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的大隱隱於朝的道家哲學思想為何?

2016-04-24 1:53 am
如何在鋒面報到全台轉有雨中外化內不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RnORXGU80
2016.04.24-71-1
更新1:

無情荒地無情天

更新2:

☆☆☆ 如何以保健觀念看為惡無近刑.? 無心為惡 雖惡不罰? 莊子 人間世 支離疏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515004610AApNycz

回答 (6)

2016-04-26 12:29 am
✔ 最佳答案
老子輕物重生,不以物累形;老子哲學中「心」的意義,不在於活動的支配性,而在於「靜」,正是一種「心善淵」的「虛靜心」,因此能以其「虛其心」之深、虛、藏,而達到精神上淵靜悠遊之可能。是以對於外向尚動的一切物欲追逐,老子日「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甚愛」、「多藏」說的是對經驗現象的沉溺,「大費」、「厚亡」則是說精神層面之淪喪,所以現實生活中欲望與追求愈多,其精神層面的痛苦也就愈大;只有反樸歸真、少私寡欲,才能平復因馳心外鶩所造成的精神損耗。是以為了達到使人收斂精神的目的,老子首先透過「破執」的方式,破除人們對於世俗價值的認定。老子說明凡生命本質以外的追求,都只是成見執著、被扭曲的價值觀罷了;世間並無絕對價值,所有是非對錯、成敗得失、美醜善惡.....等,都是相對存在,因此沒有任何值得以淪喪本真做為追求代價的價值存在。《風中的承諾 • 2 月前》

道家強調無待、無為。但必須強調的是,「無為」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無為而「無不為」,並不是如一般人經常以一種儒家式思維為出發、將「無為」誤解為消極怠惰、無所事事的看法。其實道家對所發生的一切,是以一種不強求、「安時處順」的態度,包括逆來,也都以「順」受的態度順其自然的,也所以說「道法自然」。
然而正因無為,萬物之本真反得以被保全,所以能夠實現一種「無不為」的自在自得,也即「有」之朗現了。因此道家強調的是虛靜心,有異於儒家強調以仁心、德性去投入並承擔;是故道家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一種天地無心無為的「生而不有」、「長而不宰」,不妄加干涉、不強為主宰,使萬物皆能自生自全而保全本真 --- 這也就是強調以虛靜心去放下、去讓開,而當放下了、讓開了,人也就得到自由了。所以道家之無為無造,就是針對儒家強調道德承擔之有心有為所可能造成的流弊,如對種種人為造作的災難,而有深切之反省。也因此道家的「無」,是通過修養工夫之無心無為,以放下、讓開消解掉對他人的限制束縛,使每一個人都能夠自在自得,故必「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那麼才能達到「為無為,則無不治」,也即「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了。

道家思想及理論提出,主要就是師法自然之「道」,「道」是天地萬物之所生的總原理,也是經驗界一切現象變化的形上依據;但是「道」非具體事物,不能以任何經驗方式覺知、感受,它不可形、不可名,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盡管如此,「道」的作用卻是「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源源不絕、緜緜無盡的。再者,道之化生萬物,是無心無為、無私無我、無為而無不為的 ---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主」故老子哲學中首先闡述此 --- 「萬物歸焉」、「大道氾兮」的自然之道,期以吾人能在明乎「」道之體、用時,也「幾於道」地從中體悟出人生法則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蓋天地間一切生成化育,皆道之流行也;道之「無為而無不為」,實亦人生之應世不二法則也。因此《老子》對先驗超越、無形無名、無限內涵的道之「體」,和無限生意、無窮作用的道之「用」,以及往復迴旋、變動不居的道之運化流行等,皆詳為吾人闡述之。

《老子》五十七章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此殆道家精神之充分呈現了。一樣,緣自「周文疲弊」的時代背景,道家卻採取了有異於儒家以禮樂教化成就人文價值的道德進路;另外代之以清靜無為、少私寡欲,藉由破除世俗價值的方式,以消弭人心遂欲所帶來喪失本真的心靈痛苦。道家思想流行較晚,時至漢代,才有「漢興,黃老之學盛行」的紀載。而在《孟子》所批判的「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中,也還看不出道家思想的影響力。關於老子其人其書、思想源流、真偽先後、章句異詞等,議論紛紜,難定正訛。《論語》中譏刺孔子「四體不動,五穀不分」的荷蓧丈人、鳳歌以諫孔子的楚狂接輿、孟子責以「為我,是無君也」的楊朱思想,都略有後來的道家色彩。道家繼諷諭儒家的隱者以及重生貴己的楊朱思想之後,以自然無為說明道體,以守柔不爭闡述人生哲學;在塵雜紛擾的俗世中,宛如一道澄清人心的清流,熨貼著人們創傷心靈。其影響深遠,與儒家思想並為中國人深層心理中潛藏、積澱的意識形態之一。
2016-04-26 12:23 am
陶淵明說:「心為形役」一個人的一生,為自己非份的慾望所奴役,又豈其夢寐耶?人生在世,當然無法脫離一切現實,過絕對的超人生活,到虛無之境。然而盡力超越一切物慾的侷限,保存一點真實的靈性,倒是應該的。也可以說這是一個真正讀書人應該有的起碼休養。這是具有非常積極意義的工夫,也並非人人可得的工夫。
《『功夫哲學』就是不同》LWx49PgRsAQ

莊子在齊物論說了一個寓言性的故事,稱之為「蝴蝶夢」。他說: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
這一個夢,古今學者各有許多不同的解釋,讀者也因感受之不同而各有反應。不過,我們認為莊周談人生,對人生的了解,以「超越」為第一要義,尤其是認為一個真正的人,必須超越於人世間一切的利害得失之外,以自我為主宰,居於物先。在生活裡面能物物,而不必物於物。如此推論,莊子這一離奇古怪的大夢,乃是他老人家高度智慧的昇華。
《人要如何走出迷惘才能獲得人性的自覺?》n4GsjY2CPCY

蝴蝶夢,象徵了「人」與「物」之間精神的契合和感情的交流。打破了個人「執著」和「物」「我」之間的界限。這和黃梁、南柯之夢,本質上是迥然不同的,風格亦屬兩樣,猶之如「鯤鵬」之比「鳥雀」。以一般人的體會,在這智暫的人生旅途上,似乎充滿了飄忽和憂傷,不免有諸多悲涼悽愴的感受。而莊子願意這一個古怪的蝴蝶夢,來啟發人性中的天真、自由、優美。人可以不必自己作繭自縛,快快活活的像一隻花蝴蝶一樣的飛翔於人生這一座大花園裡,在百花爭奇鬥艷之中,穿花點水,任其逍遙自在。只有如此,人才可以到「雖超世而未嘗越世,雖同人而不群於人。」的平淡境界,這樣的人生才具有永恆的價值。
往事難追hEeiozlYNQo

這並非逃避,亦非麻醉。逃避永遠逃避不了人生世界,麻醉也只能收短暫之效。唯有從自我人格中去把握人性的良善,以一種「悟」的工夫,作一種應有的「修練」,才可以為自己開闢一個渾然虛靜、協和一體的新天地。
《落花情》ub2HRiuFKUc

在這萬象森然的人間,人的感情該是多麼微妙莫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的錯綜複雜。人間的一切,竟是如此的隱冥曲折,變化綿綿。然而人人皆桎梏自己於窄狹的感情圈內,沒有人能夠永遠逍遙在感情圈外的。
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LPdUR1O0gc8
2016-04-25 1:35 pm
有人說「變,是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那麼,從宇宙本體的角度說,如何變?再從人生說,吾人應如何在世事多變中安立自己?如果我們能透視「變」的原理,了解到「變」本是一種「自然」,那麼,是否就可以消解掉(或部分減輕)那些不得不的、無法抗拒的「變」--- 失、敗、禍、亡、凶所帶的痛苦?困頓中蘇軾說「遣子窮愁天有意,吳中山水要清詩。」 ---- 詩,窮而後工;沒有大痛苦,就沒有大文學。靜海造就不出優秀水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也人盡皆知。是故現實層面的「失」,未必是真是失;反之,「得」也未必真得,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啊!所以孟子說「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險惡環境中凡一切「行拂亂其所為」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都是做為「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助力,正「福之所倚」啊!何況「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苦難總會過去的。因此佛教也有「一切挫折都是成就修行因緣」的說法。從這裏看來,各家思想皆為撫慰人心、平復創傷,皆為助人安身立命。再從另一面來說,這同時也可以給予沉湎福澤中人一點警惕:「福兮禍之所伏!」「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腳跟與跨大步焉能長行久立?「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驕者淫佚是足以亡身。因此老子就是以天地萬物所以生的「道」之流行、「反者道之動」的運化原理,做為經驗界一切變動的形上依據。是以「禍福相倚」不僅表述了「道」的流行反復、變動不居,也正可以做為「天道好還」的註腳。

Immort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65GSQPRhhw
《海波浪 • 2 月前》
2016-04-25 11:50 am
中國傳統文化的鉅流裡.涵融了禪宗思想而泛起了理學瑰麗壯偉的波瀾.蔚為奇觀.很有一番蓬勃的氣象。
如藍田日暖 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及.詩詞中的真趣.似乎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能言傳者.或許不是詩詞中的真趣吧!
宋嚴羽在滄浪詩話裡力倡以禪入詩.以悟論詩說.主張詩道與禪道合而為一。戴復古倫詩十絕亦云:「欲參詩律以參禪.妙趣不由文字傳. 箇裡稍關心有悟.發為言句自超然。本無形窈冥.網羅天地運吟情.。有時忽得驚人句.費盡心機做不成。」
嚴氏意旨雖然是針砭江西派以文字才學議論為詩之弊.但也不無氣象。
當時詩詞中也確有許多禪意濃郁的佳句.如王摩詰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李商隱的:「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支藤。世界微塵裡.吾甯愛與憎!」白居易的:「需知諸相皆非相.若往無餘卻有餘。」柳子厚的:「烟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這都是詩家以為化境.禪家以為悟境之作。詩情禪意.俱為一體.非妙悟不足以言得。
寂寞古池塘
青蛙躍入水中央
潑刺一聲響........
在那穆靜寥廓的氣氛中,這一泓無邊的寂寂深潭,驀然,一支小小的青蛙,縱身入水。這一聲來自偶然的聲響,有如一滴透明的真醇情感,投入人們心靈深處的底層,泛起了詩情的漣漪,也擬鑄了圓通含渾的梵音。這既外擴而又內攝,逸出而又潛入的梵音裡,宇宙萬物似乎在其環中卻又在象外。猶之如蘇東坡所說的:「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然而「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姑無論「自其變者而觀之」或者「自其不變者而觀之」,這一聲輕響,確實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吾與子焉不能共適?
在心物一體的真如妙心裡,寂而不動,感而遂通,始見宇宙萬物神奇造化之機,生命界磅礡的生生不息之力。清初大儒王船山說:「非理抑何悟?能覺者心,所受者理,覺虛而理實。」果然一旦心靈忽然開悟,洞見天地間萬物皆吾心體,則喟然嘆日:「予乃知萬物非外也!」

一個人對宇宙人生和現實社會,必須能夠入乎其內,還得出乎其外。能向內體驗,也能向外超越。舒展內在的真情,了悟天籟自然之美,這大千世界,怎麼不需靈化、情致化?俯仰隨手,都成妙諦。陶淵明的「但識其中趣,何勞弦上音」該是多麼空靈的生命情調。所以,知人者,必求之於外。自知者,必求知之於內。這就是「返之吾心,洞見本心」的真功夫。常常處在這種虛境恬淡,寂寞安靜的人生境界,必有知人之智和自知之明的睿明思想。永遠也不會為物慾所戕害,庸俗所矇蔽。
2016-04-25 10:24 am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在心物一體的真如妙心裡 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 始見宇宙萬物神奇造化之機 生命磅礡的生生不息之力。清初大儒王船山說:「非理亦何悟 能覺得心 所受者理 覺虛而理實」果然一旦心忽然開悟 洞見天地萬物皆吾心體 則喟然嘆日:「予乃知萬物非外也」

所謂「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就是說一個人要擴大自己的感情圈子,惟有先能夠得其「環中」,才夠資格超以「象外」。能夠超以象外,就可以「以應無窮」了。所以任何人不能否定自己的感情,更不能否定自己的存在。
至於人之至情者,是從人欲中一點一滴的提煉出來的感情。是一種「超世而不忘淑世,悲憫人生而不嫉惡人生」的感情。這種人間至情並不存在於空幻飄渺的「象外」,而是從實實際際的「環中」得來的。

法國人詩人紀德在「新地」裏:
「人類生來本該有幸福,自然界為着要歡愉,才有春來使萬物昭蘇。一切植物的萌芽生長,就是向快樂努力。
同樣,這個生命使蜂房充滿了蜂蜜,他使人心充滿了仁慈,倘使能消除許多人為的暴戾,人生將是快樂無比的里程碑。」

詩人真誠惻怛之心裏,深深的體會出宇宙人生邈遠而磅礴的生機之美,必須合敦厚的仁慈於一體,宇宙人生才是盡美盡善的。

人皆有悟 但悟而能妙 則在乎養其悟心
一般人往往在有覩有聞的現實中徘徊 不願在不覩不聞的心性中着實用功夫
如果能覩其人之所不能覩 聞其人之所不能聞 悟心自然呈現
在慮念澄澈 意超沖夷忠澈悟萬象 必有所得

王右丞詩日:「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天地之間 隨遇皆有大道
蘇東坡詩日:「竹外桃花兩三枝 春池水暖鴨先知」處處也皆可以觸悟

人和其他動物在精神上有著極大的差別
動物的目的只是滿足於生活物質條件的滿足就夠了
人有理性的目的 包括理智與意志二方面的精神活動
在理智方面 包括對具體事物的認識以及抽象而又普遍的觀念
對於有形事物本質的理解 對於非物質事物的理解
在意志方面 則是對於真善美聖的喜愛和願望
人有倫理生活的目的 人的理智可以認識具體事物 又可以了解普遍而又抽象的意志 所以理智可以辨是非 判斷善惡 而人的意志則可以運用自由 選擇善惡
因此 人的目的 也是一個為過倫理生活目的 如果我們擇善避惡 而善用我們的理智 那麼我們的人生中 就可以獲得良好而有意義的生活
2016-04-24 2:07 am
儒家中的大隱隱於朝的道家哲學思想為何?
如何在鋒面報到全台轉有雨中外化內不化?
2016.04.24-71-1

首先
名教是不是屬於理性意義下的產物?
這一點真的很重要!!
RphVghBq2ek

相關:
自然與名教可在異代可同調中!?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201003544AAdX3Tp

哲學的再反思:哲學往何處去之三:各地有雨!?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1215115925AACBFWO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競名激烈的情況下 依名不失為「上達」的一種辦法。然不論逐名、競名 或者依名(郭太傳)論裡所說的「士慕成名」殆為當時一普遍風氣 (論曰:莊周有言,人情險於山川,以其動靜可識,而沈阻難徵。故深厚之性,詭於情貌;「則哲」之鑑,惟帝所難。而林宗雅俗無所失,將其明性特有主乎?然而遜言危行,終享時晦,恂恂善導,使士慕成名,雖墨、孟之徒,不能絕也。 《後漢書》卷六十七〈郭太傳〉)
士而無名 無以為士 於是便有竊名之事。東漢著名思想家王符便曾經憤然抨擊此種現象 他說:「今學問之士,好語虛無之事,爭著彫麗之文,以求見異於世,品人鮮識,從而高之,此傷道德之實,而或矇夫之大者也。詩賦者,所以頌善醜之德,洩哀樂之情也,故溫雅以廣文,興喻以盡意。今賦頌之徒,苟為饒辯屈蹇之辭,競陳誣罔無然之事,以索見怪於世,愚夫戇士,從而奇之,此悖孩童之思,而長不誠之言者也。內孝悌於父母,正操行於閨門,所以烈士也。[東漢] 102年-167年 王符著..王符《潛夫論》(四部備要本)卷一(務本第二)」

風中的承諾

楊朱學派:兩千年絕學及新詮釋
楊朱學派的歷史命運與墨學的歷史命運大體相同,且更加不幸。墨學自西漢初年成為絕學後,畢竟還有西晉魯勝與唐代樂台注《墨》,意欲“興微繼絕”;而楊朱學派自秦代之後就成為真正的絕學了。在中國思想史上自儒家思想“一統天下”後,如果說作為一個學派的墨學不得不退出思想舞台,但墨子本人的道德精神畢竟還得到了“主流思想家”的肯定評價,而楊朱學派則受到了政治、思想、道德的三重批判,楊朱本人也簡直成了一個全面的“反面教員”。
一、 兩千多年前的一個“言盈天下”的學派
二、 首倡個人本位論
三、 樸素的自由主義政治理論
四、 富於純理論興趣和理論敏感性的學術精神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602258665-1.htm

讓回憶隨風飄


收錄日期: 2021-04-20 17:46: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423175333AAEzETD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