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聖先賢的醒世格言有無可能走入歷史黑洞?

2016-06-12 12:28 am
答案若是肯定的話?那麼那將會是怎樣的人間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ywVB4VSvQ

回答 (11)

2016-06-12 6:43 am
✔ 最佳答案
換作是你 你肯和那個自閉症及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同組嗎
有點同理心八 不要說你現在肯 難到你高中的時候就肯
我可以很明白的說 如果是我 我不肯
現在有多少人能有勇氣說我不肯
如果有一個完全正常的和一個自閉症及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要和你度過你的畢旅................你會選哪個
2007-11-02 02:23:29 補充:
什麼四維八德 滿口四維八德 你做得到嗎
智能障礙學生本來就該和他同類在一起
不要說我若是智能障礙會有什麼想法 重點是我不是
相信大家也都不是 所以不要問這種無聊的問題了
社會的主流價值會排擠與自己不同類的人
1000年或1萬年都不會改變
燕子 • 9 年前
以上摘自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27000015KK01069&page=2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雖然我上面說過,『人生而平等』,但這並不是說萬物『平等』。年齡與德性可以使人超出同儕,熟練與功績可以使人出類拔萃,....但所有的人,都立於平等基礎上,相互尊重彼此的司法權與主權。」
(阿德勒、西方的智慧,頁169,63年,幼獅文化公司)

洛克所說的平等,是就法律的意義而言。所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他說德性之不平等,則是就人的道德成就來說的。

孔、孟相信「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章句下》),無異是說人在成德的起點上是生而平等的。因為人在成德的起點上是生而平等的,所以儒者以道德責成於人人。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根於心,因此人生來就能親其親、長其長,天然就具有惻隱、善惡、辭讓、是非的道德表現。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孟子,告子上)
這也就是說,如果人的善根,不能在實際的生活裏,發育滋長,在對人接物中順利表現出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被種種的欲望所阻。這猶如斧斤之於樹木,天天去砍伐,樹木就無法常的茂盛的情形正相同。

荀子所說的「塗之人可以為禹」(荀子‧性惡篇)意即平凡的人也可以成為像禹一樣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與孔、孟「人皆可以為堯舜」的信念相同,但對塗之人可以能為禹的解說則不同。一般人也能為禹,在孟子是因人人都有先天的善心和善性,在荀子是因人人都有辯知的能力而知仁義,同時也認為人都有實現仁義的才具。前者的仁義內在於心,為我所固有,後者的仁義則為經驗中所習得。

由於社會種種不平等的現象,才促使哲學家們有各色平等的主張。孔子有經濟生活平等的主張----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問題至今不但依然存在,且比二千五百年前更嚴重。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不均,導致社會的不安;國與國之間的不均,造成世界動亂之因。二十世紀有些國家標榜社會主義,希望達到社會經濟生活平等,但成效甚微。人類對這個問題,雖不致束手無策,但與其他社會疑難問題一樣,將是一永恆的難題。

墨子和荀子,都有社會身份平等的思想,這在春秋、戰國時代,實在代表對貴族政治中不合理的世祿制度的挑戰。墨子說:「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墨子、尚賢上)荀子是針對墨子的想法,做了進一步的詮釋:「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篇)這種思想,蓋曾受到當時逐漸加速流動的社會的影響,同時也成為有助於社會流動的一種力量。墨子和荀子都認為社會身份的獲得,應當靠個人的能力和努力,對世祿盛行的社會,這是合理的理想。但他們似乎沒有察覺到,人的能力和努力,根本就是不平等的,因此,憑藉他們的想法,並不能達到身分真正平等的社會。一個身分平等的社會,需依賴我們對人的基本價值和基本態度的改變,「人生而平等」的概念,極有助於我們這方面的改變。
(韋政通,中國的智慧,頁199,水牛出版社 1993/12/31)

U_FQ6HriwHQ
2016-06-12 4:11 pm
希臘大哲柏拉圖(Plato)認為★人的身體是靈魂的監獄。靈魂原本居住在理型界 當靈魂離開理型界進入到人的肉體中時 肉體便成為靈魂的監獄 困住靈魂。另外柏拉圖也認為靈魂在與肉體結合時 因為發生碰撞 導致靈魂記憶喪失 ★需要透過學習與教育重新回憶起靈魂在理型界的種種。

中世紀哲學家聖多瑪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則認為人等同於「靈魂+肉體」這個公式。這個公式的背景早在希臘時期已由亞里斯多德提出形質論時成形 但在聖多瑪斯的哲學系統中完全成熟。對聖多瑪斯而言 ★靈魂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 而肉體是一個人存在為一個人的要素。以形質論的角度來說 靈魂是人的形式 肉體則是人的質料。

☆★需要透過學習與教育重新回憶起靈魂在理型界的種種★☆
以有涯隨無涯 殆已!除非修行加上不喝孟婆湯 甚至戴上遮眼罩
因為每週總會有兩天使我們困擾 使我們苦惱
這兩天中的一天就是昨天 已經走了 它去而不返的走了
它伴隨多少錯誤 多少憂愁 多少痛苦 多少渴望 永遠地走了
我們在無可奈何 無法控制的情況 眼看著昨天在永恆中消失

hEeiozlYNQo
2016-06-12 3:47 am
人類學家克羅孔與心理學家莫銳,有一句名言:
每一個人都有若干方面像所有的人,若干方面像一部分的人,若干方面則甚麼人都不像。
由這句名言,人性可分三個層面去瞭解:
(一) 基本的人性:這一層的人性,凡屬人皆有之,是指人生而具有的某種需要或生理衝力,如食物、口渴、睡眠、排泄、休息、活動,以及痛苦的解除等,告子所說「食、色,性也」,也是屬於這一類。從這個層面所了解的人性,實代代相同,由古至今,沒有甚麼變化。不過,具人類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在不同文化裡,滿足這些需要的方法却有很大的差異。

(二) 國民性、民族性:日本人有些方面不同於美國人,美國人有些方面不同於中國人。中國人和日本人雖有同文同種之稱,但經過長期的發展,性格上仍然有顯著的差異。這說明國民性或民族性事實上是存在的。它們之間的差異,是受到文化、社會、經濟,以及教育經驗的差異所決定,也就是說,這一層面的人性,是為著反應特殊的文化經驗之刺激,而人為地發展出來的。在某一時期裏,這種性格可以相當穩定地保持著,一旦價值觀念、社會組織、經濟結構、教育經驗起了變化,性格也必然跟著改變。
★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秦朝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歷史稱之為文景之治。
其後,儒家學者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並被後世帝王採納。 道家從此成為非主流思想,宋朝以後程朱理學興起,獨立的道家思想基本上不復存在。
★楊朱其人兩千多年來蒙受惡名,其事蹟無載於正史。但許多可靠的證據表明:楊朱學派在戰國時期確曾是一個影響很大、“言盈天下”的學派。楊朱學派受到了政治、思想、道德的三重批判,楊朱本人也簡直成了一個全面的“反動思想” 以致兩千多年來備受冷落與誤解。
有時我們所反對的是該項事物的「特權化」。在某些社會裏,有的事物是少數人所獨佔的……
何秀煌著。《哲學智慧的尋求》頁50,東大圖書公司,台北,1981。
人的尊嚴如只屬於少數人,或必須靠個人的道德力量才能爭取,正反映出政治、社會尚未進入合理的狀態,理想的狀況是,人們並不需要經由道德自覺的奮鬥,就能獲得尊嚴的保障

★ 劉向在漢成帝永始三年上書時 說湯問 穆王二篇 迂誕恢詭 非君子之言也(哲學的再反思2036)
內篇和外篇雜篇的分別,是起於劉向的。 --- 唐蘭老聃的姓名和年代考,古史辯第四冊。 (莊子研究論集 木鐸出版社 頁10)

★「中國的哲學家們,沒有科學確實性的需要,他們所要知道的是自己。同樣的情形下,哲學家也不需要科學的力量,因為他們所要征服的也是他們自己。」(哲學的再反思5731)
★漢代學術的開端 基本上是以漢代初葉的董仲舒為先鋒。漢王潮在董仲舒的建議下 諸不在六藝之科 孔子之術者 居然做到了「皆絕其道」的要求 造成「抑黜百家」、「儒術獨尊」的局面 使天下士子通過經書的浸染 而完成「以《春秋》決獄 以《禹貢》治河 以三百五篇當諫書」的「通經致用」性格。 《自然與名教 --- 漢晉思想的轉折》(哲學的再反思5925)

(三)個性:這是屬於個人的獨特性格。傑出的人物,必須有明顯的個性,平常人的個性雖不如傑出人物的明顯,也必定具有某些與別人不同的行為傾向。劉劭「人物志」,和理學家們所說的「氣質之性」,是屬於這一類。個性和國民性、民族性一樣,都是隨著人生活的社會、文化的變化而變化的。

GD3VsesSBsw

關於人性的的問題,西方思想中除了上面所說的三個不同層面的人性之外,比較特殊的觀點,是進化論者對人性的看法。依據進化論的觀點,人性已經歷過去八萬年的進化發展,在這漫長時期的發展中,人的原始構造已經更易,而導致人的肉體已經可能包括他的心靈顯然的改變。
這只是進化論的人性觀的一面。另一面由於進化論倡導「生存競爭」和「適者生存」的學說,而對「你不能改變人性」這一信仰,提供了新的理論根據。這種信仰認為人性在種族、民族,甚至同一個民族中不同社會階級,都有所差異,依照優勝劣敗的原則,於是在世界史上那些征服其他民族的民族,就顯然地「優於」那些被他所擊敗的民族了。當十九世紀,西方帝國主義猖獗的時期,從進化論人性觀看,白種人的征服和殖民主義,不過是自然進化的現象罷了,在生物學上得到正常合理的解釋。這種信仰,終於帶來悲劇,希特勒的興起,使這種悲劇達到極點。

gKUdI7sVicQ
2016-06-12 2:41 am
孔夫子說「君子不器,故樊須請學農,孔子慨歎的說:「小人哉,樊須也!」因為孔子正是教學生去承擔天下的使命,你是我孔夫子的學生,怎麼只想去做個農學專家?所以他乾脆說:「我不如農。」一個知識分子的路,在道而不在器,不是君子不想成器,而是君子不僅僅是器而已,他的生命熱血,他的性向才情,不只是發展成就自己,而且要承擔了這個世界,這叫「君子不器」。所以「器」並非不好,但知識份子的胸懷抱負應該是不同的。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 頁006 滄海叢刊 三民書局75年9月)

墨家與拉比斯學派對手工有相同的觀點,墨子和他的弟子,都是來自平民社會,身通各色技藝的人物,他們從實際勤勉的生活中體會了手工的價值。儒家有輕視勞力的言論,這一點與亞氏相同,但不論古代或後世,從沒有視手工為奴性的思想。中國第一部文學經典作品 --- 詩經,被儒家作為教本的書中,反映出對農民熱烈的感情。被儒家崇敬為聖人的夏禹,是躬耕而有天下的,不管這是否屬實,儒家似乎有意把他塑造成模範農民或手工家的角色。漢以來的重農政策,對農民很少實惠,但在制度上農民的地位是相當確定的。

儒者們雖世代以耕讀傳家,大體他們是寄生於社會,極少實際從事操作。能跳出此一方式,將內修與手工結合,達到自食其力,是佛教的禪宗。自唐代百丈禪師創設叢林制度,便決心改變比丘不自生產的傳統寄生方式,他親自率領僧徒,開墾山林農田,一面修行求證佛法,一面集體勞作,以達自耕自食的目的。百丈到了晚年,依然操作不休,弟子們過意不去,就偷偷地把他的農作工具藏起來,他找不到工具,一天沒有出去工作,就一天不吃飯,後來禪門傳誦百丈高風,便有:「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之語,並以此勸勉後世,這一傳統一直流傳到今。

在儒家的傳統裡,清初的顏習齋,是相當認識到勞動在道德修養上價值的哲學家,他早年篤信理學,中年以後,逐漸覺悟其空疏無用,成為那時代反理學的健將。理學在釋、老的影響下,實踐功夫漸趨於靜寂,習齋反其道而行,提倡勞動,認為經由操作,才能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他說:「養身莫善於習動,夙興夜寐,振起精神,尋事去做,行之有常,並不困疲,日益精壯。但說靜息將養,便日就惰弱。」又說:「吾用力農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他的「習動」思想,與他長期生活在農村的背景有關,雖未受叢林制度影響,精神上却是一致的。

舞文弄墨的科舉制度,增強了文士在社會的優越地位,和賤視手工的傾向,教養越高的,距離農工階層越遠。千年來積重難返,到清末雖科舉已廢,在新學堂受教的青年,仍然把學堂當作升官的階梯。教育制度改變了,內容也變了,生活的路子依舊不變。傳統心理,嚴重妨礙了技藝或職業性教育的正常發展。要促使從事手工業者的社會地位,與知識份子平齊,有待雙方做更多的努力。
(韋政通. 中國的智慧.頁136.137 水牛,1983)

西哲叔本華認為,一個人不能滿足於個人主觀之所求,必定去追尋客觀的世界,追求不遂,就產生痛苦。所以他主張人生應該放棄追求,忍受痛苦,如此才可以消滅人欲,免除人生的痛苦。我國學者王國維深受叔本華的影響,也曾經有類似的論調,在紅樓夢評論裡面說: 『生活本質何?欲而已矣!欲之為性無狀,而其源生於不足。不足之狀,痛苦是也。』如果一個人的一生,只知道以他有限的生命之力,對無限的欲求作無止盡的追逐,迷途不返,這無異只承認自己僅僅只是一個物質的存在而已。如此發展下去,人類本來虛靈洞澈的心靈,也將失去璀璨的光輝,精神價值也將日益貶落,陷入極痛苦深淵,無法自拔。所以莊子在養生主裏一開始就說: 『以有涯追無涯,殆矣!』
人欲不去,人生則飛蛾撲火,至焚身乃止人生的確是悲劇。
(王逢吉 .人生之智慧 頁23 學海書局)

XFytcSBSTD4 / AEyKx1XvCKo
2016-06-30 7:13 am
人就其為個體存在而言,他必然有其特殊性,有其特殊的歷史文化與時空環境,是以對如此永恆而普遍的理,亦因其存在的差異性而產生不同的感受。果如此,則本書的存在亦正是月印萬川中萬川之月,其雖由莊子來,卻亦有自家生命特有之經營在,此即可與以往即以後之心靈相摩相盪而共臻勝域,不必因前人以有所說,而取消自家心靈特有之內容。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頁90-9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hpBV9XHdE
2016-06-30 12:55 am
一位思想家之所以偉大,不只因為他對當時歷史時代之回應,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永恆而普遍性的智慧。易言之,莊子所提出的問題及其解答,乃是人類永恆有且普遍有之問題及可能之解答。也因此,莊子思想永遠具有價值與意義。

「中國文化」不可能與「現代生活」截然分為兩橛,具體的現代生活都是具體的文化在現代生活的發展和表現。

《莊子》歷代(包括當代)數百種的注疏和專論,以及中國的文學美學思想;東晉到五代的重玄學思想;漢到明清的服氣導引、養生論;魏晉玄學;對禪宗思想中國化的吸收,乃至對以後內丹學的影響,甚至是對中國園林藝術的影響等;我們都可以看到《莊子》文本強大的影響力。

ESEVTv5J1n4
2016-06-29 3:25 pm
文化的傳統正是我們得以走出封閉的自我的一個重要途徑,傳統就是價值的延伸,是意義創造以致綿延無窮的時間之流。所有的人都是被其文化的傳統所支持的,如此每一個人才能擁有一個意義的視域。所有的傳統都需要創造性的詮釋,需要隨著時代不斷重建,而不能故步自封。
沈清松,《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台北,桂冠出版社,1993年,p.6。

7iGRYL23jbw
2016-06-29 10:57 am
傳統文化觀念能幫助我們更加了解過去和現在各種不同的、豐富多采的人類經驗。之所以要對人類豐富各異的集體經驗有透徹的了解和欣賞,並不在於這些從原始到文明的不同文化可以解決所有人類生存的困惑,而是因為它們全部一直竭力解決這些困惑,這就使我們能接觸到這種持續進行中的交流互動,從而把我們從目前單向度、偏頗和貧乏的全球主義意識形態中解放出來。
schwartz,benjamin.著、林立偉譯,<全球主義意識形態和比較文化研究>,《二十一世紀》51期,1999年2月,p.15-21。

異鄉人6uDJ8OPoYxs
2016-06-26 10:34 am
已經走入歷史黑洞了阿
2016-06-24 3:46 pm
有句話說 "因時制宜"
雖然聖賢的格言,橫跨了多個世代,有些至今還是很有用的
至於那些不合時宜的,就讓它走入歷史黑洞吧
2016-06-13 5:09 am
古聖先賢的醒世格言有無可能走入歷史黑洞?
很難說 就算會吧 誰又知會不會有一天
有個人會無比興奮的將他所挖掘到的手機急忙送往國家鑑定司
到時鑑定結果出爐 人們定會感到十分不可思議
驚嘆 為何在未有人類出現之前就已有了手機
甚至在手機上頭還能隱約看到一些符號
那些符號經語言專家的解碼之後…是屬於一個叫台灣的
我們究竟在追求什麼?
真善美嗎? oDsslN2JGFM
看來我們是永遠無法達到我們生命的最高目標
如果我們想像出:一個人或人類整體
已經抵達了一個完全沒有任困難的境界
我們必能想像到:
在這種環境中的生活一定是非常沉悶的。
每件事都能夠被預料到 每樁事都能夠被預先被計算出。
明日不會帶來意料之外的機會
對未來 我們也什麼可以寄望。
我們生活中的樂趣 主要是由於我們的缺乏肯定性而來的
如果我們對所有事都能肯定 如果我們知道了每件事情
那麼討論和發現便已經不復存在 科學也已經走到盡頭。
環繞著我們的宇宙只是值得述說一次的故事。
曾經讓我們想像我們未曾獲致的目標
而給予我們許多愉悅的藝術和宗教 也不再有任何意義。
幸好 生活並不是這麼容易消耗淨盡的。
人類的奮鬥一直持續未斷 我們也能夠不停地發現新問題
並製造出合作和奉獻的新機會。
為何在未有人類出現之前就已有了手機!?
歐帕茲?
LWx49PgRsAQ
2016-06-12 5:27 pm
古聖先賢的醒世格言有無可能走入歷史黑洞?
為何八風吹不動天邊月 畢竟人心永遠似海底針
3vV9iAOqeyk

時空阻隔 豈止長路迢迢 情絲纏繞豈是長髮飄飄
那紅塵俗世的人 為什麼 總是多情惹煩惱
本是雲該化作雨 投入海的胸襟 卻含著淚水 任孤獨的飄零
☆本是屬於我的你同把人生看盡 卻無緣再聚 怨蒼天變了心?
NiPTJpDzYDk


收錄日期: 2021-04-20 17:53: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611162826AAcYEIj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