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無為』與『不作為』?
老子輕物重生,不以物累形;老子哲學中「心」的意義,不在於活動的支配性,而在於「靜」,正是一種「心善淵」的「虛靜心」,因此能以其「虛其心」之深、虛、藏,而達到精神上淵靜悠遊之可能。是以對於外向尚動的一切物欲追逐,老子日「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甚愛」、「多藏」說的是對經驗現象的沉溺,「大費」、「厚亡」則是說精神層面之淪喪,所以現實生活中欲望與追求愈多,其精神層面的痛苦也就愈大;只有反樸歸真、少私寡欲,才能平復因馳心外鶩所造成的精神損耗。是以為了達到使人收斂精神的目的,老子首先透過「破執」的方式,破除人們對於世俗價值的認定。老子說明凡生命本質以外的追求,都只是成見執著、被扭曲的價值觀罷了;世間並無絕對價值,所有是非對錯、成敗得失、美醜善惡.....等,都是相對存在,因此沒有任何值得以淪喪本真做為追求代價的價值存在。《風中的承諾 • 2 月前》
2016.04.24-71-2
心安到底是不是主觀的!?
將心來 與汝安
那麼
問:你睡得安穩嗎?
答:我睡得很好
如此算是心安嗎!?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708000010KK04764
★為何當時的灌票大隊會認同繼小豬的評論!?
因為客觀公正? 《眾人皆醒 • 2 星期前》
★繼小豬是誰!?
當初投給最佳的6-70票又是那些帳號?《讓回憶隨風飄 • 3 星期前》
●翁啟惠:怎亂成這樣 (聯合財經網 / 產業 / 浩鼎股權轉讓風波)
★當有人說「我是以一個科學家的立場…..」時
別忘了
是先有「人」才有「科學家」的
所以「道德」仍須依「人」的角度判定
這是最基本的倫理學 《大雄 • 3 星期前》
人生的問題 既多且複雜 我們常容易在生活中陷入紛亂及迷惑的境地 也常容易忽略了一個人生存於大自然宇宙中的態度 因此 培養人生的整體觀乃是必須的。
求真 不只是在求現實上的真 也在求永恆的真 永恆乃是物質宇宙與心靈世界所共同渴望的目標 虛偽不能使人永恆 只有真才能使人永恆 真是在面對自己 面對他人 面對宇宙時 所有的一種態度 這種態度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切的、更真實的生活於一個令人喜悅而有意義的世界。
盡管人生故事的各類情節,是圍繞著一個「情感的死結」做錯綜複雜的發展,而且在發展之中,人類的痛苦似乎在不斷的延續,人類的憂患也永久存在。可是,正因為人的生活有了充沛的情感,才使人感覺生活多采多姿,生命的珍貴偉大和宇宙的莊嚴。
一個人當他的愛,憎,執著,捨棄,以及一切力量達到了頂點之後,必然逐漸趨之平淡的境界,接近永恆而歸入宇宙。
人生的平淡境界,是一種返虛入渾的精神狀態。彷彿由一支震盪的琴弦上發出的微妙音韻,到了至情之境而顯得寂然無聲一樣,是人一生最樸質最高遠的一瞬。這種境界,祗有哲人、詩人和宗教家能得之,能悟之。
孔夫子對他的弟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這是他老人家邁入平淡境界以後的至真至情之言。同時也申述了一個讀書人的人格的尊嚴。就憑這一小段話,我們可以推想孔子對於他的生命和平淡的生活,有多麼深厚的了解和喜愛。
按近代社會學家們的分析,人性是多方面的,也是存在若干矛盾的,尤其是在這亂紛紛的大社會環境裡,多數人不免趨之下流而不自覺。然而一個有自省力和認知理性的人,依然有極強的意志力,不同流合汙,獨來獨往的創造人生,也不在少數。因而社會依然在向光明前進不息。
不過像這一類的人,從表面上看來,不免落落寡歡,孤傲寂寞,大有拒人於千里之外的觀感。然而終有一天,吾道不孤,超人是不寂寞的,因為沉默和孤寂往往和勇敢同在。這也證實幾千年以來,孔子孟子的人格之所以偉大,之所以光輝照耀了人間。仍能夠不屈服於任何勢力權威,堅持人性的尊嚴。以自己及複雜的生活經驗,及深邃的思維.極空靈的想像,三者全部柔和在一起,鑄造出人生平淡的境界。所以平淡的境界,並非冷酷無情,而是情感的淨化,澄清,白熱的狀態,何孤寂之有?
當然,這種境界非人人可以到達的,尤其不能偽造平淡。正如英國詩人濟慈所說:「如其詩之來,不像葉子長在樹上一般自然,還是不來的好。」
偽君子之所以偽,就是不自然。孔子說:「鄉愿,德之賊也。」大概君子和小人之分者在此,又何談平淡境界。
誠然,人是感情的動物。所謂:「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的確,人的一生,往往為自己的情感所包圍,局限了自己,也就是說不免劃小圈子。就是只注意了「我」和「物」的關係,忘卻「人」與「人」的關係。僅知有我,不知有人。犯了這個大毛病,那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又從何談起?
★當有人說「我是以一個科學家的立場…..」時
別忘了
是先有「人」才有「科學家」的
所以「道德」仍須依「人」的角度判定
這是最基本的倫理學 《大雄 • 3 星期前》
道德不是人生表面的裝飾品 而是我們的氣節和操守的內在的憑藉 它不只建立在理性上的斟酌和概念上的把握 更建立在人生情意的養成和生境界的超脫之上
真正道德的境界不是一種知識的境界 也不是一種技術的境界;它是一種美感的境界 是一種藝術的境界。
●不擔心浩鼎案燒到自己 但替翁啟惠擔心 尹衍樑:政治操作糟蹋國寶 翁啟惠坦承贈與 思慮不周道歉 造成各界困擾,引發軒然大波,若再重來一次會更謹慎。 《琪 •2 星期前》20160319153636AAreC4j
●查字:一個”月”,右邊一個”示”是什麼字?
●「為何台灣人習慣對人不對事?」
睡得很好
如此算是心安嗎!?
善開放三個形式並不是三分天下
而是按照一個秩序分配
這個秩序的正確觀念是倫理學的基礎
正經的善是第一,因為它由於它自己的屬性將善的觀念具體化。
愉快的善則次之,雖然次要它也從屬它的所供應者。
有益的善只是為別的事物具體化目的之觀念及善的觀念。
所謂有用的善,不管它是否是愉悅的,是能夠用於以供應一件被人稱為善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