本錢 不是黑人若是生長黑臉 這種人天生基因比較殘暴 五官長相也比較原始的相貌 大鼻子大鼻孔大眼珠大頭大臉大牙齒超長人中距離塌陷又寬大四方額頭眉毛骨頭突出嘴唇特大色澤黝黑 眉毛雜亂無章又掉毛 這些都是恐怖分子的基因相貌 無論社會有多少殘酷的現實面 你都要學習如何生存 如何應付這些壞人 這才是叢林哲學 學會保護自己 教科書是死板板的教材 生存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學問 既然人類是動物 就要教育這種聰明的動物向善 才不會傷害別人 所以 佛法才會出現在地球上 教育才是重要的問題 無論你生在何處 你都要學習生存的本事 學會如何安全的活著 不要對社會有太多的期待 你應該期待自己有武裝自己的能力 有賺錢的本領 懂得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 只要有人就有問題 別理會世間發生什麼事情 因為 那些事情遲早都會發生 修行佛學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2016-07-08 3:50 am
推薦你讀這一本
可以精準預測人類行為

生存的科學
http://lrh.nice-read.com/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cience-of-survival.htm
2016-06-22 8:10 am
不一定


收錄日期: 2021-05-01 20:32: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615073744AAWdtLH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