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早期的漳泉械鬥根本的目的是不是和軍隊發動戰爭一樣,也就是為了搶錢搶糧食呢?一些歷史記載為搶地盤問題,這也可以引申為沒有土地所有權登記的制度,所以可以發動像戰爭一樣的掠奪,或者漳泉械鬥還有其他目的呢?

2016-03-28 2:54 pm
更新1:

看完網友的回答,感覺在此時期,台灣好像是無政府狀態,誰拳頭大誰就贏

回答 (1)

2016-03-28 4:06 pm
✔ 最佳答案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本地分類械鬥的原因,還是要從漢人移民開墾的過程中去探尋。隨著漢人在台勢力逐漸擴張,當來自原住民的外在威脅減弱時,漢人內部共同生活的磨擦就逐漸浮出檯面。祖籍、姓氏和派別的分別並不必然引發械鬥,主要的原因還是生存資源的競爭。因為械鬥的起因往往涉及土地和水源的糾紛,過程中更經常伴隨著焚燒和搶劫,勝利者大肆掠奪戰利品,而落敗的一方可能家破人亡,甚至走避遷移。因此,衝突的背後所涉及的勢力消長和利益,才是主要的動機。
  利益的爭端在任何社會都無法避免,但如果有良好的調解機制,或許能夠開創出比較穩定的公共領域。但台灣終究是新開發區,官府的仲裁,傳統社會文化的機制都比較薄弱,一切只能靠民間社會在嘗試錯誤中摸索,最後還是強者為勝的邏輯占了上風。從這個角度來看,直接衝突其實也算是解決問題的一種辦法,不過卻讓社會產生許多深刻的裂痕,對長遠的發展投下不利的影響。


http://i.imgur.com/XLWsnW1.jpg
參考: 廖宜方,〈第6章、清代台灣的社會與文化〉,《圖解台灣史》,(台北:易博士文化,2010),頁112-113。


收錄日期: 2021-04-30 20:23: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328065432AA5BTNp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