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坌坑文化跟十三行文化不是相距不遠嗎?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認為凱達格蘭族的祖先可能是十三行,而非大坌坑呢?凱達格蘭族不是也有陶器嗎?應該更符合大坌坑文化吧?
回答 (1)
1.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遺址位於台北縣八里鄉埤頭村的觀音後山北麓,民國51年進行第一次發掘,後來又進行第二次發掘。這個文化遺址,出現了多層的文化層次。第一層為繩紋陶文化層,第二層為赤褐色素面陶文化層(圓山文化層),第三層為赤褐色方格印紋厚陶文化層,第四層為赤褐色網紋硬陶文化層,最下一層約10厘米厚。
大坌坑出土的陶片為棕黃色或紅褐色,質粗含沙,體厚而粗重,手製,少數素面,多數有繩紋印,少數有條印紋。同時也出土少量石器,有打製和磨製兩種,打製的有兩頭和腰部打出缺凹的礫石網墮,小型的打製石斧;磨製的有小型石鑄及長三角形中心帶孔的板岩石箭頭等。
總之,這種以繩紋粗陶及打磨石器為主要文化內涵的大坌坑文化,在台灣分布很廣,現已發現的有台北圓山貝丘下層,高雄林園鄉鳳鼻頭貝丘下層及台南縣歸仁鄉八甲村遺址下層。大坌坑文化的遺物,不僅在台灣島內有,在大陸東南和南部沿海一帶也有大量發現。
基本上,在新石器時代早期,我國東南沿海各地,出現了一種以粗糙的繩紋陶器為代表的古代原始文化,其生產方式以打獵、捕魚和採集為主,台灣的大坌坑文化即為這種文化的一個地方環節。這個文化的年代,與中國華北的仰韶文化大體相當,略早於東部沿海的馬家濱文化,距今約在公元前7000~4500年間。
2.十三行文化
此文化主要分布在臺灣北部海岸和臺北盆地,但桃園、新竹、苗栗等縣的沿海地區以及花蓮縣北部的立霧溪流域也有此一文化存在。十三行文化約在二千三百年前開始出現,一直持續到漢人進入後才告結束。此一文化,由於分布的地區廣,存在的時間也長,所以區分為幾個不同類型,其中以臺北縣八里鄉的十三行類型最具代表性。
十三行文化其若干特徵是:石器不多;已用金、銀、銅和鐵等金屬器,且能製造鐵器;陶器數量多,質地堅硬,其中十分之九為紅褐色夾砂陶,其餘為黑色或灰褐色,器型以罐、瓶、缽和盆為主,陶器表面之紋飾圖案多,有各種幾何形印紋,而以方格紋和斜方格紋為多;骨角器有矛、鏃、魚鉤和裝飾用品;遺物中出現瑪瑙珠、玻璃製品、漢人銅碗、銅錢和瓷片等,及數量多寡不一的陪葬品,行側身屈肢葬。
從十三行遺址的遺物和埋葬方式加以分析,學者認為十三行文化人的生活情形為:經濟上過著以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為主,但捕魚、採貝和狩獵仍然是重要的生活方式;在精神生活方面,已有宗教信仰;社會上有貧富貴賤之別;政治上有部落聯盟;對外關係上與中國、東南亞及臺灣島內的其他族類有所往來。十三行文化的幾何形印紋陶,似與中國南方沿海所常見的幾何形印紋陶非常近似,而十三行文化的幾何形印紋陶,又為臺灣北部平埔族的凱達格蘭和宜蘭地區的噶瑪蘭族所沿用到近代。由是足見十三行文化與各該地區的平埔族間一定有密切的關聯,同時亦可見該地區的平埔族文化與中國南方的金屬器文化也有所關聯。
參考: 陳正茂、林寶琮,林世宗,《新編台灣史》,頁9。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著,《臺灣史》,頁21-22。
收錄日期: 2021-04-30 19:52: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408220542AAwoWX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