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老子輕物重生,不以物累形;老子哲學中「心」的意義,不在於活動的支配性,而在於「靜」,正是一種「心善淵」的「虛靜心」,因此能以其「虛其心」之深、虛、藏,而達到精神上淵靜悠遊之可能。是以對於外向尚動的一切物欲追逐,老子日「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甚愛」、「多藏」說的是對經驗現象的沉溺,「大費」、「厚亡」則是說精神層面之淪喪,所以現實生活中欲望與追求愈多,其精神層面的痛苦也就愈大;只有反樸歸真、少私寡欲,才能平復因馳心外鶩所造成的精神損耗。是以為了達到使人收斂精神的目的,老子首先透過「破執」的方式,破除人們對於世俗價值的認定。老子說明凡生命本質以外的追求,都只是成見執著、被扭曲的價值觀罷了;世間並無絕對價值,所有是非對錯、成敗得失、美醜善惡.....等,都是相對存在,因此沒有任何值得以淪喪本真做為追求代價的價值存在。《風中的承諾 • 2 月前》
道家強調無待、無為。但必須強調的是,「無為」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無為而「無不為」,並不是如一般人經常以一種儒家式思維為出發、將「無為」誤解為消極怠惰、無所事事的看法。其實道家對所發生的一切,是以一種不強求、「安時處順」的態度,包括逆來,也都以「順」受的態度順其自然的,也所以說「道法自然」。
然而正因無為,萬物之本真反得以被保全,所以能夠實現一種「無不為」的自在自得,也即「有」之朗現了。因此道家強調的是虛靜心,有異於儒家強調以仁心、德性去投入並承擔;是故道家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一種天地無心無為的「生而不有」、「長而不宰」,不妄加干涉、不強為主宰,使萬物皆能自生自全而保全本真 --- 這也就是強調以虛靜心去放下、去讓開,而當放下了、讓開了,人也就得到自由了。所以道家之無為無造,就是針對儒家強調道德承擔之有心有為所可能造成的流弊,如對種種人為造作的災難,而有深切之反省。也因此道家的「無」,是通過修養工夫之無心無為,以放下、讓開消解掉對他人的限制束縛,使每一個人都能夠自在自得,故必「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那麼才能達到「為無為,則無不治」,也即「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了。
道家思想及理論提出,主要就是師法自然之「道」,「道」是天地萬物之所生的總原理,也是經驗界一切現象變化的形上依據;但是「道」非具體事物,不能以任何經驗方式覺知、感受,它不可形、不可名,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盡管如此,「道」的作用卻是「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源源不絕、緜緜無盡的。再者,道之化生萬物,是無心無為、無私無我、無為而無不為的 ---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主」故老子哲學中首先闡述此 --- 「萬物歸焉」、「大道氾兮」的自然之道,期以吾人能在明乎「」道之體、用時,也「幾於道」地從中體悟出人生法則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蓋天地間一切生成化育,皆道之流行也;道之「無為而無不為」,實亦人生之應世不二法則也。因此《老子》對先驗超越、無形無名、無限內涵的道之「體」,和無限生意、無窮作用的道之「用」,以及往復迴旋、變動不居的道之運化流行等,皆詳為吾人闡述之。
《老子》五十七章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此殆道家精神之充分呈現了。一樣,緣自「周文疲弊」的時代背景,道家卻採取了有異於儒家以禮樂教化成就人文價值的道德進路;另外代之以清靜無為、少私寡欲,藉由破除世俗價值的方式,以消弭人心遂欲所帶來喪失本真的心靈痛苦。道家思想流行較晚,時至漢代,才有「漢興,黃老之學盛行」的紀載。而在《孟子》所批判的「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中,也還看不出道家思想的影響力。關於老子其人其書、思想源流、真偽先後、章句異詞等,議論紛紜,難定正訛。《論語》中譏刺孔子「四體不動,五穀不分」的荷蓧丈人、鳳歌以諫孔子的楚狂接輿、孟子責以「為我,是無君也」的楊朱思想,都略有後來的道家色彩。道家繼諷諭儒家的隱者以及重生貴己的楊朱思想之後,以自然無為說明道體,以守柔不爭闡述人生哲學;在塵雜紛擾的俗世中,宛如一道澄清人心的清流,熨貼著人們創傷心靈。其影響深遠,與儒家思想並為中國人深層心理中潛藏、積澱的意識形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